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量促发展 靠质量赢市场 向质量要效益
——专访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牟刚

2017-10-19 03:27陈玉婷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7年5期
关键词:力帆汽车质量

文/本刊记者 陈玉婷 图/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以质量促发展 靠质量赢市场 向质量要效益
——专访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牟刚

文/本刊记者 陈玉婷 图/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2017年4月2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以《重庆实体经济大步迈向中高端》为题,着重介绍了重庆汽车与电子两大支柱产业逐渐向中高端迈进这一事实。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代表,成为其中一抹明朗的亮色。

力帆集团成立于1992年,历经25年艰苦奋斗,目前已发展成为以新能源产业为战略发展方向,融科研开发,汽车、摩托车和发动机生产、销售,以及投资金融于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工业制造是我国实现发展升级的“国之重器”,自主品牌“力帆”该如何亮剑突围,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迈进?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引领者,力帆在研发新能源、节能减排方面有何亮点?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力帆制造”除了抓住机遇“走出去”,还有哪些新的探索呢?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牟刚进行了专访。

本刊记者:“质量就是饭碗,用户才是老板”“质量硬扎,大家都发;勉强要得,人人洗白”,力帆独具特色的“质量文化”正引领着品牌不断向上发展,并助力帆取得来自消费者、行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肯定。请您为我们简要介绍一下。

牟刚:对制造企业而言,品牌的核心就是质量。力帆荣获2009-2010年度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单位,是当时重庆市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2016年荣获国家质检总局授予的“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荣誉称号。自国家实施“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评选以来,力帆是重庆首批获此殊荣的企业。该奖项是国家赋予出口优质企业的最高荣誉,是对出口优质企业担负社会责任、弘扬质量精神、自觉保证产品质量的充分肯定。

作为中国民营汽车制造企业“走出去”的先行者和探路者,力帆一直致力于打造引领业界的高品质产品,以质取胜的理念深入在每个力帆人的基因里。荣获“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资质,是国家质检部门对力帆不断精益求精,坚持打造精品努力的高度认可。

力帆成立25年以来,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完备的检测手段,有效确保了产品质量安全,产品质量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出口产品畅销全世界,在国际上有着良好的信誉。自1998年获得自营进出口权以来,力帆的产品已远销全世界114个国家和地区,搭建了国内领先的海外网络布局,连续多年名列重庆民营企业出口创汇首位。

作为重庆最大的民营汽车、摩托车制造企业,力帆始终贯彻“创新、出口、信誉好”的经营理念,将出口作为战略核心,质量始终是公司关注最高点。力帆一直秉承从源头上抓产品质量,公司产品开发、配件采购、入厂验收等都严格按标准执行、严格生产过程控制,严格把关,严防不合格品进入生产现场;公司建立了由金相、盐雾、橡胶、电器、理化等组成的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的检测中心,建立了健全的计量管理体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持续改进产品质量。经过多年的修改完善,质保体系得到了发展并使其持之有效的运行。

未来,力帆仍将秉承工匠精神,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增强海内外市场的品牌影响,强化核心竞争力,将力帆打造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汽车、摩托车品牌。同时在行业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促进重庆出口汽车、摩托车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本刊记者:在许多消费者看来,进口、合资品牌似乎天生笼罩着一层“品牌光环”,力帆用什么来证明自己跟对方一样优秀甚至更胜一筹?

牟刚:“力帆制造”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可能叫做“惊吓”。在上世纪90年代,力帆以成本领先作为一个市场突破口。那时,力帆摩托车的价格大约是本田摩托车(日本品牌)价格的一半,甚至还更低。第二个阶段,可能叫做“惊喜”,时间段大约是2000年到2010年,力帆已经越来越重视技术和质量。以摩托车为例,那时力帆摩托车销量的90%以上已经是靠技术质量赢得的。第三个阶段,可能叫做“惊艳”,现在的力帆除了重视技术和质量,在售后服务方面也是不遗余力的。力帆的“三包”服务,能做到三年或者五年不限里程。我们敢这么做,正是因为我们对产品质量有信心。摩托车行业从零开始,到后来崛起与日系产品分庭抗礼,靠的就是质量和创新,在汽车行业,我们也会用更好的产品,来证明我们自己跟对方一样优秀。

本刊记者:力帆作为民营企业、自主品牌,属于行业的“后来者”,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将如何找准市场定位、扩大市场份额,最终实现后来居上呢?

牟刚:行业发展到今天,中国整个汽车工业这几年快速增长,发生非常大的进步和改变,市场理念的成熟,汽车功能演进也会越来越注重细分。所以我认为未来汽车行业的竞争,不是比谁做得广和谁做得全,而是看谁做得更专、谁做得更加深入。这是我对整个市场的认识,包括对力帆自身的认识。

基于此,力帆如何把握市场新趋势呢?作为一家汽车厂商,作为一个民族品牌的汽车工业,力帆首先得更注重技术、工艺,以及对于造车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还要站在市场角度去剖析问题。市场在发生变化,变化最大的是消费主力,如今买自主品牌的消费者大部分是“80后”“90后”。新一代消费者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这一代人是伴随中国家庭用车增长而长大的一代,他们已经超乎“面子工程”了,对于汽车的认识更加理性,对汽车的了解是非常深的。第二个特点,这一代人的消费理念不一样。上一代人可能关注的是价格方面的因素,这一代的消费者更关注的是产品本身能否打动自己,而对于价格的敏感度相对低一些。

洞察了这一代人的消费习惯——年轻化、时尚化、信息化和功能化,那么这“四化”也就成了我们的研发理念,每一点都有不断挖掘的空间。“年轻化”指的是我们的主力客户群体就是三十岁左右的人群。“时尚化”指的是外观和配置方面要以符合这一代人审美的元素去进行打造。潮流在变,设计元素也在变,每一代人的审美是不一样的。“信息化”指是人车交互的信息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车联网”,这跟手机的APP应用类似,是新时代的工具。“功能化”指的是汽车的实用功能,要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和出行需求。通过多种调节方式去实现车内空间的灵活多变,这是功能化的核心。

至于扩大销量,我觉得任何销售目标,一定是和产品结合起来的,我们所有事情都是站在消费端进行思考。第一,立足于当前,把握市场的潮流趋势;第二,脚踏实地地把现在的产品做好,让消费者真正认可力帆的品牌。人都向往美好的东西,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就好像我们刚毕业租房子,然后是买经济适用房、买高层、买洋房、买别墅。谁都不太可能一步到位住到别墅区,一个品牌也如此,一个目标也是如此。比起销量,我们更在意消费者在体验过程中,是不是会给出很好的口碑?力帆的质量控制是不是达到期待值?力帆的服务是不是能及时跟得上,能够满足消费者?品牌也罢、目标也罢,通过沉淀,通过一步步做好,我相信市场一定会接纳。

本刊记者:汽车尾气作为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一直受到高度重视。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我国更是将其列入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据此,力帆在研发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方面有何新的举措?

牟刚:现在汽车工业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向4.0时代挺进,即数字化和智能化,这是未来工业转型的核心。为此,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并纷纷开始布局,争取制造业话语权。中国也于2015年出台“中国制造2025”十年战略规划。

在智能制造和工业4.0时代,对汽车工业而言,新能源是发展趋势,且呈现出高度电动化的特征。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自主品牌更要响应这样的国家战略,因为这意味着机会。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已达到50万台,且有850家新能源相关企业在中国遍地开花。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将达到市场份额的20%,即1000万台。预计到2030年,这一占比将进一步上升到30%-40%左右。

力帆正在新能源道路上快步前行。新能源汽车有两种补充能源的方式,一是充电,二是换电。与充电相比,换电最大的优势是节省时间,而且中国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决定了不可能家家户户都有相应的设施来为电动汽车进行充电。这两个条件给力帆汽车探索换电业务带来了很大的空间。综合来说,力帆新能源汽车有两大亮点:一是换电模式,二是以分时租赁为代表的共享汽车。在换电模式方面,力帆通过分箱换电技术,不改变用户习惯,3分钟搞定电池更换;利用“移峰填谷”方式和谷电价格优势,进一步降低用户的用车成本;此外,车电分离的新方式也大大降低了用户采购成本,保证电池安全。在共享汽车方面,针对目前年轻人“购车难,租车易”的问题,力帆推出了共享汽车品牌——盼达用车。盼达已成为中国共享汽车的杰出代表。力帆的“盼达用车”将智能制造、互联网、共享、大数据完全整合,等于打通了用户和厂商,工厂和车辆,用户和研发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力帆盼达已有7000台力帆纯电动汽车投入分时租赁运营,注册用户达百万,工作日单车运营时间约为8小时,周末、节假日可达12小时,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共享汽车运营商。

本刊记者:“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创造出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力帆作为中国最早布局“一带一路”的企业之一,是如何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以获得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的?

牟刚:“一带一路”是国之大事,“走出去”需国为帅、民为将,分工合作,方显风采。今年7月我刚参加完俄罗斯创新工业展的论坛,那是一个“高大上”的论坛,普京总统出席并讲话。我向论坛报告,中国凭“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已向世界发出了“弯道超车”的信号。

目前力帆的产品已出口到全世界117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投资建设了10座工厂,9个直销直服务公司,30个办事处,有4000名外籍员工,力帆汽车出口约占总销售收入的40%-60%,占中国品牌汽车出口总量的7%。

“走出去”对于力帆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民营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在应对市场方面,较国企更具有优势。民营企业有狼一样的嗅觉,会抓住市场机会。尽管目前力帆的主要出口对象是中低端市场,但市场潜力巨大,还有广阔海外市场可以开发。据预估,到2025年中国汽车的市场总量可以达到5000万台,其中国内市场占4000万台,海外市场占1000万台,这对力帆来说是广阔的“青纱帐、甘蔗林”。从力帆的经验看,海外市场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认知经历了“不知”到“不信”,如今,他们用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开始感到“不解”甚至“不服”。但是力帆有底气和信心,因为我们的汽车完全可以与伊朗、印度、俄罗斯的汽车一较高下,甚至赶上韩系车的水准。力帆“走出去”的关键,是一定要坚持“贸易—直销—投资—深耕”四个阶段,即“探路—驻军—移民—安居”,也就是走出去、走进去、走下去。“走出去”靠产品、技术、资金,“走进去”靠品牌本地化,“走下去”靠金融、体系和文化。下一步,力帆将带上中国模式和创新成果“走出去”,比如智能网联、AI、共享经济等。

“中国制造”在海外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在海外市场,一直存在“中国制造”焦虑,担心中国制造“低质、低价、低服务”。而事实上,力帆认为质量是根、服务是本,“优质高服”才会是好品牌,才会推动“中国制造”的形象提升。力帆把质量作为供给侧改革来对待,把服务作为“走出去”的重大战术安排。其次,对汽车企业而言,产业链太长,资金需求量大。特别是对“走出去”的民营企业来说,由于没有很好的融资渠道,资金的压力反而更大。干实业苦,走出去累,力帆“走出去”的每一步都机遇与风险并存,但我们愿意吃苦受累,愿意当“愚公”。

猜你喜欢
力帆汽车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力帆向两大方向突围
力帆新能源产品线全面转型
汽车的“出卖”
力帆老兵的新乐途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质量投诉超六成
3D 打印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