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初中几何教学效果的探讨

2017-10-14 14:56侯萍
神州·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初中几何教学效果兴趣

侯萍

摘要:小学虽然学过图形,学生有过一些基础,但几何仍然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许多教师常常为此头疼,因为我们课堂费劲了心力,可是却收效甚微。要如何增强几何教学的效果就成了我们要好好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几何;教学效果;兴趣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非常重要,它无论是与我们的工作,还是日常生活都息息相关,照理学生应该明白学好它的重要性,可是上了初中,有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就变得比较困难了。尤其是几何的学习,因为它跟数理的学习不一样,需要学生的头脑里建立起空间的概念。 这对抽象思维还不是特别发达的学生来说,的确是个难题。因此,常常会出现,我们的数学教师费尽心力,可是我们的几何教学却收效甚微的情况。那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如何来破解这个难题,增强我们初中几何教学的效果呢?

一、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我也发现有的学生数理知识这部分内容学得不怎么样,可是对几何的学习却非常感兴趣,而且还学得不错。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这部分本身就有图形,看起来很具体,另外还因为几何有很多的内容需要推理,这可以发挥他们探究的能力。从学生的回答中,我得到了一些灵感:要想然学生学好几何,首先我们就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要有了学习的兴趣,那他们就会充满信心,就是有再大的困难他们也会努力去克服。

1、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具有特殊的声、光、色、形,通过图像的翻滚、闪烁、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等 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可以使创设的情境更生动逼真、接近生活,使原本抽象的几何概 念,更贴近实际,更能体现几何概念的实用性。还有只要我们准备好教学课件,然后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进行大量演示。这可以加大我们教学的容量,让学生在和过去同样多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遇到难点问题,过去我们在黑板上画出的图是不能动的,我们要想让学生理解那个变化的过程,要么靠老师的讲解,要么得画好几个图才能表现出来。而运用多媒体则可以将这个变化的过程用动画的形式慢慢地演示给学生看,这样就可以变静为动,化难为易。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几何的特点就是形象,它有图形,可是我们许多学生不会看图,怎么办?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我们学习知识就是为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既然我们的几何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运用于生活,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些知识与生活的实际结合起来呢?让学生觉得有用才会让他们有成就感,才会感兴趣。比如,教学三角形全等时,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我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图,图上有一个湖,现在我需要测得湖AB两端的距离,可是我又没有船,只有一条绳子与一把尺子,该怎么办?学生一看需要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立刻来劲了,不断地尝试着各种方法。只要他们想主动去探究了,教学效果也就增强了。

3、多让学生动手,给他们探究的机会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初中生好奇心重,喜欢动手,更喜欢探究。教学时,我们要充分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多给他们创造各种机会,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学“菱形的性质”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一下,菱形的对角线有什么特点?有的学生没有发现什么,我鼓励他们动手量一量两条对角线形成的角有多少度?学生一量,结果发现这些角都是90度,而且再看发现这两条对角线是垂直的。那是不是每个菱形的对角线都是如此呢?他们不相信,又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还真是的。通过动手,学生对这个性质了解得很清楚,以后运用也不容易出错。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几何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记忆概念、公式,更需要他们发现、推理。如果循规蹈矩、思维死板,那他们学习几何就会感觉困难。想让学生学得更加轻松,我们的教学效果更好,那教学中就得加强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我们就要让学生在每一个问题的解决上多想几种办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这样遇到问题才能不慌不忙。首先是要改变学生在固有的思维模式,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思考,这也是学生思维的求异性。要训练以及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就要注重培养思维的求异形,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分析问题,最终探索出一条简便、新颖的解题思路。例如,我们要证明某两个三角形全等,我们就不能固守着ASA的这一个条件,还要从SSS、SAS、AAS、HL这些角度出发去看。有时我们还要想到特殊情况下平移、旋转、对折也会构成全等三角形。有了老师的这种目的明确的培养,学生就可以在一道题中學到多种方法,自然就增强了学习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时我们的教学效果不佳,并不是我们教师备课不认真,上课没有用心,而是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比如,自主思考的习惯。教学中如果老师有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习惯,那遇到困难,学生就会自己主动去找寻解决的办法。如果平时,我们习惯了事事包办,总喜欢把知识点讲细讲透,让学生完全接受而不是引导他们去思考、探索,那他们做作业或遇到实际问题时,哪怕有一点难度,也会放弃,或者直接等着老师来帮助解决。这样的教学不仅教学效率低,而且也不适应今天的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想增强教学效果就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几何学习,学生要学会观察——观察题目给自己的已经条件;并积极思考——思考自己看到的图形和已经解决过的问题中的图形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如果没有,我又该如何利用已知去解决。还有就是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多动笔——多画图,多推理。光是动脑想有时候会把自己想糊涂,简单的几笔有时候则会给我们带来灵感。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培养学生复习总结的习惯。每节课学完,如果他们能及时进行复习总结,那印象会深刻许多,效果也自然就好得多。

几何教学尽管是个难点,但只要我们能不断反思、研究,就照样可以增强我们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学得更好。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几何教学效果兴趣
“抽屉原则” 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新课程下初中几何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