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切口”呈现“大历史”

2017-10-14 23:08关成刚欧阳跃峰赵玉民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西学东渐小切口

关成刚+欧阳跃峰+赵玉民

[关键词]小切口,西医东渐,西学东渐,大历史

一、教学设计思路

晚清“西学东渐”,既是中国思想近代化的开端,又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历史事件联系紧密,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而本课又具有较大的教学难度,原因在于:其一,晚清“西学东漸”代表性思想大都比较抽象,理论较强,学生感觉枯燥又难以理解,很难产生学习兴趣;其二,晚清“西学东渐”历时半个多世纪,涉及诸多历史人物及其思想,教学容量偏大。因此,如何透过一个恰当的“小切口”,形象地呈现晚清“西学东渐”的“大历史”,是提高本课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而“西医东渐”,在晚清“西学东渐”中颇具代表性:“西医作为西学的一个分支,是蕴含西学信息最为丰富的学科之一……透过西医,人们能够看到西方近代技术即器物层面的文化(手术刀、显微镜),能够看到西医背后的制度层面的文化(诸如医院制度、医学教育制度),也能够看到由西医体现出来的西方精神文明、伦理道德(人道主义),看到整个西方文化。”“近代中国思想观念的演进,与西医传播的范围、影响的深度成正比关系。”因此,笔者便尝试以“西医东渐”为“切口”,对《晚清西学东渐》进行教学设计,以期达到“一粒砂中看世界”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选择切口,导入新课

笔者选取了一组晚清时期的《点石斋画报》,即“剖腹出儿”“妙手割瘤”“瞽目复明”,作为本课的切入点,导入新课。

师:大家看这三幅画报,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啊?

生:反映的都是中国人在接受西医治疗。

师:对。这说明西医在晚清,已经得到了中国社会一定程度认可,在“西学东渐”中颇具有代表性。正如何小莲博士所说,“晚清输入中国的西学中,西医最早,影响最广,也最为深入人心”。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以“西医东渐”为视角,来共同探讨晚清的“西学东渐”。

设计意图:《点石斋画报》是近代中国最早、影响最大的一份新闻画报,其内容“展现了晚清各阶层人群的思想涌动和社会变化”,具有一定的史学参考价值。选取其作为导人材料,主要出于三方面考虑。首先,画报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其二,结合画报内容,学生能理解本课为何要选择“西医东渐”作为“切口”,从而为深入探究奠定基础。其三,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得到了锻炼;也能近距离感知历史,有利于其“时空观念”的培养。

(二)主线引领,问题探究

在以“西医东渐”主题画报为切口导入后,笔者进一步变“点”为“线”,选取晚清“西医东渐”的历程作为主线,进而展开对本课重点问题的探究。

1.死水幽潭:传统社会下的西医东渐

材料1:1835年冬,美国传教士伯驾在广州开办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西医院。西医刚进入中国,有人认为是“妖术”,坊间还有洋医生“挖眼珠子配药”的传说。因此,即使声明免费医治,医局开业首日仍无人求诊。

一天,一名衣衫褴褛的男子求医。经检查,医生认为非截肢不可。一听要动手术,该男子吓得面如土色,死活不答应。医生苦苦相劝……更拿出50大洋要他收下。眼见快挺不住了,该男子才勉强同意。医生马上为其开刀,结果术后男子很快就痊愈了。

——《南方日报》

师:中国人是从一开始就认可西医的吗?请大家结合材料思考,1835年的中国人,对西医持何种心态?

生:排斥、拒绝的心态。

师:那么,中国人为何会形成这种心态?是哪些因素导致的?

生:封闭的小农经济、专制的政体、天朝上国的意识、闭关锁国的政策等。

师:对,正是这些因素相互交织,使得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犹如一潭死水,面对外来事物,充满着怀疑、排斥,甚至是敌视。

设计意图:材料1再现了西医与中国传统社会最初发生接触的情景。结合这则材料,学生能形成对当时中国社会直观的历史体验,从而理解“西学东渐”在中国起步的艰辛;也能够引发学生思考:这种如幽潭中的死水一般的沉寂,将会如何被打破?由此引出本课第二目——“微澜初起”。

2.微澜初起:鸦片战争前后的西医东渐

材料2:西医有效,在鸦片战争以前,不光为平民百姓所认识,某些高官也有同感。最典型的事例是林则徐找伯驾治病的事。禁烟期间,林托人问伯驾如何治疗疝气病。伯驾回答他:治疝气病要病人亲自来。林自己没有去,大概是碍于朝廷命官的身份和夷夏之防的观念,但他派了个替身,取回几只疝气袋。

林则徐派人做替身取回疝气袋的做法,颇类似于由他开头、由魏源明确提出的“师夷”口号,既师之,得到实惠,又称“夷”,不丢面子。这典型折射出转折时代士大夫意识到自己民族落后、努力追赶,又想维持往日上国体面的复杂心理。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师:与传统社会相比,林则徐等人看待西医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虽有所顾虑,但仍开始尝试接受西医,不再盲目排斥。

师:尝试接受。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林则徐等人最终形成了其代表性主张——“师夷长技”。那么,结合材料思考,我们应当如何评价林则徐面对西学的心态及其“师夷长技”的主张?

生:一方面,林则徐等人走在了时代前列,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但另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制约,他们学习西方,仍是一种非积极的、浅层次的尝试。

设计意图:“既师之,得到实惠,又称‘夷,不丢面子。”这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开明知识分子的典型心态。而这种心态,也注定了这一阶段“西学东渐”只会是“微澜初起”。结合林则徐的行为与熊月之先生的论述,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师夷长技”思想;也会进一步产生思考:接下来,以西医为代表的西学,又是如何在中国进一步传播开来的呢?

3.涓流不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西医东渐

材料3:1840年以后的半个多世纪,是西方医学在中国扎根的关键。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让洋务派们看到了西方科技的优越。因妻子患病被传教士治好,洋务派领袖人物李鸿章大力倡导西医,还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官办西医学院——北洋医学堂,服务于当时的北洋舰队。

——于颖:《中西医,道不同也可相为谋》

师:那接下来,与林则徐相比,洋务派看待西医的心态,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不再顾虑,大力提倡,为我所用。

师:对。在两次鸦片战争等因素影响下,洋务派官僚全面认识到了西方科技的优越性,开始大力提倡、引进西医等西方科技。那他们取得的成效如何呢?

材料4:北洋水师和新军中西医兼用……中医尚占主要地位……张之洞主持制订的大学堂章程医科科目中,中医课时虽少但摆在首位……总之,洋务派支持的近代医学事业成就甚少,这与整个洋务运动情况一致。究其原因,即由于洋务派不思从根本上求进取……仍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

师:对于洋务派提倡、引进西医等西方科技的历程,材料是如何评价的?

生:材料4认为,洋务派兴办近代医学等“洋务”成就甚少,原因在于其坚持“中体西用”,不思从根本上求进取。

师:那这一观点正确吗?我们再结合两则材料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材料5:张之洞对西医的认识局限于兵事武备。他说:“西艺之医,最于兵事有益。”张提倡西学目的主要是为了抵御外辱,而战争中多是外伤,中医力不从心,西医的奇效便显现出来。

——慕景强:《民国西医高等教育研究》

材料6:那时的中国,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欲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生:材料4观点不完全正确。一方面,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主体,学习西方局限于为军事、统治服务,这确实造成其成效有限;但另一方面,“中体西用”思想也为西学在中国传播打开了通道,没有它,“西学东渐”之路会更加举步维艰。

师:对。“中体西用”思想,已经走在了时代的最前沿。我们应当看到其历史进步性,而不能去盲目否定它。洋务派引进西医、西学的历程,就如同不息的涓流,虽不大,却从未停止,这就为中国社会的进一步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设计意图:评价“中体西用”思想,是本课的重中之重。受革命史观等因素影响,学界对于洋务派的评价,在长时间内有失公允。这一倾向,对中学历史教学影响至今。通过对材料4观点的评析,希望学生不仅能正确认识“中体西用”思想;也能形成客观、全面、历史、辩证地评价历史事件的意识,提升史证素养。

4.惊涛拍岸:甲午战后的西医东渐

材料7:凡世界文明之极轨,惟有医学……英人之初变政也,首讲求摄生之道、治病之法……故其民也,筋干强健,志气犹烈,赴国事若私难,蹈锋镝若甘饵,国之勃然,盖有由也。

——梁启超:《医学善会叙》(1897年)

材料8:“医学救国”:维新思想家启蒙与救亡的双重使命。

——何小莲:《西医东渐与文化调适》

师:在甲午战后,维新派人士又将西医重要性提升到了什么高度?

生:国家兴衰、制度变革的关键所在,对西医推崇备至。

师:这就是维新派著名的“医学救国理论”。有学者认为,这体现了维新思想家启蒙与救亡的双重使命。我们应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材料9:不求保种之道,则无以存中国。保种之道有二:一曰学以保其心灵,二曰医以保其躯壳。今举四万万人之躯壳,而委诸庸医之手……何其不愚且弱也。

——梁启超:《医学善会叙》

材料10:戊戌变法失败,“医学救国”随之幻灭。但在整个近代启蒙中,它所体现的主张却意味着科学社会功能的扩张,维新志士不仅超越了早期思想家科學观的器物层面,强调它的制度层次,具有新的科学启蒙的意识……近代中国思想的理性化进程正是从此起步。

——何小莲:《西医东渐与文化调适》

生:一方面,维新思想家想通过宣扬西医,强健中国人体魄,以实现“保种救亡”的使命;另一方面,维新派已经透过西医等先进科技,看到了西学在制度层面上的优势,并加以宣传与实践,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师:维新派的“医学救国”理论,正如同“惊涛拍岸”,虽时间短暂,却声势浩大、影响深远,引领西学东渐由器物层面,深入到制度层面。

设计意图:康、梁等维新思想家在甲午战后,引领了晚清“西学东渐”的一次“质变”,即:将学习西方由器物层面深入到制度层面。这一变化,反映在医学领域,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医学(西医)救国论”。在这里教师需引领学生思考:梁启超为何斥中医为“庸医”?中西医之间的差距究竟在哪里?通过探究,学生可以理解:中西医最大的差距,不在于医术(器物层面);而在于西医拥有一套完整的培训、考核、准入机制(制度层面);而当时的中医却不具备这样严谨的行业制度。因此,中医虽博大精深,却也有许多庸医混迹其中;西医则凭借其在制度层面上的优势,堪当“救国”重任。理解了这一点,学生也就容易理解维新派为何会在当时,对制度层面的“西学”如此推崇备至了。

5.巨浪滔天:戊戌变法后的西医东渐

材料11:1892年孙中山以第一名优异成绩毕业……他医术精湛,名噪一时,有一年收入竟高达万元。但是他总觉得,医术救人,所救有限……中国人的苦难均源于“不良之政治”。因此他决心弃医从政,改“医人”为“医国”,“改革中国之恶政治”,“锄去此恶劣政府”。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材料12: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鲁迅:《呐喊·自序》

师:接下来,我们再共同去关注两个“放弃”从医的人。他们是谁?对,孙中山和鲁迅。他们为何会“放弃”从医?是因为思想的保守吗?

生:不是。是因为他们意识到,当时的中国,有比“医人”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医国”。

师: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孙中山发动了民主革命,鲁迅扛起了新文化运动的大旗。西学如滔天巨浪一般,推动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民国初年的剧烈转型期。晚清的西学东渐历程,也由此落下了帷幕。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仅仅“点到为止”,并没有进行深入探究。原因有二:其一,在经过了前面四个环节的探究之后,学生本节课所接受的知识容量已近饱和,不适合再进行深入拓展,应当及时收尾。其二,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生感到“意犹未尽”,能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与求知欲,从而为下一课“民国初年的西学东渐”埋下教学伏笔。

(三)热点对接,感悟升华

展示材料:

今日:西学东渐?东学西渐!

2015年,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青蒿素是屠呦呦受《肘后急备方》等中医文献启示,用现代科技从青蒿中提取得到的无色针状晶体,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被誉为“拯救两亿人口的发现”“东方神药”。

设计意图:本课最后一部分,设计为开放性问题,由学生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和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的认知,由学习西方发散到中外文明交流,再发散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得到了升华,也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本课由此结束。

三、教学体会与感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历史课程“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当今天的高中历史课堂,为了追求所谓的“教学深度”,堆积着各类晦涩難懂的原始史料时,笔者所思考的是,能不能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寻找一些“门槛低”“接地气”的“小切口”,通过这些“小切口”,通俗易懂地展现“大历史”,使学生获得素养的提升呢?毕竟,高中历史教学要实现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非培养专业的历史学者。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与意识,似乎比专业能力的锻炼更为重要。

而本课的设计,则正是笔者“小切口”教学的一次尝试。从实践效果来看,学生对于“西医东渐”这一“新鲜事物”的学习热情与接受程度,远大于抽象的“西学东渐”。而且,通过对“西医东渐”主线的梳理与延伸,学生也都基本能掌握晚清“西学东渐”历程中的重要知识内容;其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也得到了锻炼与提升。这一切也说明,在高中历史课堂上,以“小切口”呈现“大历史”,是符合新课程理念与高中生认知水平的一种教学方式,值得历史教师去钻研与思考。

猜你喜欢
西学东渐小切口
“西学东渐”一词始于清末而非民初
全国质量奖“西学东渐”
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130例的临床效果体会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体会
“西学东渐”时期政治学学科发展研究刍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演进轨迹与时代特征
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的三大抓手
小切口与常规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比较
小切口联合负压引流装置与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治疗产后乳腺脓肿的疗效比较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图书馆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