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明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主要包含三个层面:国家层面上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上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以及个人层面上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层面上的含义都根源于中华优良的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在新时代条件下,应当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在批判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统文化 意蕴
一、传统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包含了我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优秀的文化。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现实中,核心价值观中所包含的内容都能够在传统文化中找到根源,它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根基,并融入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提出了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价值观,其中既包含着历史文化的元素,也有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创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一)国家层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个层面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即国家层面,从古至今,繁荣富强都是国家发展的最首要的目标。比如,管子提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富民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虽然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治国兴邦的目的并非是富民,但这种狭隘的治国思想也包含着国家富强的观点。另外,民本思想在我国封建社会已经存在,比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最后,和谐的理念也已经在传统社会中形成,儒、释、道的和谐共生就很好的阐明了这一点。“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就是和谐理念在传统文化中的集中表述,万事万物能够以兼容并包的态度共同发展。在当前发展中,和谐文化对社会发展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层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二个层面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个层面是从社会属性方面提出的。首先,自由是人类思维的最本质的特征。从先秦时期的庄子到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以及东晋的陶潜都是追求自由生活的代表。其次,虽然在古代社会中,并没有实现人人平等,但渴望平等的思想却保留在传统文化之中。然后,孔子在对夏周社會的描述中也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最后,中国古代社会中也同样重视“德治”、“法治”。比如,韩非子强调制定法律,他认为制定法律才能禁止恶行;“德治”则要求君主和官员能够洁身自好,用良好的品行来引导百姓。
(三)个人层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三个层面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从个人层面提出的。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出现了众多的爱国和民族英雄,例如:屈原投江而死,勾践卧薪尝胆,文天祥舍生取义等。其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人倡导尽心尽力做事。第三,诚信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价值观念之一。早在春秋时期,诚信的理念就深入人心,信守承诺在那是就成为衡量人类品行的标准。第四,友爱也是传统美德,墨子就曾提出“兼爱”的理念,即平等、无差别地对待他人,这种兼爱的思想即使在现在也鲜有人做到。
三、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弘扬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内在联系,这也决定了弘扬传统文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习总书记就曾指出“包括儒家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未曾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局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也可看出,弘扬传统文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意。
(一)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对我国传统文化之中的合理成分进行研究。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传统文化的文明古国,这些文化之中积淀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财富,这些价值观念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对待传统文化,应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待西方文化,也应该兼容并包,吸取其中的精华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在现代,我们更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让中国精神与传统文明相契合,进而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核心价值观。
(二)将弘扬传统文化作为着力点
弘扬传统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着力点。核心价值观是从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的内容,在当前社会中,它也是从属于社会主义的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都贯穿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只有不断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在各种社会思潮的碰撞之下,始终保持中华民族的本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