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学的审美追求思考

2017-10-14 19:50彭红玉
神州·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美学教学内容艺术

彭红玉

摘要:教学艺术的核心是它的審美性。教学艺术的美学赋予了教学艺术的魅力。教学艺术的美丽是内在和外在美的统一。教学艺术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也是有机统一的。创造教学艺术的美取决于教师的美学素养,也就是教师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教师审美素养的提高则有赖于后天的审美实践活动。

关键词:教学艺术;审美素养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艺术教育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及与教学艺术中的艺术教学,是艺术教学的最高境界,找到合适的艺术就能够达到这种最高境界。所谓适当的艺术,是指艺术教学应以艺术审美为目标对学生进行培养,从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激发学生了解美的能力。本文从艺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探讨艺术教学中的艺术审美追求。

一、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理念

艺术教学艺术是通过艺术和艺术教学而产生的,所以我们应该从艺术和艺术教学中找到艺术的审美理念。属性就是艺术中所云航的本质。审美是艺术的最根本价值,也就是艺术教学的本质。如果艺术缺乏了审美,那就不能称之为艺术教学,艺术教学就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在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化,以多种审美形式向学生全面展示。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全心全意地了解艺术的美感,要将自己内心深处对艺术美的感受挖掘出来,让自己在艺术的学习中体验喜悦,增强他们的审美品味,这样艺术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因此,美学作为教学艺术的本质可以被描述为名至实归。艺术教学艺术树立起审美的理念,更是为了艺术教育审美育人理想的实现。学生一方面在课堂上掌握艺术知识,另一方面积极参与艺术实践,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反思,通过理论研究有所启迪,通过对实践的音乐教育哲学对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二元对立”的批判的辨析,更好的去领悟艺术的审美本质。艺术教学不是简单的课堂教学,也需要课外活动的支持,教师和学生坚持艺术美学的本质属性,积极参与艺术活动,更有利于对艺术教学艺术审美标准的深刻理解。

二、教学艺术的美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有机统一

教学艺术的内在美学主要是教学本质的科学美。科学美来自于自然美,但并不意味着大自然的美丽,而是隐藏在感性美背后的理性美,以及大自然的内在结构的和谐,秩序,简洁性和统一的美,是审美者通过理解,想象力,逻辑思维来体验的美。教学要素的科学美学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清晰度,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估之间的逻辑关系。我国学者提出的审美化教学论认为,要使教学内容合乎逻辑,首先要把教学内容的知识点清晰化。教学内容的知识是学科知识体系的理论基础,即概念或原理。教学活动失败的例子主要是由于缺乏提供的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在教学观念上的教学活动不到位或概念之间的关系不清楚,学生难以形成完美的逻辑思维方式,难以顺利完成信息的逻辑处理,学生自主学习不能上升。教学内容的逻辑清晰除了学科概念之间的联系外,教师还应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的清晰度。另外,教学艺术的内在美也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估之间清晰的逻辑关系。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孤立地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法或形成教学评价。

三、教学艺术的审美性与教育性质紧密结合

审美观因人而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意识,他们的审美情趣也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每个老师都会有自己的教学审美。一些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只能看到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忽略其审美意义。他们认为,除了文学,美术,音乐等传统审美教育学科外,其他学科的教学基本上与审美无关,根本没有美而言,这是狭隘的教学审美观。有些老师恰恰相反,他们正在教授美学的过程中片面追求,为美而美,不考虑教学的实际效果,这是一种唯美主义的教学审美观。教学艺术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应该是有机统一的。离开教学艺术的教育价值,其审美性就不会有活力。因为教学艺术的审美价值只是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的有效手段。因此,审美价值只是教学艺术存在的必要条件,很难将其称为教学艺术,而有了它,也未必就是教学艺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曾经提出:具有趣味的一堂课,并不是为了引起笑声,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教学中的趣味性应该引导学生去研究问题,而不是诱使他们撇开问题。

四、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实践

艺术教学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它们是“感受和欣赏”,“表演与创作”和“知识与技能”。在掌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教学三个方面。艺术的感受与教学艺术的欣赏,老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能力选择一些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为学生提供独立的欣赏和情感。如艺术作品的选择,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中的情感都需要让学生知道。学生的心要被艺术所感动,艺术要与心相互交融,才能够真正的去领悟一副艺术作品的审美相互融合。表现和创作的艺术教学,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灵感,勇于表达对艺术的看法。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艺术,即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而不仅仅是掌握艺术的理论知识和创作技巧。老师为学生创造一种快乐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艺术的国度中自由发挥思维。教师鼓励学生自由运用所学知识,使学生觉得学习艺术是一种享受,从而实现艺术知识教学和技能的培养。具备了这几方面能力,就是做到了美术教学的审美实践。

总之,艺术教学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和魅力,艺术教学过程审美艺术的追求还需要漫长的一段路,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实现。因此,在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提高教学实践中的审美素养,直接感知事物的美,接受美的熏陶,然后积累美学知识,使他们对美的理解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达到不仅能够欣赏美、领悟美,并可以创造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李宇升,张谦.教育艺术比较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8.

[2]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9.

[3]何齐宗.审美素养:教师创造教学艺术的基础[J].教育研究,2005.7.

[4]李乾明.中小学教师的人文素质与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研究,2005.7.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学教学内容艺术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纸的艺术
纯白美学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妆”饰美学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