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探究

2017-10-19 16:51吴爱菊
中外医疗 2017年22期
关键词:奥氮平氟西汀抑郁症

吴爱菊

[摘要] 目的 对抑郁症治疗中联用奥氮平、氟西汀的效果与不良反应出现情况进行探讨。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68例于该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2例单独以氟西汀展开治疗为单药组,36例以氟西汀、奥氮平联用的方案展开治疗为联药组,对照两组疗效、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联药组HAMD、HAMA评分明显比单药组低,联药组实现了94.44%的总有效率,与单药组的75.00%对照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别有13.89%、12.50%出现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于氟西汀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氮平可使疗效提升,但不会使不良反应有明显增加,可积极对此治疗方案进行应用。

[关键词] 抑郁症;奥氮平;氟西汀;效果;安全性

[中图分類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8(a)-0111-03

[Abstracts]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discuss th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 of olanzapine and fluoxetine in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Methods 68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treated in thi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2 cases treated with fluoxetine alone for single drug group, 36 cases with fluoxetine and olanzapine for the combination medicine group,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HAMD, HAMA scores in combination medicine group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e single drug group, whose total effective rate 94.44%,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ingle drug group of 75.00%(P<0.05);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13.89% and 12.50%,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Olanzapine combined with fluoxetin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can increase the curative effect, not increases adverse reactions. This method can be positively applied in the treatment.

[Key words] Depression; Olanzapine; Fluoxetine; Effect; Safety

抑郁症属于常见精神疾病的一种,在我国,发病率为0.2%~0.3%,且近年来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抑郁症出现后,患者身体健康、精神状态会严重受影响,严重者甚至会有自杀出现,使家庭、社会负担增大[1]。关于抑郁症,WHO预测,2020年,此病将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社会负担性疾病,此病有极长的病程,需长期接受治疗[2]。现阶段,对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药物治疗、临床心理干预等,在药物治疗中,非经典的抑郁药物逐渐受临床青睐。近年来,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进行开展时,该院对奥氮平、氟西汀进行联合应用,为对应用效果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该次研究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68例于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单独以氟西汀展开治疗,一组联用以上两种药物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方便选取研究对象68例,都来自于因患抑郁症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进入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为便于研究,随机分组:联药组(36例),男16例(44.44%),女20例(55.56%),年龄25~67岁,均值(46.2±7.3)岁,1~6年的病程,均值(3.5±1.2)年,抑郁程度:轻度者有15例,中度者有14例,重度有7例;单药组(32例),男13例(36.11%),女19例(52.78%),年龄25~68岁,均值(46.5±7.5)岁,1~5年的病程,均值(3.2±1.1)年,抑郁程度:轻度者有12例,中度者有13例,重度有7例,两组一般性资料客观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研究可开展。

1.2 纳入与排除的标准

纳入的标准:①经相关临床检查明确确诊为抑郁症;②HAMD-17评分在18分以上;③入组7 d前没有应用过抗精神、抗抑郁药物。②研究前进行沟通,愿意配合。排除的标准:①机体合并其他疾病、恶性肿瘤者;②合并其他精神疾病、人格存在障碍者;③有严重自杀倾向、行为者;④有酒精、药物依赖史者;⑤过敏体质者;⑥处于妊娠、哺乳期者;⑦知晓该次研究后不愿意参加者。

1.3 方法

单药组接受氟西汀治疗(J20130010),初始时,剂量为20 mg/d,口服给药,早餐后服用,随后以病情为依据逐渐对剂量进行调整,持续2个月。联药组接受氟西汀、奥氮平治疗,氟西汀所用药物、用法与用量完全相同于单药组。奥氮平(H20010799),初始时,剂量为2.5 mg/d,随后逐渐增加,最大剂量每天不可超过5.0 mg,持续2个月。治疗期间,两组均不可对苯二氮卓类及其他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服用,定期对肝脏功能、血常规、心电图展开检查。

1.4 观察内容

①应用HAMD(汉密斯顿抑郁量表)对患者抑郁程度进行评分,得分与抑郁程度是正比关系;采用HAMA(汉密斯顿焦虑量表)对患者焦虑情况进行评分,得分与焦虑程度是正比关系[3]。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展开一次评价。②依据症状、HAMD、HAMA改善情况对疗效进行判定[4-5]:症状全部消失,HAMD、HAMA评分有75.0%以上的下降为治愈;症状显著改善,HAMD、HAMA有50.0%~75.0%的下降为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缓解,HAMD、HAMA评分有30.0%~50.0%的下降为有效;症状依然存在或加重,HAMD、HAMA评分减少在30.0%以下,甚至升高为无效。通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对总有效率进行计算。③观察两组不良反应。

1.5 统计方法

該次研究数据统计分析应用的软件是SPSS 21.0统计学软件,HAMD、HAMA评分的计量资料研究以(x±s)进行,以t检验,疗效、不良反应的计数资料研究以[n(%)]进行,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两组治疗前后HAMD、HAMA评分

治疗前,两组HAMD、HAMA评分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两组HAMD、HAMA评分较治疗前都有下降,组间对比,明显联药组较低(P<0.05),见表1。

2.2 对照两组疗效

联药组总有效率是94.44%,单药组是75.00%,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明显联药组较高(P<0.05),见表2。

2.3 对照两组不良反应

联药组1例出现恶心呕吐,2例出现嗜睡,2例出现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3.89%(5/36);单药组恶性呕吐出现1例,嗜睡2例,头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是12.50%(4/3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5,P=0.866)。

3 讨论

抑郁症属于心境障碍性疾病的一种,临床特征主要是心境长时间处于低落状态中、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弱、认知功能受到损害等。该病出现后,患者躯体的健康、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病情进一步发展为重度后,可能会致使脑部的海马神经元出现萎缩,使患者记忆、学习方面的能力减弱。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对抑郁症与5-羟色胺改变、受体功能下降的联系性进行了证实[6]。因此,对抑郁患者展开治疗时,临床上大多会应用能够对5-羟色胺这一物质再摄取进行抑制的药物。但抑郁症有极长的病程,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单一给予一种药物,理想的临床效果并不能实现[7]。对此,临床上逐渐采用药物联用方案对抑郁症展开治疗,常见的是经典与非经典抗抑郁药物联用。氟西汀是临床常用的经典抗抑郁药物,可对血清的再吸收产生抑制作用,常被应用在抑郁症、强迫症等精神疾病治疗中。用药后,神经突触细胞吸收神经递质血清素会受到抑制,使血清素的水平提升,但与5-羟色胺能、多巴胺能等结合力不强。此外,氟西汀的吸收主要通过肠道进行,随后药物分子与血浆蛋白结合,于血液中广泛分布,服用后,需经历约30 d,药物血浆稳定的浓度才可达到,即需进行约30 d,患者抑郁症状才可得到改善。奥氮平属于非典型抗精神药物的一种,可对间脑边缘系统内的多巴能神经元产生选择性的作用,使其放电减少,且对5-羟色胺受体有较高的亲和力,可促使其活化,从而实现抗抑郁效果的发挥。一般而言,此药常被应用在抑郁症急性与稳定期,或者合并其他精神疾病的抑郁症患者中。但用药时,如果剂量过大,可能会引发头晕、口干、嗜睡等不良反应,一般停药后均可自行消失。

相关研究表明,抑郁症的发生除了与5-羟色胺功能下降有关外,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相关受体也有影响[8]。基于此,现阶段临床上常通过药物联用方案对抑郁症展开治疗。该次研究中,治疗后,联药组HAMD、HAMA评分明显比单药组低,联药组实现了94.44%的总有效率,与单药组的75.00%对照明显较高(P<0.05);两组分别有13.89%、12.50%出现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与赵静等人[8]研究的抑郁症患者经奥氮平、氟西汀联合治疗后总有效率是93.78%有相似性。可见,在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给予氟西汀的同时对奥氮平进行应用可使疗效提升,且没有使不良反应明显增多。

综上所述,对于抑郁症患者,临床上可积极以奥氮平、氟西汀联用的方案展开治疗,以促进疗效的提升,使患者抑郁症状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改善。

[参考文献]

[1] 杨冬林,刘立芬,郝英霞,等.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睡眠进程和睡眠结构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6(6):743-745.

[2] 陈春凤,朱翔贞,高静芳,等.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改善作用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8):1958-1960.

[3] 郑玉萍,邓荣林.抑郁症患者奥氮平治疗前后血清微量元素及BDNF、Hcy、Cor、神经功能相关因子变化[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6):844-846.

[4] 冯晓莉.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处方药,2017,15(3):85-86.

[5] 彭新贤.浅谈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当代医药论丛,2014(1):13-14.

[6] 林翔,房圆,李霞,等.老年人抑郁症与认知障碍的鉴别诊断和临床诊治[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7,36(1):12-13.

[7] 林芳波,侯德仁,唐秋萍,等.抑郁症的药物治疗进展及艾氯胺酮的应用前景[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7,37(4):567-568,封3.

[8] 赵静,郭慧荣,连楠,等.抗抑郁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在抑郁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7,41(2):111-112.

(收稿日期:2017-05-10)

猜你喜欢
奥氮平氟西汀抑郁症
氟西汀通过增加阿尔茨海默病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改善其空间学习能力
奥氮平和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不良反应及药物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对双相躁狂发作的对照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阿立哌唑和奥氮平治疗对其糖脂代谢、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老年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盐酸安非他酮和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氟西汀联合佐匹克隆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伴失眠33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