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提高习作能力

2017-10-19 21:02赵晓莲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9期
关键词:思路习作题目

赵晓莲

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重要的传统语文教学经验。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这话道破了读与写的紧密联系。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会读,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而且还必须让学生学会写,提高表达能力。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从题目入手,训练学生审题的能力

审题能力是学生习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阅读教学中,我常常从题目入手,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分析,理解题目,学习作者是如何紧扣题目组织材料,表达文章的主题思想的。如教学《掌声》一课时,组织学生讨论,从题目上看,本文写了些什么,以“掌声”为线索,几次精心描写的“掌声”的含义是什么?第一次“掌声”,英子经过复杂的心里斗争后,终于鼓起勇气站在讲台上,“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这一次掌声是鼓励的掌声;第二次,英子讲完故事后,“教室里又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同学们被她的真诚而感动,因此第二次掌声是感动的掌声;第三次,英子给我的来信中提到“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这次掌声深深地刻在英子的心灵深处,这一次掌声,对一个处在自卑中的残疾同学来说却无疑是生命中的阳光,是干旱时的甘露。因此第三次掌声是心灵的掌声。学生懂得了这三次掌声是同学们对英子的尊重与关爱。题目与文章的内容、思想相联系进行学习,长期这样训练,学生就能逐渐掌握一般的思维方法,习作的时候,能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二、从全篇入手,训练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

叶圣陶老先生曾提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按一定的思路组织起来的。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的文章在布局上都有一定的思路,重要的是把文章的思路变为教学的思路,然后通过教学活动变成学生的思路,内化为对文章文路的认识。阅读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寻作者的思路,学会谋篇布局。教材中,好多课文都是很好的范文,我们要充分利用。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的习作,这一次作文有三个习作内容:一件事的启示,一句格言的启示,一幅漫画或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本单元的课文《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正与本次习作内容吻合,指导时,我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写法,适时予以归纳,《钓鱼的启示》先叙事后写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先写父亲的教导,再讲述亲身经历的两件事,最后总结。学生从中学习谋篇布局,列出了习作提纲,轻松完成写作。

三、从内容入手,训练学生选材的能力

学生作文时,最头痛的是没什么可写,不会立意,不会选材。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从教材入手,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如何选材,组材的。例如,《乡下人家》一课,作者通过描写司空见惯的乡村事物来体现乡村生活的美好,在阅读中我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来描写乡村生活的,读文感悟,学习写法。课末,我启发学生:乡村生活是美好的,其实,城市生活也别有风味,大家能否也抓住城市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来描写城市人家的生活呢?学生们积极性很高,跃跃欲试。有的说可以写高楼的宏伟,有的说可以写公园晨练的情景,还有的说道城市人家养宠物的情景……这样的学习、讨论,实际上就是习作教学中开拓思路、选材、立意的训练。

四、从典型的段落入手,训练学生构段的能力

课文中有很多段落是非常富有特点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引领学生充分体会,为我所用。如《鸟的天堂》课文第二部分是动态描写。作者运用了以静衬动,动中寓静的方法,先淡淡描写一句:“起初周围是静寂的”,为群鸟活动的“热闹”场面铺设了背景。接着,作者按照点面结合的方法,从鸟形、鸟声、鸟色、鸟类和鸟的动作等方面,运用多组排比短句尽情描绘,十分形象逼真地描绘出了一种千鸟荟萃、百鸟争鸣的“热闹”场面。学习这一段时,把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学习这种表达方法上,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内化,并转化为写作技巧,再指导学生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一些场面描写,如晨读、书店、菜市场等。

五、从优美的词、句入手,训练学生生动表达的能力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如教学《桂林山水》时,文中的排比句很精彩,于是我让学生也用排比的手法写一种事物的多个特点,如:写花坛里的花、元宵节的灯、我们的操场…如教学《草虫的村落》一文中的“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一句时,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这句话把甲虫音乐家们当作什么来写?你认为这样的写法好吗?好在哪里?就是不能停留于表面的文字分析,而应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这里运用了拟人、比喻的方法,写出了甲虫音乐家们演奏时的情景,音乐的美妙,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大自然中的小生灵的喜爱。待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充分理解这一切后,提醒同学们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描述事物会更生动、形象。

在教学中,不仅引导学生认真领悟那些優美的精辟佳句,还引导学生研读那些具体、准确、朴实无华的词语,使学生懂得写文章要表达真情实感,用词造句要做到准确得当。如《凡卡》中描写凡卡挨打的句子“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里的动词运用恰当,值得细细品味。“揪着”能换成“拽着”吗?“拖” 能换成“拉”吗?“揍”能换成“打”吗?“揪着”“拖”“揍”的结果怎样?想象凡卡遭到毒打的惨状。这样,学生就明白了,准确用词也能感动人。

我觉得学生学习写作,好似小孩学走路,有一个从扶着到拉再到放手的过程。读中学写,就是孩子们借力的一个过程,只要我们“搭把手”,孩子们一定能领略到“读写风光无限”的成功喜悦。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路习作题目
不同思路解答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
追根求源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