中美高考招生考试制度之比较研究

2017-10-10 15:42赵肖
科教导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美国中国

赵肖

摘 要 文章通过对中美两国的高考招生制度作以简要比较研究,期望可以借鉴他国之优来补我国之缺,以提高我国学生素质,进而更好地发展国内教育,增强我国教育实力。

关键词 招生制度 中国 美国

中图分类号:G47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8.006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ZHAO Xiao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0)

Abstract Based on Chinese and America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to make a brief comparative study, hope can learn from his country and our country to fill the shortage of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and better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China, to enhance China's education strength.

Keywords enrollment system; China; America

1 考試方式之比较

1.1 中国高考的考试方式

高考,是中国大陆高校最重要的入学考试。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者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考试院命制试题。考试科目分为主干科目和综合考试科目,主干课目是语文、数学、外语,这是所有考生都要考的,综合科目分为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顾名思义,文科生考文综即政治、历史、地理科目。理科生考理综即物理、化学、生物。考试时间为6月7,8日(个别省除外),每一科的考试均为3个小时,每年有且只有一次考试机会。

1.2 美国“高考”的考试方式

在美国,没有我们严格意义上的统一入学考试制度,他们的考试方式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大学的人才需求,根据预期的培养目标,通过社会考试服务机构的力量,组织不同形式的考试,自主性较高。与此同时,这些社会考试服务机构有别于中国,非官方的、非赢利性质的民间组织居多,经营和管理着美国各种不同类型的考试。美国高校的录取考试大多都采用学术能力倾向测试的方式进行,该方式考核的不是申请者对特定学科知识的了解,考核的是申请者在高校学习的潜在能力。被高校所承认的入学考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即学术能力评估考试另外一种则是ACT(American College Test),即美国大学测试。SAT- 1(Reasoning Test)和SAT- 2(Subject Tests)两部分共同组成SAT考试。SAT- 1总分2400分,从2005年起改为阅读、写作、数学三门,总计考试时间为3个半小时。SAT- 2相对于SAT- 1而言,考试内容涉猎范围更广,其中包括五大门主科英语、数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外语,共23种考试科目。SAT-1和SAT-2两部分功能不一:SAT- 1是必考项目,SAT-2则是学生根据自己所申请学校的要求以及考生自身情况自由选择3门。①SAT每年考试时间比较多,在美国举办7次,海外举办5次。美国大学测试ACT一共分为英语、数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四门,总分36分,考试时间为两个小时55分,每年举办5次。最重要的是,无论是SAT还是ACT考试,都允许考生重复参加考试,以选择成绩最好的一次作为入学考试成绩。②

从上述所作比较可知,美国的考试方式与中国的考试方式相比,更为多样化。在中国,高考主要是由国家组织,实行统一的高考制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考也历经了多次改革,将高考权力下放到各个省份,实行各省自主招生的发展模式。高考可以说是进入大学的唯一的通行证,而在美国,各高校对考试方式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学生可根据自己所要申请的大学再选择相应的考试方式及考试科目,考试方式的多样化,不但能减轻学习学习的心理负担还能够利于减少因地域、环境、种族、经济等造成的教育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的考试偏向,还有利于吸纳类型各异的人才。

2录取标准之比较

高考的录取标准与人才的选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它直接决定高考选拔人才是否科学合理。与此同时,它还直接影响着大学中等教育阶段,对高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有很大影响,目前高考录取对分数的重视程度较高,许多教师为提高学生的分数,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只重视考生的分数,缺乏对其创新性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对此,要改变传统的高考录取标准,制定科学的录取体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我国应试教育的现状,还能够提高我国人才的创新性,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

2.1 中国高考的录取标准

众所周知,中国的高考是“一考定终身”,除去华侨等极少数特殊群体外,几乎所有的学生如果想要进入中国大学,均要以高考成绩作为进入大学的唯一标准,任何题目的失分都有可能导致12年的努力学习付诸东流。 我国现行的高考录取标准主要是依据学生的高考分数和所填志愿这两项指标。在录取方面主要是依据考生的高考分数,实现排名制,择高录取考生,这种录取方式具有一定的公平性。但是由于这种方式只是衡量了学生的应试能力,并不能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还具有许多不足之处。

2.2 美国“高考”的录取标准endprint

美国高校根据类型的不同,可以大体分为四种,分别是研究性大学或学术水平较高的院校、综合大学、普通四年制学院、社区学院和高等专门学校。学校等级层次不同,对学生成绩的要求也不同,这点与我国的985高校、211高校、省重点、一般高校不谋而合,对成绩要求也是由高到低。但除此之外,美国的各高校还尤为看重学生的高中学习成绩、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其他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潜能。

由上述比较可知,美国各高校的录取标准与中国各高校的录取标准更为多元化。中国的高考基本上是以最后的高考成绩论成败,高考成绩几乎是唯一的录取标准。与之相比,美国的“高考”成绩只占录取比例的一部分,录取时还根据考生高中时期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社会实践、特长等等作为依据,这种从多维度、多层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才的合理调配。

3 考试实施之比较

3.1 中国高考考试实施的现状

中国的高考是由教育部统一命制实施的,在高考前的几个月,教育部组织高考各科目的学科领域专家进行试题的统一编制。不进行试前施测,只在试后根据学生考试数据对试题进行难易度分析,以期来年调整。

3.2 美国“高考”考试实施的现状

美国的各种考试都是由社会考试服务机构组织实施的,大学升学考试当然也不例外了。为了保证其测试的科学性,在考试服务机构中,汇聚了许多学科领域的专家,不仅有教育方面的学科专家,还包括心理学、统计学等,他们共同合作,编制科学的试题。在编制测验之前,这些专家都要明确测试的对象以及目的等,对测试的考查目的进行科学规划,同时还要进行相应的试题预测和分析,充分确保试题的有效性,同时也能体现出试题的考查效果,具有良好的区分度。③与此同时,在测试之前,还会对考生个人考试心理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与训练,对考场以及监考人员加强管理。在测试过程中,尽量避免一切干扰因素的产生。

由上述比较可知,美国考试实施与我国的相比,更为科学化。专门化的考试测评机构,专业的试题编制团队、对考生及考务人员的训练管理及进行的调查性测验大大增加了考试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4 评价内容之比较

4.1 中國高考的评价内容

中国现行高考的评价内容较为单一,基本上不参考学生的平时成绩,我国部分省份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将学生的平时分计入高考成绩中,但是由于我国国情的限制,这种平时分在高考招生中所占的比重较小,而且开展的省份数量较小,缺乏普遍性,还需要不断改进。

4.2 美国“高考”的评价内容

在美国,“上大学容易,读大学难”,具体而言就是,美国的高等学府在起点上对学生放宽条件,而在终点线上对学生实行优胜劣汰,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美国大学对学生的开放性。概言之,美国的高校在录取新生时主要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学生的入学考试成绩(SAT或ACT成绩),学生的高中成绩,包括平时成绩以及期末考试成绩;给定命题的论文写作;教师的推荐信;面试;特长;参加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种族等。④

由上述比较可知,美国的“高考”评价内容与我国的高考评价内容相比,更为综合化。在美国,成绩不能说明一切,学校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学力及综合素质能力。美国在评价内容方面,不仅重视学生统一考试的成绩,还重视学生的平时表现能力,将平时成绩计入最终考评体系。我国高考体系要进行积极改革,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不能只依靠最后的高考成绩评价学生,不仅不利于对学生的全面评估,也不利于我国选拔优秀的人才。

5 启示

当前我国已经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为适应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人才,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需要我们做几点改变:我们要建立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多样化的考试方式意味着我们要改变自恢复高考以来那种单一的高考招生考试制度,高考成绩只能作为衡量学生素质的一个标准,在录取时还要创新考核体系,构建多层次的录取体系,重视对学生的综合考评,完善我国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5.1 高考形式多样化

统一入学考试并不是说考试形式单一性,美国大学考试兼顾统一性又不失灵活性是由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一个因素是由非官方的社会组织负责多种考试,另外一个因素是各高校自主选择学生的入学考试方式。鉴于当前我国幅员辽阔,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我国在坚持统一高考制度的同时要给予高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做到兼顾统一又体现差异,不断扩大自主命题的权限和范围,打破现有的“3+综合”考试模式,允许多样化的考试形式存在,高校可根据自身学校定位自主选择考试方式,学生也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试方式,实现学校与学生双方的自主选择权。与此同时,可以适当增加高考次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缓解了升学压力,仅有一次机会的考试,对于那些因外在因素影响而没有考好的同学未免有点可惜,因为并没有发挥出他们的真实水平。所以,应该给学生尽量多一次的机会,确保成绩更为客观。

5.2 录取标准多样化

由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录取标准比较单一,主要是以高考成绩为主要标准,过分重视分数的作用,缺乏对学生的全面测评,对此,要重视录取标准的多样化,创新录取方式。⑤目前我国采取国家统一命题的形式,有部分高校实行自主命题,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以分数衡量学生能力的现状,但是还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通过实践活动考核、口试面试等,衡量考生的综合素质,使得考试方法更加科学化,也有利于培养全面型人才,优化录取模式。⑥

5.3 考试编制科学化 (下转第21页)(上接第12页)

在不能触动高考制度的前提下,目前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强高考的客观性以及科学性。在试题编制方面,要引入市场化管理方式,使考试编制更加科学性,此外,还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比如学习美国的考试测评模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进而构建科学的考试测试体系。由于我国传统的测评模式比较单一,试题类型以及内容等比较固化,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等进行改进和完善,丰富试题的内容和题型。

5.4 考试内容丰富化

当前我国各类考试都偏重对学生陈述性知识的考查,并因此而影响了我国初中等教育的目标及教学内容。目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能够对已学知识进行理解运用、能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以及能够在知识基础上有部分创新。对此,在考试内容方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重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避免过度灌输,改变传统的测试方式。除了学科知识的考查,还应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了解,所以还应通过可预测的考查方式对学生的个性、特长以及发展潜能进行预测评估,将测试重点放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做到学以致用。

注释

① 张林狮.美国高校招生制度及其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6(5):57-58.

② 岳伟.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及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4):51-54.

③ 冯先杰.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及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5(4):38.

④ 黄痊愈.素质教育在美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02-308.

⑤ 林蕙青.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现代转型与构建[J].教育研究,2005(3).

⑥ 林文平.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0).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国中国
当代美国恐怖影片中的哥特元素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