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弓鞋底的造型及功能考析

2017-10-16 11:54王志成崔荣荣
艺术设计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鞋底妇女

王志成 崔荣荣

民间弓鞋底的造型及功能考析

王志成 崔荣荣

从物态与非物态的角度,即造型与功能方面出发,立足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弓鞋实物,对近代民间缠足弓鞋之底部件进行考析。记录、梳理和分析弓鞋底上翘、鞋底侧形和鞋底底形三大视觉要素并说明了传统民间弓鞋的选材与制作技艺,发掘和总结出弓鞋底的形态与特征规律。在此基础上重点解析弓鞋底的三大功能:服用功能、美学功能与社会功能,指出弓鞋底在保证弓鞋优良结构品质及满足缠足妇女日常生理需求之外,亦表现出在艺术与意象等层面的美学特性;表达出其在民间婚仪礼俗、丧葬文化以及礼教规范和社会变迁中的多功能符号语义。

民间;弓鞋底;造型;功能

Abstract:Based on a lot of samples of Jiangnan University folk costume Museum,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oles of foot-binding shoes in views of style and function. Taking the method of statistics to record, arrange and study the style of the soles of foot-binding shoes, drawing its side view, upward view and upturned soles which are the three visual elements of foot-binding shoes. Exploring and summarizing the morphology and characteristics. On this basis, 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of three main functions of foot-binding soles: utility function, aesthetic function and social function. Finding that in addition to ensure the excellent quality of the structure of foot-binding shoes and to meet the physiological needs of women's daily practice, the soles reflect lots of aesthetic features in art and image and reflect some important symbolic semantics in folk wedding etiquette, funeral culture, ethics standards and social changes and so on.

Key words:Folk; Soles of foot-binding shoes; Style; Function

目前国内学界基本认同中国汉族妇女缠足行为滥觞于南唐时期,兴于宋代,盛于明、清两代,最终“衰败”于民国时期。可以说,妇女缠足是一场由宫廷至贵族再至民间的,自上而下、刻骨铭心的民族性身体实践,在此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为传统封建社会的普遍习俗,并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缠足文化。

弓鞋是缠足习俗的衍生服饰品,是缠足文化物化表现及表征的载体。弓鞋在结构上主要由帮部件和底部件两部分组成,二者是一种和谐搭配的基本关系①。从结构上看,底部件是弓鞋的关键部位,对鞋帮起着决定性作用,是控制弓鞋内部空间结构和环境的主导因素。另外,不同于一般传统民间童鞋、男鞋和妇女天足鞋等的鞋底造型较单一的特性,弓鞋底依附于缠后弓足的独特形态而呈现出十分丰富的造型变化式样。因此,对弓鞋底的考析既具代表性更富含典型性,是研究中国传统造物思想、装饰艺术、民俗文化以及妇女与社会文化等的重要切入点。

一、弓鞋概述及其底的构成

1、弓鞋概述

弓鞋是中国传统妇女缠足后所蹬之鞋,因其鞋底多上弯如弓得名。自我国汉民族传统缠足习俗诞生以来,作为其物化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弓鞋的设计制作便开始进入传统女红领域,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演变,已成为汉民族服饰体系尤其是足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五代时期毛熙震《浣溪沙》中已出现:“碧玉冠轻袅燕钗,捧心无语步香阶,缓移弓底绣罗鞋。”这里“弓底绣罗鞋”描述了缠足伊始的弓鞋样式,只是当时鞋底“弯弓”程度还很小,缠足也未普及。南宋以后,缠足之风由宫廷贵族向民间蔓延并逐渐形成习俗。从建国后出土弓鞋实物看,如福州南宋黄昇墓出土翘头式罗制小脚鞋和江西德安出土南宋罗制翘头女鞋等,最小者仅13.3厘米。至明代,弓鞋已十分普及,世人对“三寸金莲”弓鞋非常崇尚,近代传世弓鞋中高底、木底等造型及技艺特色在此阶段已形成。北京定陵出土明万历帝皇后陪葬弓鞋,头翘7.3厘米、底高4.5厘米,造型与近代产物颇为相似。至清代,缠足习俗达到鼎盛,清刘銮《五石瓠》卷六记载:“惟士大夫历官南北者,归而变其内,竞习弓鞋。”其流行程度可见一斑。汉族妇女为了展现自己的手艺,制作出大量精美绝伦的“三寸金莲”弓鞋,且品类繁多,诸如喜鞋、坤鞋、尖口鞋、网子鞋、合脸鞋、套鞋、睡鞋、莲靴等,南北地区各异。②弓鞋成为了传统汉族妇女的主流足服。

2、弓鞋底的构成要素

一双常规形制的弓鞋,其帮部件由最外层面料、内壁里料和衬料或絮填料三部分缝合而成。鞋底通常设有内底和外底两层,高底弓鞋还设有支撑定型的跟体。其中,内底位于跟体上方,与足底接触;外底位于跟体下方,与地面接触;跟体由内置跟体与外包面料组成(图1)。本文鞋底取广义,为统称,包括内底、外底、跟体部件及其外包多层布料、加固、拼接、缝制和装饰等鞋帮以下材料的总和。鞋底高则为内底、跟体和外底三者累加之和,拟定义大于等于3厘米者为高底弓鞋,小于3厘米且有跟体者为低底弓鞋,无跟体者为平底弓鞋,既无跟体亦无外底者为无底弓鞋。而对鞋翘的分类则参考鞋头上翘的程度。

表1:弓鞋底造型分类统计表

图1:弓鞋底构成要素示意图

二、弓鞋底的造型

图2:弓鞋鞋底,“三角针”纳线

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有近代(1840~1949年)齐鲁地区、中原地区、晋地区、吴越地区以及其它汉族民间地区保存完好的弓鞋传世实物共138双。实物涵盖了北方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主、南方以长江中下游流域为主的汉民族民间地域,为研究弓鞋底的造型及功能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一手实证材料。在外观上,鞋尖形状、鞋底侧形与底形是弓鞋底造型的三要素。针对弓鞋底的造型特征,从外观的宏观角度对弓鞋底进行归纳和梳理,得出各类型弓鞋底在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传世弓鞋中所占比重(表1)。

统计发现:“微翘、平底、前尖后尖”、“微翘、无底、前尖后尖”和“无鞋翘、平底、前圆后圆”三种造型组合形式出现频率最高。对于鞋底底形,“前尖”和“后尖”两种形态最为常见,只是“前尖”为锐角,“后尖”为钝角。此外,从“平底”和 “平直”(且“弯弓”品类有半数以上鞋底弯弓程度极小)的高占比可以看出近代民间弓鞋底的造型受清末以来的社会放足思潮影响十分明显,缠足妇女已经在缠足的过程中逐渐放松了对传统以小、弓、尖为主要审美标准的追逐。

前文从宏观角度对弓鞋底的造型进行了直观归类和梳理,下面通过绘图和测量的微观角度对鞋底造型的三个表现方面:鞋底上翘、鞋底侧形、鞋底底形依次进行全面、具体的考析。

1、鞋底上翘

鞋翘是中国传统足服最具代表性的造型特色之一。究其样式和规制,大体可得出四种起因推断:一是传统妇女服饰下裳以及地裙和裤为主,鞋翘的设置有利于托住裙边,行走不致跌滑;二是行走时鞋翘有保护警戒的作用,可使穿者免受伤害;三是鞋翘作为鞋底的延伸,较高的牢度可以延长鞋帮与鞋履的使用寿命;四是古人认为鞋尖上翘与建筑的顶角上翘一样,是信仰和尊崇上天的结果③。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鞋翘都是弓鞋底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弓鞋鞋翘分两种情况,一是鞋底保持平直不变的情况下,由鞋帮制成的鞋尖部位向上翘起;二是鞋底连带鞋帮一起上翘,所谓“鞋底上翘”。鞋底上翘是鞋底前端重要的表现形式,在造型上既决定着鞋底样式和尺寸,亦决定了弓鞋的服用和审美功能等。整体而言,弓鞋可分为有鞋翘和无鞋翘两大类,其中有鞋翘细分“卷翘”、“上翘”、“微翘”三类(表2):“卷翘”鞋底上翘卷起呈半圆螺旋状,造型酷似田螺。选样实物标本鞋翘高4.8厘米,卷起圆形直径1.0厘米。在近代民间弓鞋中,此类型是鞋底上翘程度最大的造型之一,多与低帮造型搭配设计制作。以鞋底触地点和鞋尖为参考点,计量鞋底上翘角度发现:“上翘”鞋底标本鞋尖高1.3厘米,上翘角度约30度;“微翘”鞋底标本鞋尖高1.0厘米,上翘角度约16度,程度约为“上翘”鞋底一半。“上翘”鞋底常见于清末高帮高跟弓鞋式样,“微翘”鞋底则广泛运用于20世纪前叶齐鲁、中原等北方地区(即黄河中下游流域)民间弓鞋的设计制作。“无鞋翘”鞋底是指无任何上翘现象和上翘趋势的鞋底造型,有两种情况:一是在鞋底平直无上弓形态的状态下,鞋尖也水平向前,对应弓鞋尺寸较大;二是鞋底上弓,程度有大有小,鞋尖不仅不上翘,反而随势向下屈曲,对应弓鞋尺寸窄小,是“三寸金莲”弓鞋典型造型之一。

图3:弓鞋底的解剖(钟漫天先生藏)

图4:弓鞋底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5:弓鞋底与裸足的关系示意图

图6:弓鞋底的图案(钟漫天先生藏)

2、鞋底侧形

弓鞋底侧形指侧视弓鞋底而呈现的形状。不管弓鞋底的长度、肥瘦或圆尖情况如何,鞋底侧形决定着弓鞋最核心的特质—弯弓,是确定弓鞋造型的重要基础。从鞋底侧形外观视觉的横向角度看,如前所述,鞋底侧形分为高底、低底、平底和无底四种,表3中造型3.1、3.2属典型的高跟品类,跟高大于或等于4厘米。造型3.1实物来自清末齐鲁民间,为一双传统“三寸金莲”婚鞋,外观前窄后宽,内底上弓,弧度较小,棱角鲜明,呈烟斗状,是最接近现代女性高跟鞋的弓鞋底侧形造型。造型3.2实物为高筒弓鞋底,筒高达21.5厘米,其底侧形类似造型3.1,但廓型更圆润,后跟坡度大,使鞋底触底长度极短,甚至不足三寸,与高筒造型搭配,使弓鞋整体造型上宽下窄,为清末民间缠足风俗发展巅峰时期产物。

相较之下,造型3.3与3.4底高较小些,多介于3~4厘米之间。造型3.3底高3厘米、长9.6厘米,不足三寸;底侧形类似现代制鞋业中坡跟鞋造型,呈楔形的斜坡状,向前的高度逐渐以坡形降低。造型3.4亦为有跟弓鞋,跟体侧形前尖后方,弯弓程度大于前三种造型,是低帮弓鞋常见鞋底造型,且此鞋尖多呈下落之势。造型3.5、3.6则属低底弓鞋。造型3.5上弓程度较大,有明显弯折痕迹,鞋尖下落。造型3.6跟体较低,非木制,为棉制,鞋底微微上弓,质地坚硬牢固,常见于近代弓鞋传世物,然选样标本底长达19.3厘米,实属罕见。造型3.7是平底形制,无任何弯弓势态,侧面看与天足鞋无异。此底无跟体,内底之下即外底,且鞋较长,介于14~20厘米之间。弓鞋按穿着场合可分为户外和室内穿两种品类,造型3.8即室内穿弓鞋或睡鞋,此类弓鞋只有一层薄薄的内底,无外底和跟体,对鞋底耐磨牢固性要求低,舒适即可。

此外,从历史的纵向角度看,据姚灵犀《采菲录》考证,造型3.1多属19世纪50~60年代(清咸丰年间)江南地区样式。造型3.2、3.3、3.4多属19世纪70~90年代样式。造型3.5、3.6多属19世纪末20世纪初北方民间样式。随着辛亥革命之后放足运动的全面展开,弓鞋造型开始向放足鞋演变,集中表现在鞋底长度变长、弓度变缓和厚度变薄。因此造型3.7、3.8应为20世纪20~30年代(民国时期)及以后民间弓鞋样式。

图7:荷花与“荷花形”弓鞋底

表2:弓鞋底上翘造型分类分析表

3、鞋底底形

通过俯视鞋底所得鞋底底形是确定弓鞋造型宽窄和圆尖的关键,影响着缠足妇女裸足形态及穿着舒适性。在清末放足思潮涌现前,已发展成熟的缠足习俗中的弓鞋底形与“三寸金莲”裸足形态基本吻合,鞋头尖锐,纤细瘦窄。放足运动普及之后,弓鞋底的样式开始向放足鞋流变,直观表现在鞋底上的鞋头变圆和鞋底长度变长、宽度变大等。统计得出近代弓鞋底长度多介于12~17厘米,即3.6~5.1寸,宽度则多介于4~6厘米之间。

图8:撒粉“印花”,弓鞋底(钟漫天先生藏)

图9:“春宫图”弓鞋底,(钟漫天先生藏)

图10:悬铃弓鞋底,(钟漫天先生藏)

传世实物中弓鞋头尖锐者约有五类(表4)。至上而下第一类是最典型的样式,前尖后尖且后尖程度较缓,最宽处在尾部,此造型多产于齐鲁、中原等北方地区;第二类前后尖锐程度皆比第一种小,但长度较小,是高底常见样式;第三类外观为前尖后圆,廓型饱满;第四类亦为前尖后圆,但其中间有明显凹陷,最宽处在尾部;第五类是翘头造型,底形实则亦属前尖后圆型,因鞋头上翘,俯视视角下的形状受视觉透视的影响,不能得到鞋底底形的全貌。将上翘的鞋头拆解、铺平,发现鞋头亦呈尖锐状。针对前圆型弓鞋底,其样式一般表现为前小圆弧、后大圆弧,然观察传世实物发现后端形状实为多变,存在大量表现为非圆弧形的造型。虽然此类非圆弧型的造型不尖锐,但亦存在明显的尖角状态。实物中亦有后端呈方圆者,其中间略有凹陷。

4、材料与制作技艺

不同于弓鞋帮面选择丝织绸缎为料,鞋底制作材料以纯棉为主。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的138双弓鞋中以棉布做底者有134双(另外4双皆以动物皮入底),占比高达97%。只是棉布有粗、细之分,款式窄小,制作精良的“三寸金莲”弓鞋多选用上等的精细棉布;而尺寸较大,制作简易的弓鞋多用质量次等的粗棉布。此外,近代受西方工业文明现代制鞋业的影响,还出现了皮质“三寸金莲”弓鞋,鞋帮、鞋底皆以动物真皮为材料,在藏品中罕见。

关于弓鞋的制作,如前所述,弓鞋底一般由内底、外底和跟体三部分组成,针对无跟体平底的制作,除造型不同外其步骤方法与天足鞋大同小异。首先将内底按弓鞋底样裁剪的硬衬堆砌成形,并对其进行滚边工艺处理;裁剪好多层布料叠加形成外底雏形,再用棉布包裹紧实初步固定;然后用白色棉线或苎麻所捻鞋底专用线对外底进行手工纳制。纳鞋底针法主要有平行针和三角针两种,以三角针最常用④。其针法特点是从水平或垂直方向看,每一个极短的针脚皆对位于相邻一行两个针脚的正中间,三个针脚相连可形成等腰三角形,即每隔一行的针脚布置是相同的。按此规律纳好鞋底后,使正面整齐有序的针脚朝外,以求美观。最后将制作好的外底与内底缝合,再与帮部件相绱即可。

图11:出殡弓鞋底,(钟漫天先生藏

表3:弓鞋底侧形分类分析表

高底制作相对复杂,表现在跟体上。内底与外底的缝制方法同平底弓鞋一样。对于跟体的制作有两种情况,一是跟体较薄者,以多层棉布重叠累计纳制而成,棉布长度从下往上层层缩减,以起到高底的视觉效果;二是跟体较高者需选木料雕刻成形,亦有市场专门售卖,样式丰富,制作者根据设计需求购买即可。然后在跟体表面用布料进行包裹、贴合,并加以针线缝合固定。值得注意的是,在木质跟体与内底之间常铺设一层棕树皮,棕树皮不仅结实耐磨,而且具有抗菌、抗霉、耐腐蚀和吸湿除臭等优良服用性能,是民间弓鞋底制作中的一大选材特色(图3)。跟体做好后,与外底和内底缝合定型后便可与鞋帮相绱了。

综上可见,弓鞋底的制作技艺并不十分繁复高超,但要制作出一双造型标准、结构稳固、针脚紧密、手感平滑的底部件并非易事,需要制作者长年累月的操练和打磨,在实战中领悟要点和秘诀,这亦是传统女红最典型的特色之一。

三、弓鞋底的功能

如前所述,弓鞋鞋底上翘、鞋底侧形与鞋底底形三者构成了弓鞋底的视觉形态,通过鞋底侧形与妇女缠足关键特色“弓”的关联以及鞋底底形与“尖”、“瘦”、“窄”的关联等,可以意指出弓鞋底所携带的多功能符号语义。“在中华鞋履艺术文化中,除了竭尽鞋面的绣工与装饰外,鞋底亦是举‘鞋’轻重的一块文化阵地。在这不盈方尺的鞋底上,功能扩展与艺术展现达到了极致的地步”⑤。此功能不仅体现在艺术与社会层面,亦表现在对缠足的实用与适用性;不仅诠释了“美用一体化”的传统民间造物思想,更诠释了其社会文化意蕴,分述如下:

1、基于物理和生理的服用功能

鞋底是直接与地面摩擦的部位,亦是直接与裸足接触的部位。与此同时,弓鞋底亦是服用于具有特殊裸足生理形态的缠足妇女群体。用物理学方法对弓鞋底进行受力分析可得出,在竖直方向上静止不动时,其除自身重力G外主要受一个垂直方向地面向上的支持力F1和缠足妇女体重向下的压力F2(图4),并且由于裸足特殊形态,受力区域集中在鞋底后跟处。基于此,坡形高底可使缠足妇女的身体前倾,重心前移,分散足底与鞋底之间垂直压力(转化为摩擦力f1),减轻长时间穿着的痛感和疲劳感。在水平方向上,缠足妇女行走活动时还受地面向前的摩擦力f2,综上得出弓鞋底主要受人体压力和摩擦力产生的材料耗损。为此,弓鞋底的制作中跟体的设置和外底的纳线形制形成了“双保险”,完全保证了弓鞋底的正常服用性能,具有优良的实穿耐磨性。对于近代频繁出现的一些较薄的平底弓鞋,制作者则在经常容易磨损的前后两端补贴上方寸大小的皮革或木板片,所谓“补强”,即增强底的耐磨性。

从人体工程学角度看弓鞋底对足部的服用具有舒适性。缠足后,脚趾变形,五个脚趾除大拇指外四趾皆弯折按压于脚底,有时两个小脚趾还会因腐烂退去。裸足中间折腰,脚背隆起,脚底心向上凹陷,形成“弯弓”的形态。此为缠足后变小脚以外最大的特征。而被缠得“弯弓”的裸足往往重心不稳,鞋底作为双脚和人体的支撑,除确保穿着的实用性外,亦需满足裸足的舒适性。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弓鞋实物鞋底“弯弓”形制占半数以上。此种向上弯曲的鞋底贴合了向上凹陷的脚底,适应了缠足妇女的生理结构特征,弥补了缠足给妇女带来的生理不便。如图5所示,线段AB拟为缠后足底的抽象曲面形态,线段CD和EF拟为弓鞋底的两种抽象形态,显然具有弯曲形态的线段CD与AB能够更好地贴合。

表4:弓鞋底形分类分析表

而从材料学角度正如前文所述,棉是弓鞋底的主要材料。棉纤维是多孔性物质,吸湿、透气性能好,一般大气条件下,回潮率可达8.5%,因此弓鞋棉制内底能够及时、较好地吸收脚底排出的汗液,保持足部干爽舒适的服用感受。纯棉织物经过科学检测发现与肌肤接触无任何刺激等副作用,久穿对人体无害,卫生性能良好。此外,棉布还具有柔软、保暖等适用效果,且相比绸缎等服饰材料价格低廉,是制作弓鞋底的首选材料。

2、基于艺术和意象的美学功能

同鞋帮一样,弓鞋底(多为外底)常有刺绣图案,通过其图案的艺术修饰呈现出美学功能。创作素材多为荷花、葡萄等植物花卉瓜果类以及蝴蝶、鱼等动物类图案,亦有由动植物构成的组合图案,如“蝶恋花”、“鱼戏莲”等。如图6最右边的鞋底设置了“蝶恋花”组合图案,构图对称的蝴蝶图案设置在后跟处,花卉图案自由蔓延伸展,撑满了整个鞋底,配色素雅,刺绣精美,绣法为平绣。在中国传统服饰图案文化中,蝴蝶指代男性,花卉指代女性,蝶花相恋寓意男欢女爱,展现出男女和谐相爱的美好愿景。另外,此为一双室内穿着的功能鞋,以审美功能为主,实用功能为辅,其鞋底设置精美的各式图案,是出于脚套弓鞋的妇女在室内或床榻上盘坐时鞋底能够显露出来的缘故,也因功能鞋底对耐磨性要求不高,故此通常不纳线。左边的弓鞋底仅两端纳线,中间设置菱形区域的刺绣装饰图案,可见此鞋可室外穿着,但亦非劳作所用,其底的耐磨性介于装饰性功能鞋与实用性功能鞋之间。

此外,针对弓鞋底所承载和表达的美学功能还可从设计与欣赏的双重角度看,表现为“形式—意象—情感”模式的审美内涵。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载:“女鞋以香樟木为高底,在外为外高底,有杏叶、莲子、荷花诸式;在里者为里高底,谓之道士冠,平底谓之底儿香。”⑥结合前文,鞋底底形前尖后尖较窄者即为“杏叶型”鞋底,因其细长的造型也常被称为“柳叶型”鞋底。前尖后尖较宽者为“荷花型”鞋底。此外还有前小圆后大圆的“蚕卵型”、“葫芦型”鞋底和“苹果型”鞋跟等。人们通过“由甲到乙”式的联想将弓鞋底的视觉形态联系到自然界中常见的美好事物,化抽象为具体,创造出诸式生动的意象(图7)⑦。从美学观点看,此为“自然美”,以模仿和迁想自然为美。以荷为例,荷花(荷即莲)与缠足及弓鞋的联系最为紧密。古人称缠得小而窄瘦的小脚为“三寸金莲”,称制作精美的弓鞋为“三寸金莲”弓鞋,亦称“莲鞋”。莲花之美,首先美在形态:尖而不刺,线条灵动娇美,曲面弯而不折。保莲女士述,喜莲生撰《采菲新编·缠足概述》载:女性金莲穿上木底弓鞋,其脚印在地上,好像莲花之瓣。认为“莲花型”鞋底似莲瓣一样美妙,移步金莲,妙趣横生。此外,亦有在木制底上镂刻莲花形态并在后跟处设置一精致的小抽屉(图8),在抽屉内盛上香粉,女子行走时香粉滑落,踩出一朵朵又美又香的“莲花”意象。

朱光潜谈美:“艺术的任务是创造意象,但是这种意象必定是受情感饱和的。”⑧弓鞋底的情感内涵即是蕴含在荷、杏、莲子等这些鲜活的事物当中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莲花是宗教和民间尊崇的圣花,亦是儒家和君子所推崇的花中“君子”,具备神圣不可侵犯的高洁品质,是一种理想化人格的象征和代表:纯洁、高贵、坚贞、谦逊、内敛、清廉等。正如周敦颐《爱莲说》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故而“莲花”鞋底的设计之美不仅表现在缠足妇女脚蹬“三寸金莲”弓鞋所生出“步步生莲花”的美妙景象,同时体现饱含着人们对于缠足妇女自身形象塑造和思想品格恪守的热切期盼及美好祝愿。

3、基于礼教和民俗的社会功能

民间弓鞋底不仅是妇女追求和展现身体美的载体,更是其实现社会参与的重要方式。这种社会功能首先体现在民俗的多元事象中,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婚嫁礼俗。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礼教中,婚嫁礼俗是传统礼制之首。弓鞋底的社会功能突出表现在嫁娶的进程中。在新娘新郎洞房花烛夜,男方家长通常提供一双只能在床上穿用的秘戏功能喜鞋(图9)。这是睡鞋的一种,除了在帮面和外底面刺绣装饰的花卉图案外,还在内底上铺垫一层薄纱布,在薄纱上手绘有展现两性床笫之事的场景图,称为“春宫图”,供新人观看学习。这与儒家文化中隐晦封闭的性文化教育理念有关,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于早生贵子的美好期盼与祝愿。新婚三日之后过门回娘家时还要穿一种叫“过桥底”的弓鞋。此鞋后跟较高,鞋底呈弯弓状,势如桥拱,在鞋底的凹处悬挂一对黄豆大小的铜铃铛,走起路来容易叮铛作响(图10)。古称在鞋底悬铃之鞋作“禁步鞋”,这里“禁”取禁止之意,妇女结婚过门后穿上这种鞋便要移步“金莲”,缓步慢行,不能使鞋底小铃铛发出声响,否则视为失态、失礼、有失妇容之举。此做法目的与在凤尾裙片的下端系扣铜铃如出一辙。现在看来,这种警铃般的“禁步鞋”揭示了传统社会中民间陋习对于妇女歧视、禁锢与摧残的本质。其二是丧葬习俗。在传统社会的丧葬文化中,缠足老人去世后需要穿上生前自己准备好的或由子女代为准备的特制弓鞋,称“出殡鞋”,民间也叫“老人鞋”。出殡鞋与一般弓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鞋底,如图11鞋底从下而上依次绣有莲根、莲叶、莲花、莲子、天梯、照明灯、日、月、星、云、天灯八种物象。将这些看似无关的事物联系起来便是:去世后老人脚踩莲花,在佛家和道家圣花的庇护和保佑下,登上天梯,灯笼照明,穿过日月星云,最后顺利到达天灯(天堂)。整个鞋底图案深刻地寄托了老人与亲人美好的情感和意愿:“脚绣莲花步步上,多积阴德盼还阳。”⑨

其次,弓鞋底的社会功能还体现在其与裸足的“共生”关系上。经前文论述,不难得出作为缠足衍生品的弓鞋底与裸足底之间有着相互作用的“亲密”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共生”关系并且体现在视觉形态上的形状暗示⑩。目的是通过强化和确认弓鞋服饰品,验证和诠释缠足文化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规范和教化缠足女性的行为生活方式。“三寸金莲”时期的弓鞋底设计与裸足缠裹遵循同样的审视标准,“尖、小、弓、窄”是四个最基本的要素。但是妇女裸足受生理的限制,永远也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尖、小、弓、窄”,只能在视觉形态上无限逼近。而弓鞋没有此限制,作为完全人造的产物,人们可以设计制作出一双完美的弓鞋,一幅兼具“尖、小、弓、窄”标准审美的完美鞋底。依此层面看,鞋底作为一种理想化模型存在,对缠足进行“打磨”和“塑型”,进而“再规训”和“再构建”缠足妇女的身体,为封建礼教构建下的男权家庭和社会服务⑪。

最后,从鞋底形制的流变可以看出近代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及社会文化的变迁。清末以来,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和西方传教士开始劝禁妇女缠足,在全国各地举行放足运动。然汉族民间的缠足习俗早已深入人心,戒除缠足旧习是一个漫长、反复的过程,也是民族思想逐渐改变的过程⑫。此过程表现在鞋底侧形上尤为明显。总体上,在道光和咸丰年间鞋底“弯弓”特性达到了极致,而鞋底随年代推移便越来越低、越来越平,逐渐丧失了“弓”形。至民国“解放脚”时期已基本采用平底形制,且在此过程中,鞋底长度也逐渐加大。从鞋底形制历史流变可以看出,其对妇女身体的束缚在逐渐减轻,透视出近代中国社会人们的观念更新,整个社会对于妇女的认识和定位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从这个角度看,弓鞋底是近代妇女身体史和社会变迁的一个具象缩影。

四、结语

弓鞋底作为弓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于缠足妇女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特征的外观造型,成为了其在实用、装饰、艺术和文化层面诸多功能的物化载体。弓鞋底的造型与功能,二者是一种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人们通过对鞋底的设计、制作与装饰,积极地追求和把握弓鞋的实用和适用功能,反映出我国传统民间精湛和细腻的手工制鞋技艺;另一方面,回到现代文明社会的语境中,缠足被认为是传统男权社会对于妇女的统治和压迫手段,携带着鲜明的封建性、消极性和落后性。弓鞋底作为缠足妇女身体符号的物态反映,表现出对传统缠足习俗的认同和实践,通过不断的设计与制造,积极地要求和推进着缠裹活动的进行,折射出传统妇女在成长和性别认同过程中对父权和夫权的屈服和顺从。一言以蔽之,缠足与弓鞋底是传统封建社会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的直观写照,是传统妇女生活的文化缩影,亦是现阶段我们应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应该规避、警惕和反思的方面之一。

注释:

① 高士刚、李维:《鞋底设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年,第14页。

② 钱金波、叶大兵:《中国鞋履文化史》,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年,第53页。

③ 骆崇琪:《中国历代鞋履研究与鉴赏》,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25页。

④ 许平山、史峰、宿伟、万誉:《安徽花鼓灯传统舞鞋“衬子”的手工制作工艺》,服装学报,2016年01卷02期,第184页。

⑤ 钟漫天:《中华鞋文化》,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年,第112页。

⑥ [清]李斗撰,周春东注:《扬州画舫录》,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第231页。

⑦ 张竞琼、李洵、张蕾:《从缠足风俗解析弓鞋装饰设计的形制流变》,艺术百家,2013年06期,第180页。

⑧ 朱光潜:《朱光潜谈美》,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83页。

⑨ 钟漫天:《中华鞋文化》,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年,第115页。

⑩ 胡心怡:《论绘本设计中的视觉形态暗示》,艺术百家,2013年06期,第241-243页。

⑪ 肖巍:《“三寸金莲”与女性身体符号再解析》,中国妇女报,2012年。

⑫ 崔荣荣、牛犁:《明代以来汉族民间服饰变革和社会变迁》,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67页。

本文为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汉族纺织服饰文化遗产价值谱系及特色研究”(项目编号:15AG004),以及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中青年领军人才项目(项目编号:BRA2016366)阶段性成果之一。

Study of Style and Function of Soles of Foot-binding Shoes

Wang Zhicheng Cui Rongrong

J18; J523.5

A

1674-7518(2017)03-0045-08

王志成 江南大学 研究生

崔荣荣 江南大学 教授 博导

猜你喜欢
鞋底妇女
漳浦县妇联走访慰问“两癌”贫困妇女
画与理
一种全自动鞋底清洁机的设计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旅行拖鞋
如何提升妇女获得感——陕西妇联持续深化改革
当代妇女的工作
鞋底防滑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强奸罪立法和执法中对妇女的性别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