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柏散剂配合定向透药治疗急性骨折肿胀疼痛的疗效观察

2017-10-19 11:21杜永伟刘真
当代医学 2017年29期
关键词:透药双柏定向

杜永伟,刘真

双柏散剂配合定向透药治疗急性骨折肿胀疼痛的疗效观察

杜永伟,刘真

(江西省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西 赣州 341000)

目的 探析双柏散配合定向透药治疗骨折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22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双柏散配合定向透药治疗组,其中对照组11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110例,采用双柏散配合定向透药治疗。对两组患者止痛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67.27%)远不及观察组(90.9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缓解率上,对照组(60.00%)远不及观察组(90.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为骨折患者提供双柏散配合定向透药治疗,不仅能够保证临床治疗有效性,同时亦能够帮助患者实现有效止痛,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双柏散;定向透药;骨折疼痛

以往的临床医学关于骨折后的疼痛现象并未有足够的重视,例如股骨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的治疗,一般常规就采用抬高患肢,局部制动理疗,全身或局部用药等[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治疗期待值的提高,如何对患者施行有效止痛,是医务工作人员需面对且非常重要的问题。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双柏散在四肢骨折肿胀疼痛中具有较好疗效[2],不过其给药方式以外敷为主,缺少双柏散联合定向透药治疗报道。定向透药治疗可使药物达到病灶部位,从而发挥良好的消炎镇痛作用。双柏散通过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将中医药学与现代医用物理学巧妙的融合,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次研究特选择江西省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近两年所收治患者为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治疗来观察不同治疗方式对骨折疼痛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有220例四肢骨折患者前来本院接受救治,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男57例,女53例;年龄17~55岁,平均年龄(38.54±4.62)岁。观察组男56例,女54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7.72±5.31)岁。此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西医在四肢骨折方面的诊断标准,包括踝骨骨折、桡骨骨折、肱骨骨折、髌骨骨折等;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有关四肢骨折诊断中的气滞血瘀证标准;患者年龄18~65岁,并且均为新鲜性骨折。

1.2.2 排除标准 患者因自身存在内分泌疾病、骨髓炎、结核、肿瘤等因素而发生病理性骨折;患者骨折为开放性骨折同时存在感染或是软组织缺损现象存在;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存在药物过敏者;患者存在酒精或其他药物滥用史者;自身存在严重心、肝、肾以及造血系统疾病者。

1.3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以常规双柏散治疗,观察则采用双柏散配合定向透药治疗,其药物组成如下:大黄、侧柏叶、黄柏、泽兰、薄荷共计5味药材。用法:采用双柏散,组成:大黄2份,侧柏叶2份,黄柏1份,泽兰1份,薄荷1份。按比例制成粉剂,以医用凡士林为基质,倒入适量双柏散,搅拌而成双柏膏。采用南京鼎世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DS-MF2B台式(加强型),将药膏平摊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专用电极保湿片上。①贴敷于骨折局部肿胀疼痛部位;②治疗模式选择“药物导入”,治疗处方选择处方1“配合药物导入治疗”,温热强度选择“5”,治疗强度依不同患者耐受程度而定。③每天1次,每次治疗时间选择30 min,保留贴片4~6 h,治疗期间患者均可积极配合治疗,依从性良好,连续10~15 d。

1.4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标准:治疗3天内,肿胀、疼痛等完全消失,为显效;治疗3~6 d内,肿胀、疼痛等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为有效;治疗6 d以上,肿胀、疼痛等无明显缓解,为无效[3]。本次研究选择以疼痛控制评价法作为标准,如下。治疗后,患者基本无疼痛感,即为完全缓解;治疗后,患者仅有轻微疼痛存在,即为部分缓解;经治疗后,患者疼痛略有好转,且睡眠不受影响,即为轻度缓解;治疗后,患者疼痛依旧较为严重,无法入睡且生活受到较大影响,即为无效。(轻度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完全缓解例数)/110×100%=总缓解率。以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及轻度缓解进行疼痛缓解率的统计。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14.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由本次研究可知,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67.27%)远不及观察组(9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率对比 在疼痛缓解率上,对照组(60.00%)远不及观察组(9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率对比(n)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骨折筋伤后必伤及气血,“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形伤肿,气伤痛”。故局部肿痛属于血瘀证的范畴[5]。外界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于下肢致局部经脉受损,气血瘀阻,瘀阻不通,不通则痛;血瘀则为肿,故而证见肿胀,瘀积则化热,故而疼痛以热痛为主,治以活血解毒,消肿止痛为大法,以使瘀去肿消热解,气行血活痛止。双柏散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已故广东省名老中医黄耀燊的经验方,方中大黄外用破血瘀、清血热、消肿毒;侧柏叶清热凉血、止血敛疮;黄柏清热燥湿、解毒疗疮、祛瘀散积;泽兰活血化瘀、行水消肿;薄荷清风热、消肿痛、止痛痒,诸药合用共凑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6]。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采用独特的单向波整形电路,集合了瞬时高电压脉冲在皮肤角质层的质脂双层打出暂时性的水通道(电致孔技术),并通过独创的非对称脉冲的单向电场技术,该联合模型技术可促进药物分子产生定向运动,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更深入,有效地透过角质层快速进入人体,靶向作用患者病灶,加速药物有效成分更好的渗透吸收[7-8]。由本次研究可知,在临床治疗有效率和疼痛缓解率上,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充分表明了中医传统组方双柏散结合现代中医外治法-中医定向透药,能够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更深入,加速药物有效成分更好的渗透吸收,因而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经临床初步验证具有较好疗效。而且证明本法制作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疗效显著[9]。

综上所述,以双柏散配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的干预手段,在骨折及其所引发的疼痛治疗上具有一定的有效性、科学性及可行性,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 成文广,梁春霞,潘子年,等.双柏散蜜外敷治疗早期足踝骨折肿胀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24):12-14.

[2] 卢璇.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结合耳穴压豆对减轻下肢闭合性骨折患者疼痛疗效的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5,7(22):134-136.

[3] 陈向明,欧锐金.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双柏散外敷治疗下肢骨折后肿胀4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8):90-91.

[4] 覃焕艺,黄凤,程耀南.火针配合双柏散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7):74-75.

[5] 谢霞.中医定向透药配合温针治疗首次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疼痛效果[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37(5):115-116.

[6] 李旋峰,岑海洋,冯华文.注射用骨肽定向透入辅助治疗尺桡骨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3):2423-2424.

[7] 覃剑,程浩.骨通贴膏配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6,29(5):191-192.

[8] 郭彦涛,杨少锋,邓博.辨证分型定向透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6):5-8.

[9] 李祥,张世华,汤建华,等.急性脊柱创伤诊断及治疗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2):100-10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9.026

江西省卫计委中医药课题计划项目(2014A092)

猜你喜欢
透药双柏定向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的Meta分析
双柏散临床应用情况的研究进展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预防腹胀的效果
中医定向透药对癌痛患者服用阿片类药物所致消化道不良反应的临床干预观察
偏序集上的相对定向集及其应用
勘误
定向越野
自拟方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
双柏散瘀膏外敷治疗瘀滞子宫型产后腹痛23例
定向驯化筛选耐毒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