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研究

2017-10-14 14:58高家亮
神州·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角色互换换位思考体育教学

摘要: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对于小学体育教学革新而言,既是机遇亦是挑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不再适应现代体育教学的需要,新的教学模式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互动的健康教学,反对“带病”学习。众所周知,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实现身体健康,同时注重体育技能的教学,让小学生们真正得到锻炼,从而发展自我个性,促进其知识的获取。在体育课获得业界好评的革新阵地中,体育课堂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日常的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中,体育教师应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与学生构建良好的、自由的、轻松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兴致盎然地完成体育家庭作业,养成终生锻炼的好习惯。同时,为了使体育教学取到实质性地进步,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性有效的双重互动,形成浓厚的体育锻炼践行氛围,强化师生间的信任意识,提高其活动兴趣,从而让学生爱上体育课,坚持体育锻炼。

关键词:体育教学;师生有效互动;换位思考;走进群体;角色互换

现今的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着教师认识偏差,顺从应试教育,未能真正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忽视学生感受,将学生视为教学工作完成的“棋子”;学生与体育教师沟通的次数局指可数;学生未能按照教师的指示锻炼等弊端。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提倡师生进行有效互动的意义在于通过和谐、自由、愉快地教学氛围营造,能打破传统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爱上体育,主动接触体育,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因此,必须在体育教学中实行师生间有效互动,以促进师生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一、以互为尊重、换位思考为前提,建立自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体育教师是整个小学体育课堂的掌控者,因此一定要端正体育教学意识。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正确引导学生积极进入到健身运动中。现今小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学生超重率、肥胖检出率、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上升,以致许多小学生成了“小胖子”“小豆芽”或“小眼镜”。究其根源,关键是体育教学的主导者以及非主导者为追求升学率剥夺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体育教师应从人道主义以及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教师职责出发,端正认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围绕学生切身需求以及特点创新教学模式,正确处理好学生的学习与锻炼的关系,高度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提高小学生的身体机能和体质,要多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之点,在与学生交心的过程中换位思考,从而构建自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走进学生群体,从教学实际以及体育学科性质出发,以实现有效互动

要让体育教学被叫好,体育教师一定要抓住教育的根本,以和谐之声让小学生们养成爱体育、爱运动、爱锻炼的好习惯,从而激发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让体育锻炼成为一种时尚、一种精神追求,别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因此,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要将体育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应走进学生内心,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构造轻松自由的运动环境。小学正是学生“长身体”的发展时期。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设计相应的教学形式,合理设计教学模式,引进学生喜爱的、感兴趣的教学类别。所以,教师要从教学实际、体育学科性质出发、小学生特性出发,为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拓展训练,让学生们在集体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心态与性格,在提升身心健康的同时,养成应有的体育素质,提高综合能力,推动长远发展。

三、角色互换,引进趣味性的体育类别,以拉近师生距离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曾说过:“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师生关系好坏决定教育的成败。”小学体育教师们可通过角色互换的模式,在互动交流中赢得学生的信任。教师们应改变传统、单一、老旧的教学模式,革新教学理念,融入新的教学思维,引进趣味性的体育类别,从而为学生设计更为有效的教学内容。例如引进击剑教学项目,让学生们在接触陌生的体育项目中产生新鲜感,了解击剑的三个项目(花剑、佩剑和重剑);了解击剑最注重礼仪,是一项绅士运动;同时为学生们准备少儿击剑服,让孩子们真真切切地过一把“击剑瘾”,在获取快乐的同时跃跃欲试。不仅如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通过不断学习践行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在与学生的双向互动、理解中掌握学生水平,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法,使学生锻炼动机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

四、体育教学出新招——师生共舞、互动游戏,以促进良性的交流互动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心灵比较脆弱。如果体育教师没有尊重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带入了个人情绪或者教育方式过于粗放,不仅容易导致师生关系紧张,而且很容易给学生心理造成不可弥补的创伤。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体育老师应发挥个人魅力,与学生做知心朋友,与其平等交流,向学生传播爱,学生感觉到师生间是平等的,是一个相互学习共同体。因此,体育教学可以出新招,以师生共同编排舞蹈(排舞有固定的曲目和步法,上肢动作可以自选,欢快热闹的特色要符合小学生的心性。)的方式,让学生愿意主动与老师沟通,从而实现良性的交流互动。

结束语:

概而论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不仅能为学生营造自由、轻松、健康发展的运动氛围,也能让教师们更为认真地研究孩子的心理,做好师生关系的建设,从而更能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工作。因此,教师要以互为尊重、换位思考为前提,与学生们建立自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走进学生群体,从教学实际以及体育学科性质出发,以实现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引进趣味性的体育类别,以拉近师生距离;最后为体育教学出新招——师生共舞、互动游戏,以促进与学生的良性交流互动。

参考文献:

[1]张亚东.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如何互动的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1):70-70.

[2]程志.小學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探究[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6(34).

[3]宿诺.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J].教育:文摘版,2016(8):00034-00034.

[4]李亚光,李海侠.论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13).

作者简介:高家亮(1982.12.2),男,汉族,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政教主任。endprint

猜你喜欢
角色互换换位思考体育教学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学前教育专业历史教学中的师生角色互换初探
中国“换位思考”,日本不会投桃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