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点三圈”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模式探究

2017-10-19 23:54杨雪柏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9期
关键词:阅读模式

杨雪柏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积累的黄金季节,基于此,教师就要在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之间架起互通桥梁,切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连接的立足点,努力构建“一点三圈”阅读模式,即以课内阅读为切入点,实现第一圈课内阅读学习,引出第二圈同主题文章阅读,再进行第三圈相关整本书的推荐。此项研究旨在改变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各自“为政”毫不相关的局面,使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起来,引领学生克服阅读障碍,顺利由单篇转型到对整本书的阅读。使学生在其少年黄金时代,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无限的积累能量,用最静心的阅读,来填充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

关键词:一点三圈 课内外 阅读模式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阅读变得越来越重要,单靠学校教育的课文阅读不足以满足儿童的阅读需求,因此我们要实行课内外阅读双轨并行。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前期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以模式构建为理论基础,笔者经过思考,提炼出“一点三圈”课外阅读相结合模式建构和实践。

一、“一点三圈”教学模式理念

关于模式,学界有多种界定。简介其中两种,第一种结构认为教学模式即教学结构,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及建立的比较典型和稳定的教学程序;第二种是理论说:“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设计和组织教学的理论,这种教学理论是以简化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一点三圈”教学模式就是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语文课程,开放面向生活实践,不局于课堂,伸展到课外、伸展到生活,使课内外阅读相互交叉、渗透整合,联成一体。

二、“一点三圈”教学模式框架

语文教材的选编很多文章不是孤立的,他们从原著中选取或改编,那么原著中的许多内容可以作为课文阅读的补充与拓展,从一篇课文的阅读拓展到对书中相关篇章的阅读,过渡到整本书的阅读,这对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本模式在分析国内外阅读现状前提下,建构“一点三圈”阅读模式,即以课内阅读为切入点,实现第一圈课内阅读学习,引出第二圈同主题文章阅读,再进行第三圈相关整本书的推荐。该教学模式将有计划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两者不再分割。

三、“一点三圈”教学模式实践

(一)课内与课外阅读界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组成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内阅读通常指的是学校正在使用的语文教材中阅读篇章;课外阅读泛指教科书以外的所有阅读读物或材料,课堂教学侧重规范性,课外阅读侧重灵活性,两者相互独立又相互促进。课外阅读即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继续与发展,也不同于第二课堂,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学习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形成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大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养及健康个性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具体的实践研究

特级教师李怀源老师说:“在教育领域不要试图去创造什么,要多从传统教学中汲取营养,着眼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目前在小学阶段推广的新主题阅读颇受欢迎,由名师刘宪华、刘俊祥等引领,杨再隋教授评价新主题阅读:“作为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备受人们的关注。”其教学改革提倡的“一主两翼”:以教材为“主”,“两翼”指其成果形成的两本书《新主题语文阅读》和《新经典阅读》。“新主题阅读”成果在推广,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它仍然是以课内单篇带动课外单篇或群文的研究。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小学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7篇文献,也多是两两结合。

而“一点三圈”模式研究则立足课内以课内阅读为切入点,实现第一圈课内阅读学习,引出第二圈同主题文章阅读,再进行第三圈相关整本书的推荐,呈现出课内外阅读紧密相连与阅读难度、阅读量梯度上升的两大特点。

我们通过集体备课,进行第一圈阅读即课内阅读,找出课内阅读引向课外阅读立足点即一点,清晰体现在教学设计环节中,做好被指向的课外阅读材料的筛选和补充,既与第一圈阅读相关连,对理解和掌握第一圈学习起到深化和补充作用,又能受到学生的喜爱即第二圈阅读,引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后推荐整本书的阅读,以满足学生的探究和欲望即第三圈阅读。逐步进行抱-牵-放“一点三圈”阅读模式的建构。

四、“一点三圈”教学模式评价

通过行动研究,关注学生阅读状态,及时调整阅读方式,关注老师的引领是否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关注阅读整本书时学生的进度、兴趣保持的状态,遇到的困难等。及时寄予鼓励,形成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评价机制。关注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中互动问题,即生本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亲子互动、家校互动等对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有效性的影响。

通过课例研究,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两者不再分割,看似相互独立又相互促进,既扎实落实国家基础课程又达到新课标对小学阅读量的要求,使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形成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性。

通过课例研究,老师对阅读课设计有清晰的指向,什么样的文章补充什么样的材料,做到心中有数,确保每个孩子的阅读底线,对于课外阅读的推荐不是随意而为,而是有意引领,激发兴趣,适时引导,及时评价。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增加阅读量。为老师们开展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做法也提供参考和抓手。

在探究开展过程中,笔者仔细钻研教材,整合教材,集思广益,实践研究,共同建模等,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保障学生阅读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斯蒂芬·克拉生.阅读的力量[M].新疆: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2.

[2]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北京:商务印刷馆,2014.

[3]汪潮.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華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韩兴娥.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模式
论泛阅读时代大学生阅读模式变迁及应对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图书馆阅读模式与服务的若干探讨
基于图式理论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信息技术革命对传播学实践应用的影响
中英文绘本亲子阅读模式研究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模式思考
调适阅读心理,培养阅读技巧的策略
深化情感体验,建构阅读模式
高校图书馆创建大学生跨学科阅读模式研究
小学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过程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