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市场月度分析报告

2017-10-18 02:15
黑龙江粮食 2017年9期
关键词:早籼稻临储籼稻

稻米市场月度分析报告

一、八月份稻米市场整体行情回顾

八月份,国内大米市场整体稳定,购销仍处清淡格局,大米走货缓慢,销区局部略跌;国内稻谷市场呈现早籼稻收购价稳中有涨、粳稻稳定局部略跌状态;国内稻米市场呈现稻强米弱格局。

籼稻市场:今年早籼稻播种面积下降导致总体产量下滑,市场总供给较上年有所下降;早籼稻生长期遭遇洪涝等不利气候影响导致质量下降,优质稻占比减少;今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下调,各级地方储备纷纷增加早籼稻轮入量。受以上因素的影响,致使收购主体增多,造成了今年早籼稻收购市场竞争加剧,从上市开始到现在早籼稻价格一路低开高走,目前高位企稳,部分地区收购价已突破2600元/吨的托市价。8月底,已有部分地区新季中籼稻零星上市。籼稻市场在新陈交替下进行。

粳稻市场:2016年产粳稻基本售罄,距离2017年产粳稻集中上市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粳稻市场流通主要以陈粮与政策性粮源为主。临储2014~2016年产粳稻拍卖底价偏高,一方面支撑稻价,另一方面难以为供应偏紧的市场带来有效补充。但随着2013年产粳稻的拍卖,为加工企业补充了一定的粮源。因2013年产粳稻拍卖底价低于市场价格,符合加工企业心理预期,企业加工有利润空间,所以2013年产粳稻拍卖成交量比较好。

(一)新季水稻生长情况

8月底,一季稻大多进入抽穗、乳熟期;晚稻大多进入分蘖、拔节期。分地区来看,江南大部分地区晚稻处于拔节期,华南晚稻处于分蘖期,海南局部进入乳熟成熟期。东北、江汉、江淮西部和西南地区大部一季稻处于抽穗开花至乳熟期,四川盆地进入成熟阶段,江淮和江南东部一季稻处于孕穗至抽穗期。当前除江南中部的高温天气不利于一季稻授粉结实,四川地区局地遭遇暴雨洪涝以外,其他稻谷主产区天气总体利于稻谷生长。

根据中国气象局公布的苗情数据,8月下旬全国一季稻一类苗比例为32%,较中旬上升4个百分点。总体来看,今年一季稻生长期气象条件适宜,若后期无重大灾害,预计2017年一季中稻单产将高于上年。

(二)水稻拍卖情况

2014~2016年产最低价收购价稻谷拍卖由于坚持顺价销售的原则,底价偏高,米企购买比较谨慎,成交低迷。而2013年产最低收购价稻谷竞拍,由于底价设置较为合理,成交量偏高,深受市场的青睐。

2017年5月17日启动了2014、2015、2016年产稻谷拍卖,2017年6月23日启动了2013年产稻谷拍卖。截止2017年9月5日,全国共成交稻谷747.5万吨,其中中晚籼稻成交334.21万吨(2013年产中晚籼稻成交220.43万吨,2014年产中晚籼稻成交3.76万吨,2015年产中晚籼稻成交69.92万吨,2016年产中晚籼稻成交40.10万吨);粳稻成交393.15万吨(2013年产粳稻成交3329026吨,2014年产粳稻成交140524吨,2015年产粳稻成交147574吨,2016年产粳稻成交314610吨);早籼稻成交20.13万吨。

2017年8月份2013年产稻谷共进行了4场拍卖,中晚籼稻成交了831964吨,粳稻成交了1530810吨。

2017年8月份共进行2014、2015、2016年产稻谷拍卖5场,2014年产粳稻拍卖成交31592吨,2015年产粳稻拍卖成交44577吨,2016年产粳稻拍卖成交115683吨。

(三)东北粳稻米市场

本月,东北产区粳稻米市场价格整体平稳,但购销两不旺,基本呈现有价无市状态。东北产区2016年产粳稻农户手中余粮见底,市场可流通量偏少,价格持续坚挺。大米消费淡季未过,东北米走货困难,米厂加工利润微博,加工企业停机较多。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显示,截至本月末,东北地区大米加工企业开机率为29%,低于上年同期3个百分点。东北产区距离新稻集中上市仍有近一个月的时间,市场购销活动主要以陈粮和政策粮拍卖为主,优质稻处于供应偏紧态势。

(四)黄淮粳米市场

今年,黄淮产区基层粳稻余粮比例低于上年,市场供应紧张状态突出,加工企业把目光投向临储拍卖上。黄淮省份粳米价格企稳偏强,成交相对较好,因江苏、安徽等省份临近南方主要销区,运输费用低于东北产区,在价格和到货时间方面相比于东北米占据一定优势,因此在走货量与走货速度上要略好于东北市场。

(五)籼稻米市场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7年国内早稻产量为3247万吨,同比减少31万吨,减幅0.9%。

截止2017年8月31日,主产区早籼稻累计收购655万吨,同比增加8万吨。其中:江西收购332万吨,同比增加56万吨;湖南收购145万吨,同比减少20万吨。

早籼稻购销竞争激烈,2017年产早籼稻收购进入尾声,只有江西和湖南两省启动了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新季中籼稻即将上市,近期陈稻市场中晚籼稻价格将维持偏弱稳定。

二、八月市场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一)销区大米走货速度缓慢

从六月中旬开始,南方销区省份便进入了梅雨季节,之后,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此时食物发霉变质的几率将明显增加,特别是碾磨过的大米因胚乳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更易“陈化”或发霉变质,进而影响大米品质。在此环境下,销区居民会有意减少大米采购量,经销商担忧大米在贮藏与流通环节中发生霉变,采购态度也趋于谨慎。从产粮大省黑龙江的稻米外销历史数据分析可见,在每年的6至8月均为大米及水稻销售的低谷时期。再加上8月份是大中院校放假期,更加重了市场销售的惨淡局面,经销商备货态度谨慎,同时对库存大米出货态度转向积极。

(二)临储2013年政策粮持续拍卖,压制稻谷上涨空间

由于托市收购的大力实施,地产原粮早已见底,粮源难觅,稻价坚挺。米厂存粮耗尽,为维持市场占有率,保持开机,市场采购重心转向政策性粮源。但2014~2016年国储水稻拍卖坚持顺价销售原则,加工企业对采购新近年份国储稻谷的态度较为谨慎,成交结果依旧低迷。而2013年产临储稻谷拍卖自6月23日启动以来,因竞拍底价偏低,三等中晚籼稻起拍价2000元/吨,三等粳稻起拍价2400元/吨,符合加工企业的心理预期,稻谷大比例成交。低价陈粮的入市为市场的缺粮现象带来一定缓解,但也会对市场形成一定冲击,对稻谷的价格起到抑制作用。

(三)陈稻供应充足,籼稻米行情难有上涨

国家投放托市籼稻的成交较为活跃,籼稻米市场供应充足,大米市场处于消费淡季,陈粮入市令籼稻米行情上行乏力。

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7月份进口稻米28万吨,与上月相比减少2.8万吨,但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3万吨。截止到2017年7月份,中国累计进口稻米242万吨,去年同期为216万吨,同比增加26万吨。通过海关和走私渠道进入国内市场的进口大米数量有所增加,进口米与低价陈粮对籼米市场造成一定冲击。

(四)8月份亚洲大米出口报价普遍下调

本月,亚洲大米贸易焦点仍然在孟加拉,预计孟加拉主要采取政府间谈判方式来采购大米,随着孟加拉与柬埔寨签订贸易,目前市场以政府贸易为主,出口国竞争再次加剧,8月印度、越南和泰国大米等亚洲主要出口国自由贸易清淡。

印度贸易商说8月下旬订单非常稀少,虽然目前印度大米出口价格相对稳定,但印度常规白米出口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将放慢,主要因为一是卢比汇率上升抬高了运费,二是国内稻谷价格上涨,两方面原因会令印度大米价格继续高于周边出口国,而失去竞争力。

越南市场也较为安静,缺乏新订单。西贡港5%白米出口报价8月下旬价格比中旬下跌了10美元/吨。从395~405美元/吨下跌到385~395美元/吨。

泰国受国内和国际两方面需求不足的影响,加上泰铢汇率疲软,价格在8月末下跌了2~5美元/吨。受洪水和气候影响,泰国北部和东北部稻谷收获期推迟,可能导致年底供应量会更加集中。泰国也在争取与孟加拉达成贸易,但近期柬埔寨大米夺走份额对泰国大米市场价格有所压低。

三、九月水稻市场价格走势预测

(一)米市疲弱,米厂加工利润有限,后期稻米难有上涨

虽然早籼稻收购竞争激烈,但对中晚籼稻和粳稻影响有限;中籼稻部分产区有零星上市,但质量一般;东北产区新稻集中上市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由于2016年稻谷托市力度大,加之一段时间的消耗,当前市场2016年产余粮已基本售罄,有价无市局面突出。市场2016年产的稻谷价格偏高,原粮难觅,米企多将目光投向陈粮与政策性粮源。国储2014~2016年粳稻拍卖坚持顺价销售的原则,成交有限,2013年临储稻谷虽然质量一般,但竞拍底价设置合理,交易火爆。但目前市场还没有走出销售淡季,加之2013年产低价粮源入市,使大米市场供应宽松,米价上涨动力受限。

(二)临储水稻面临陆续停拍,对新季水稻收购起到支撑作用

2016年9月6日,最低收购价中晚籼稻进行了最后一次拍卖,2016年9月29日,最低收购价粳稻进行了最后一次拍卖,为配合托市收购预案启动,国家暂停了其拍卖。那么,今年最低收购价中晚籼稻也可能在9月上旬停拍;最低收购价粳稻也可能在9月底停拍,但在9月份的拍卖中,也许会存在成交量提高的可能。临储水稻的停拍,对稻米市场价格起到稳定作用,特别是未来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启动,将对新季水稻的收购起到非常大的支撑作用。

(三)稻谷产量预计增加,对未来市场的压力犹存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8月预计,2017年全国稻谷播种面积为3010万公顷,较上年减少6.3万公顷,全国稻谷总产量为20750万吨,较上年实际产量增加75万吨。预计2017/2018年度国内稻谷消费总量为18560万吨,较上年增加49万吨。2017/2018年度全国稻谷结余量249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62万吨。

虽然早籼稻减产,收购价贴近或高于托市收购价,但由于近年来早籼稻多用于临时储备、零食加工和饲用,对中晚籼稻和粳稻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在中晚籼稻和粳稻丰产的预期下,市场价格压力犹存。

(四)高校开课,天气转凉,刺激稻米的消费和储存

9月份,全国高校陆续开学,集中性消费到来,加之,天气转凉,利于大米的存储,也将促使经销商的采购量少许上升,居民的采购量也会有所增加,将使市场逐步走出消费淡季。

整体来看,9月份市场上涨动力和压力共存,在高校开课、天气转凉、临储停拍预期的作用下,市场价格会有所上涨,但在临储停拍会使成交量提高以及预期丰产的作用下,价格不会上涨太多。9月份会使消费由淡季向旺季转变。

(来源:黑龙江大米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早籼稻临储籼稻
从稻名演变看籼稻的起源
2021年无为市优质中籼稻品种比较试验
早籼稻价格弱中趋稳种植效益下行
高离不开矮的支撑
我国玉米临储收购量创新高库存压力凸显
政策将成玉米市场“引路者”
今年玉米临储政策或提前公布
国家发改委公布2014年小麦和早籼稻最低收购价
江西省粳稻种植面积突破6 666 hm2
2014年临储油菜子价格或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