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共建共享美好新生活

2017-10-15 10:03石英
新西部 2017年9期
关键词:民生问题民生养老

石英

培育新动能、构筑新高地、激发新活力、共建新生活、彰显新形象,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五新”战略任务是一个整体,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部署,融合了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吹响了陕西决胜全面小康、奋力追赶超越的进军号。

共建新生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

五年前,十八大闭幕式后,习近平总书记率领新一届全体政治局常委与中外媒体见面会上,深情而庄严地宣告和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砥砺奋进的五年,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以共建共享美好新生活为最终目标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因此,新动能、新高地、新活力、新形象,说到底都是围绕着服务于一个终极目标——美好新生活。

当前,陕西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节点。就业增收、脱贫致富、入学入托、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城市交通、看病就医、养老保障、居民住房等问题是三秦百姓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共建新生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坚持不懈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全面小康、共同富裕,通过辛勤劳动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共建新生活,就是要努力解决好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把民生问题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创造条件让3800万全体三秦儿女能够更多地共享改革开放伟大成果。

共建新生活,必须不断提升三秦百姓的获得感

“十二五”期间到“十三五”开局,陕西民生投入坚持了新增财力和财政支出“两个80%”用于民生,民生投入持续增长达到历史最高,民生领域取得成效也可圈可点、亮点纷呈。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全覆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人才吸引制度保障,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质性推进,全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金连年调整上涨,新农保保障农民老有所养,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试点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各类学校校舍教学条件极大改善,建立从幼儿园到大学的经费保障机制,实现生均经费补助、贫困生资助和营养计划“三个全覆盖”;“健康陕西”顺利启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看病贵看病难得到缓解,大病救助、健康扶贫群众受益,二孩政策成功落地;全民健身,文化旅游,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遍布城乡,三秦百姓生活质量整体上已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然而,也正由于群众生活质量普遍提升,民生需求也水涨船高。应当认识到,我们现在面临要解决的民生问题与过去三十年前、十年前甚至五年前都已不可同日而语。十七大对于民生问题的表述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过去只要“学有所教”,现在希望享受优质教育,都想上名校;过去只要“病有所医”,现在看病要到“好医院”。“住有所居”过去企盼“安得广厦千萬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现在住房买房要看地段、结构、户型、物业;过去出门只要有车坐,现在小车进入家庭,大家担心的是交通拥堵问题;过去“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成为陕西标志性符号,现在PM2.5爆表要停课限行,“三千万老陕齐戴口罩”,还有空气净化器……

也就是说,如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民生问题面临的也是提质上台阶。所以,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对共建新生活提出了五个“更”的表述:让群众生活更宽裕、更便利、更舒适、更舒心、更自尊。让群众生活更宽裕,就要促进就业增收,落实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健全职工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确保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让群众生活更便利,就要改善基础条件,下大气力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升农村道路通行能力,确保城乡居民安全便捷畅通出行;让群众生活更舒适,就是要保护好生态,坚持城乡一体化规划,营造宜居环境;让群众生活更舒心,就要切实解决难点问题,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认真落实低保、优抚、救助等政策,推进社会保障扩面提标;让群众生活更自尊,就要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坚持精准扶贫和区域发展相结合,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织牢织密群众幸福生活的网底。

新生活之“新”,就体现在五个“更”。概括起来,就是要让人民生活更幸福,让三秦百姓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共建新生活,必须深化民生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尽管我们在民生领域取得成效有目共睹,然而距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生活质量需求仍然有不小的距离。我们强调“两个80%”,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并不一定能解决所有问题,而民生投入数量也不一定与群众的获得感完全成正比。譬如教育投入年年递增,高校之间甚至高校内部仍存在贫富悬殊,一方面普遍缺钱,一方面也存在钱花不出去的问题。基础教育择校热持续,老百姓依然感到上学难上学贵;再如全民医保投入巨大,但也可看到深层次的供需矛盾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矛盾依然尖锐;还有普遍关注的养老问题,政府规划按人口比例要求床位数量,政府财政支持政策按建成床位数予以补助,给予减免税优惠等,但现实地看,养老机构、养老床位短缺与过剩并存,既有少量好的公办廉价养老院“一床难求”,更有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床位普遍成为摆设,包括一些新建民办养老机构床位长期空余。

因此,民生领域也需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民生投入要由“大”转“优”,由“数量”指标转向“质量”指标,由投入指标转向产出指标,最终落实到提升获得感指标。要更加注重民生投入的方式和效益,切切实实做优民生。这就需要在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改变过去传统的切块分蛋糕模式,引入PPP模式加快民生领域“放管服”改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财政投入要“好钢用在刀刃上”,起到“四两拨千斤”作用。与此同时,要改革民生领域的考核评价绩效统计指标体系,更多引入第三方评价,以“获得感”指标考察民生投入绩效。民生不同领域投入和体制机制改革的绩效评价体系中,如医改、教改,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等主观指标应当占更大的权重。

共建新生活,既有共建问题,也有共享问题,一定意义上,分配比投入更难。共建共享美好新生活,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步伐,为陕西人民争取更大的福祉。

猜你喜欢
民生问题民生养老
养老生活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养老更无忧了
上海民生轮船有限公司船期表
浅析医院党建工作中的人本管理
国外医疗保障模式对我国医疗保障的启示
2016年我国民生发展重点
民生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