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2017-10-19 07:30柯生秀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9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高中语文培养

柯生秀

摘 要: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一直在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教育的基础科目。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很多学生认为语文的教学是没有意义的,谁都会说话,字词也认识,没有学习的意义。其实不然,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传授学生们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各项素养,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做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 思维能力 培养

自素质教育实施以后,高中语文教育就有了新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不只重视知识的传传授,也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运用技能,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一、语文思维能力

简单来说,语文思维能力就是与语文知识相对应的思维能力,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定义。与其它科目的思维能力不同,语文思维能力没有明显的特点,如数学的教学,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说语文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这是因为语文教学中主要板块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基础知识需要背诵记忆,而背诵记忆时需要学生充分的理解所背诵的文章的意义。尤其是背诵诗歌的时候,学生在理解诗歌含义的基础之上再去背诵便会轻松很多。因此掌握基础知识也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

二、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缺乏整体规划

尽管培养学生语文思维是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多数教师自身还没有理解语文思维的概念,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缺乏教学规划。首先语文思维能力是综合性的能力,但是并不意味着教师需要针对其包含的每一种思维能力制定教学计划,思维能力本身有难度区别。部分思维能力学习门槛低,学生掌握较为容易。也有部分思维能力学习难度大,需要教师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才能帮助学生掌握。其次,语文思维能力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长久发展变化的过程,在不同的思维学习阶段,教学方法也应当是不同的,教师应当了解自己学生的思维能力整体发展状况,把握学生学习的进度,根据进度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最后,学生之间也存在差别,在了解整体进度的基础上,教师也应当看到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别。因此教师也要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思维教育。

(二)语文思维能力培养过于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站在学生的角度教授知识,把学生当作接收知识的机械装置。在培养学生思维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会直接教授学生关于问题的思维模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任何体现。形成习惯后,学生的思维就会固化,认为理解问题只有教师所教授的思考方式,不会发现新的思考方式。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不能良好发展,是畸形的发展,只有依靠教师才能成长。这样的教学方式收益是最差的,在思维培养教学中,主动思考才是最有效的能令学生成长的方法。

三、语文思维训练的方法

(一)充分调动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

老师具有较好的发散思维,遇到不同的问题和新问题能灵活迅速的应对。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说学生记”的授课方式。认识到不同学生的智力水平与心力水平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享受到充分的人格尊重、得到鼓励与赞许,有进一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例如:在讲述语文版必修课程中《唐山大地震》一课时,通过分析文章题目,教师可以提出质疑:地震会为人类带来什么?我们知道的地震景象是怎样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教师从不同的方面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伏笔。在学生朗读完课文后,教师还可以继续提出问题“为什么地震后看守所的犯人,没有逃跑反而去救人?”,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思考,这种简单的,具有意义的问题,即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可以让所以的学生都可以得到发展。

(二)丰富教学内容,加强知识,拓展学生语文思维的广度

高中语文的教学不再仅仅是语言和句式上的教育和引导,而是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逐步形成能动性的思维模式,这就是指的教学中语文思维的扩展和延伸。通过观察发现,语文教材的很多内容都是来源于实践,而当代的学生正是缺乏实践的群体。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从多角度,利用多种途径来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积累丰富的知识是真正的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重要前提和保证。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的时候才能真正的体会到文章的重点和情感,并且会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我分析,自我探究的能力。例如:在讲授语文版“铸剑”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课外学习任务,如调查作者鲁迅的生活背景,以及鲁迅其它著名的作品。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开放性的调查途径,如网络多媒体、图书馆等,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寻找答案,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还通过引导,让学生进行了大量的课外阅读,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深入剖析教学知识,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深度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适时地提出疑问,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思考,养成他们善于对整篇文章中或者文章部分段落进行深入的探索和认知,从中提炼中心思想,体会作者的深层用意。例如:教师在讲述苏轼的“赤壁赋”时,就可以引入相应的题外知识,提问学生苏轼的生活的背景,诗词创造的历史意义,作者想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将这些信息融人到诗歌中表现出来的……通过这些问题的解答能帮助同学真正的掌握诗词歌赋的产生背景和作者当时的情感。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地探寻更多的课外知识,不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思维习惯。

四、结语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高中的语文教师可以说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充分考虑语文思维能力的特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新教学方法,达到提高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目的,让学生更加全面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鑫.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培养探讨[J].新西部(理论版),2015,(24):167+143.

[2]陈美.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養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86.

[3]姜旭日.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策略[J].才智,2015,(28):192.

[4]李森.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A].新教育时代[C].2015,11(6):12-13.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高中语文培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培养思维能力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培养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