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丝绸之路文明传承的困境

2017-10-14 11:18刘芳冰徐雨雨
魅力中国 2017年23期
关键词:策略

刘芳冰++徐雨雨

摘要:受众缺乏对南方丝绸之路的细致了解与深刻认识,对丝绸之路沿线中所涉及的地理环境、人文风情并不够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对于受众的传播中,以“南方丝绸之路”为代表的丝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形成丝路文明中最直观、最具吸引力的典型。本文从一般非遗传承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特殊性两方面阐述“南方丝绸之路”在传承中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南方丝绸之路;影像表达;策略

一、一般非遗传承的问题

自然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乃优胜劣汰,社会发展如是,文化发展亦然。在当下社会境况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在多方原因裹挟之下面临着许多困境。

(一)传承人趋于老龄化,面临“人亡艺绝”的际遇。

口头艺术(包括语言)、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依靠口传身授的方式传承。缘于传统化遭受现代化的强势冲击,拜师学艺的人只减不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渐趋老龄化。在文化部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近 2000 名传承人都是近花甲古稀的老年人,其中多数还生活困难。而在各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也极缺乏年富力强者。“如福建省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该省首批省级传承人232人,平均年龄59岁,61岁以上的占47%,最高年龄为90岁。”[1]一旦老传承人逝世,而无新的传承人接力,一般非遗传承将呈現“人死艺亡”的局面。

(二)纸媒等传统媒体无法满足现代的大众传播需求。

民间文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文字记载的方式保存下来,还有上世纪末拍摄的大量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录制的磁带资料等,经过时间冲刷,都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和失真。而在如今的现代化信息传播网中,纸媒等传统媒体无法对受众进行及时有效且大规模的信息传播,传统传播媒介的本体日渐满足不了严苛的大众传播提出的“高效、高速、高频”的要求,无法在紧迫的时间内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的目地。

(三)积极申报、消极保护现象普遍存在。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以来,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研究进行的如火如荼。各省市地区都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成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越来越多,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并没有完全实现。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结果落成后,具体到保护层面时存在敷衍应付、消极对待的现象。“申报的一些项目只有名称,而没有传承的实际行动。比如,柘城大仵民间舞蹈、睢县麒麟舞等,只有传承人记载,而很难再组织具体的表演。”

总之,虽然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已经引起重视,相关研究也取得了较多较成熟的成果,但是在传承过程中仍然存在棘手的问题。传统传承方式的限制性显然已经不能满足非遗有效的现代性传承,而数字化传承能够有效弥补和解决这方面的困境。数字化传承即通过数字化采集保存、数字化整理修复和数字化展示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存和保护性继承,这一形式能极大的规避“人死艺亡”的景象,解决纸媒等传统媒体的磨损所造成的文化缺失,抢救因消极保护而逐渐没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也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传统传承方式所面临的客观难题,打破传统传承约束,丰富传承形式,为现代化传承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传承的特殊性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面临一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所处的普遍困境之外,其传承过程中还存在着相对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归咎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的民族文化的符号性与唯一性,其不可复制与临摹的文化象征使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在非遗传承中占据要扼位置。

(一) 没有本民族文字。

文字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之一,在文化传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可以书写和印刷出版的少数民族文字有19种,但却有34个少数民族只有民族语言而没有民族文字。这些没有本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在其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遗留下大量的传统知识、民族器物和民族文化以及特殊的生活经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无法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并传承下去,久而久之这必然会造成民族性文化的缺失。

在一个没有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中,其非物质文化只能依靠少数民族语言以口头的形式传承。随着普通话的普及,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少数民族语言和普通话的双语教学。然而,有的少数民族地区直接实行普通话教学,这一行为再次危及到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而民族语言的缺失对一个民族而言,意味着以少数民族语言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如民族民间音乐、民间文学、民间戏剧、曲艺等。因此,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显得更加急迫和严峻。

(二)传承人稀缺。

在文化部于2006年、2008年、2011年间接三次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分别为166项、193项、66项,共计425项。但是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关于传承人的收录记载,仅有39个项目共66 位传承人,其中民间文学10项共24位传承人,传统民族手工技艺26项共34位传承人,藏医学2项共7位传承人,体育竞技1项共1位传承人。传承人整体年龄偏高,90岁以上2人,90至70岁28人,50至70岁 31人,30至 50岁的仅有5人。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面临的问题,不单是传承人老龄化,还有重要的一方面,即传承人的稀少缺乏。此现象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少数民族本身人口较少,传承人相对偏少,随着每年大量的年轻人外出求学和谋生,老一辈的手工技艺、表演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所以在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中应该意识到传承人老龄化比非遗传承本身更加重要;第二是随着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出现,以及现代化的主流下,一些常年在外谋生和求学的少数民族同胞,由于长期接触不到本民族文化,意识不到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性而对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意识逐渐淡漠,即使是在民族地区生活的少数民族同胞,也因为大量的外来人口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打破了非物质文化的传统生存模式,冲淡了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自豪感,而不再关注本民族文化。对于传统手工技艺、表演艺术等民族传统非物质文化,越来越多的人也已不会主动拜师学艺,甚至是世代相传的家传技艺也不愿继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对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以及对其技艺的传承着实要引起重视。endprint

(三)文化种类众多。

“南方丝绸之路”途经众多少数民族聚集地,这也决定了“南丝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众多少数民族在各自历史发展的洪流中,都各自沉淀累积了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从少数民族舞蹈来看,不管是从表现的主题、舞蹈的式样、表演的方式、动作的风格,还是从伴奏音乐的唱调、语言、曲风都各不相同;从少数民族节日来看,一个民族具有多个节日,如壮族有铜鼓节等13个传统节日;或者多个民族同过一个节日,如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基诺族等民族都有火把节,但每个民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由来、庆祝形式、表演类型等却都各具本民族特色。此外,各民族的民族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体育竞技、民俗宗教等方面都形态各异、丰富多彩。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丰富充实了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宝库,但在目前的传承中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正被逐渐吞噬。比如关于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有的编舞者为了创新一个舞蹈作品,盲目将其他舞蹈形式套用在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改编中,大大冲淡了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民族特色和原生态本色。

此外,民族文化多样性也给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时效传承带来了难度。比如少数民族民俗類非物质文化多种多样,就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而言,55个民族几百项民族传统节日,虽各具特色,但也容易混淆。在目前的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中,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少数民族民俗旅游开发也冲击着传统民族节日的承袭,同化现象日趋严重。

鉴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失的现状和其特殊性,通过影像手段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和传承,是抢救、保护和传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效、合理的解决途径。影像传播可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更多的采集方式、更大的保存空间、更广的展示平台。运用影像记录的方式,可以创建少数民族语言学习和研究系统,填补没有文字的空缺;可以真实记录少数民族传承人的技艺操作、表演形式和现状,也可让身在异乡的游子和学子感受到家乡文化的魅力,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还同时能感受到其他民族的文化风情;更可以真实记录和还原各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表现形式,保留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原生态风采,为受众提供观看、对比和研究的途经与方式。

(四)缺乏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内容。

四川省有关南方丝绸之路的研究学者普遍认为:本省应该抢位丝绸之路新机遇。四川省社科院盛毅老师指出,整条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多民族的,即旅游文化丰富的地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黄家祥认为,汉源“富林文化”、“麦坪遗址”、雅安“沙溪遗址”、荥经以严道古城为中心的聚落等地的考古发掘,都折射出不同的传奇并展现出令人着迷的文明因子及其深远影响。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段渝进一步呼吁,南方丝绸之路完完全全就是一座宝库。

但目前大众对于丝绸之路的了解仅是宏观上的认知,对于丝绸之路沿线中所涉及的地理环境、人文风情并不是深入了解。尤其是以“南方丝绸之路”为代表的丝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形成丝路文明中最直观、最具吸引力的典型。这使得丝路文明在对外宣传与传承过程中没有找到具体化、代表性的传承内容。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最具代表性的丝路文明很有可能淹没在泛化的丝路文明中。以晋商文化为例,在现代性的传播语境下,晋商文化已经被受众泛化的理解为大量财富积累下的商业组织,拥有完善的企业制度、商业与金融技术和为商思想。但晋商文化远不止如此,“它不纯粹是赤裸裸的商业文化,它包括丰富的内容,戏曲、信仰、建筑、风俗等等,处处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2]蕴含礼教等级和建筑特色的晋商大院、祈福庆祝时的社火、推陈出新的面食、婉转流畅的晋剧等都是晋商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而这些民俗文化在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过程中却逐渐被淡化,甚至是消亡。

南方丝绸之路作为丝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起到了沟通交流的作用。它不仅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广阔平台,也是中孟缅印各国共同拥有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近代西方人进入中国西南地区有四条植物采集路线,大抵与南方丝绸之路古道重合。在近代西南地区周国家地缘政治变化中,南方丝绸之路山地植物西迁,是中国农业文明对西方世界的贡献。”[3]中古最早的佛像、西北地区发现的大量海贝、气韵连贯的蜀绣、张衡《西京赋》中的杂技幻术等都经南丝路传播到各地。南方丝绸之路架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是我国西南地区具有独特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要文化遗产。在这种交融与碰撞中,南方丝绸之路兼收并蓄,为历史研究提供了真实的史料来源。

参考文献:

[1]新浪新闻《非物质文化遗产寻根之旅面临困境》,[EB/OL]

http://news.sina.com.cn/c/2010‐06‐13/090020470227.shtml.

[2]郑巨欣,陈峰著.《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M】.学苑出版社.2011.

[3]陶宏伟《晋商文化商业文化经济发展》,【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作者简介:

1.刘芳冰(1996-?),女,山西太原人,汉族,本科在读。成都理工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艺术理论研究、影视文化传播。

2.徐雨雨(1995-?),女, 山东潍坊人,汉族,本科在读。成都理工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影视文化传播、艺术理论与批评。

课题项目:本文为2016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影像丝绸之路的构建与丝路文明的活态传承——以南方丝绸之路为例(编号201610616017)。endprint

猜你喜欢
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大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凸显对比策略 促进数学思考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