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力资源视角下的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17-10-14 03:10薛章林朱莉
魅力中国 2017年23期
关键词:就业能力独立学院毕业生

薛章林++朱莉

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培养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至关重要。独立学院毕业生在就业能力上与其他高校学生相比并无明显优势,本文基于人力资源视角,在分析当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能力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成因进行探析,并就如何提升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路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人力资源;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能力

引言

近些年来,全国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截止2013年6月全国有292所独立学院。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在就业能力方面与一本、二本和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学生相比并无明显优势,甚至还存在一些不足,他们的就业状况将面临更大的压力,深入探究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人力资源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人力资源的概念最早由戴维·尤里奇(Dave Ulrich)提出,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人力资源的最基本方面,包括体力和智力,从现实应用的状态,包括体质、智力、知识、技能四个方面。

人力资源是组织的第一资源,对组织来说,人力资源的主要着眼点是选人、育人、用人、留人;反观之,大学毕业生要想顺利被一个组织接纳吸收,首先其自身必须具备能够被组织甄选、培育、使用和留任的价值或是让组织对其未来可创造的价值有一个比较满意的预期。

新形势下,各行业各领域都在积极进行“供给侧”改革,从人力资源供给角度,大学生作为社会人力资源的提供者,也有必要从“供给侧”进行改革,从而更好地适应组织和社会的发展与需要。

二、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毕业生专业能力不足。

专业能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对专业和行业知识的掌握能力,“专业强、基础实、理论深、技能好”是每个用人单位渴望的人才标准,但是有不少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忽视了对自己专业能力的培养,学习只满足于不挂科,“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相当一批学习不主动,自我控制能力弱,缺乏明确、合理的学习目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二)实践能力不足。

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动手操作和应用的能力也包括在实际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少大学生在校期间往往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对实验、实训、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多数用人单位都是一线的生产单位,比较看重毕业生的实践能力。

(三)心理抗挫折能力较弱。

独立学院的生源群体以城市生源及独生子女家庭居多。这部分学生依赖性较强,心理较为脆弱,经历几次失败的应聘以后往往会产生挫败感,并萌生消极心态;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承担着高额学费带来的心理压力,凡事追求即时效果,一旦失败,便会产生挫败感,陷于自责、自卑之中。

(四)职业规划意识淡薄。

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对于今后的就业只有模糊的打算,有一部分人对就业根本就没有任何打算。有明确就业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的人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二、问题存在的归因探析

(一)主观方面。

1.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目前就业市场的人才供需关系總体表现为供过于求,但有些毕业生依然摆脱不掉传统观念的束缚,守着一步到位的就业心理,不是机关、不是大企业、不拿高薪不就业。面临有业不就或是无业可就的尴尬境地。

2.毕业生和家长就业期望值过高。

高额的学费投入,决定了毕业生家长都报有一种“高投入、高回报”的期望,初次就业更愿意一次到位,选择那些福利好、较稳定的工作,家长和学生互相影响,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产生负面影响。

3.毕业生整体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偏低,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学业基础较差,自我管理意识差,不善于吃苦,思想意志相对薄弱,这些特征不易被用人单位认可,用人单位考核的核心内容诸如沟通、组织、合作、表现力等又与期望差距较大,很多就业机会与独立学院的学生无缘。

(二)从客观方面来看。

1.独立学院对社会影响力不够,影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独立学院办学时间普遍不长,自身的品牌还未形成,毕业生的质量还未得到社会的检验和认可,不少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毕业生持观望态度,甚至出现拒绝选择独立学院毕业生的现象。

2.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没有形成特色,与主办高校多有重复。

首先,独立学院学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一般都是参照主办高校,培养方向定位并不明确。专业设置均为母体高校的热门专业和市场热门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基本参照主办高校的相同专业,没有自身的特色,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

其次,主办高校基本上都是学术型、研究型大学,克隆过来的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与独立学院的现实情况不大相符。

3.独立学院就业指导不够系统化,就业指导队伍不稳定。

目前,独立学院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一线主体是就业处工作人员、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辅导员,但是大多数并不是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培训。

三、提升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路径

(一)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就业指导服务平台。

当前,网络、微博、微信、手机短信等信息化工具已成为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就业指导部门要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学生提供信息保障、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

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的同时,培养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抽调各系统的精兵强将充实这个队伍,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讲,对这支队伍进行专业培训,从知识结构、个人素质、授课技巧等各方面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业务素质和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就业能力独立学院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
湖北美术学院98年毕业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