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之所至音之所生

2017-10-19 19:04刘宗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9期
关键词:澳门情感音乐

刘宗超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对真理的追求。”初中音乐教学离不开对学生情感的激发。音乐是情感的表达艺术,音乐的感染力产生于情感迸发的时候,是人们情感的宣泄与倾诉。所以,在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中,情感的表现、情感的宣泄与情感的交流就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以趣激情,在兴趣中激发学生的情感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根据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与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以兴趣激发情感,在音乐课上应首先激发学生兴趣,然后把兴趣浓厚的学生引入音乐作品中。例如:在欣赏《瑶族舞曲》前,先让学生观看瑶族舞蹈的视频,再请学生认真感受第二部分的主题,并说说自己的感受。欣赏音乐后,课堂气氛活跃,精彩不断。想要表达看法的学生非常多,许多学生都有个性化的见解,如:“这一部分速度较慢,力度较弱,旋律悠扬;给人的感觉是悠闲自如,心情舒暢。”另一位学生说:“这一部分以木管乐器独奏为主,音调统一,音色清晰悦耳,让人陶醉其中。”虽然这些说法有时存在大同小异的现象,但是可以看出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学生学得自由、轻松,何乐而不为呢? 从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激发情感,能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以情动人,用新颖形式激发学生情感

教学在不断地变革,教师不能总用传统的形式教,必须尝试采用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那么,新颖的教学形式有固定的模式吗?答案肯定是没有的。如果总是采用一种或两种方法进行教学,是非常教条的。广大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每首曲目的特点,采取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教学法。例如:在教唱《七子之歌》这首歌曲时,先用多媒体展示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的视频。 然后讲述澳门的历史,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这首歌是中央电视台专题片《澳门岁月》主题歌,它反映了民众迫切盼望澳门回归的爱国之心。在学生情系澳门人民时再分析整首曲子,全曲分为三部分:(1)童声独唱:倾诉“不忘生母”的无限深情。(2)重复演唱:“三百年来……”达到全曲的高潮。(3)反复吟唱:“我要回来”,反映了澳门同胞迫切回归的爱国之心。最后,在浓浓的爱国之情中学唱《七子之歌》。学生先了解历史再体验乐曲,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升华了情感。

三、以情育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心理学原理认为:“情感不仅是兴趣、动机、信心、意志、态度等个性品质培养的根源所在,更是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所在。”初中生的情感是丰富的,思想也是波动比较大的,正是树立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初中音乐课本中有许多歌曲,《当兵的人》、《保卫黄河》、《歌唱祖国》等都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良好材料。《让世界充满爱》可以让学生感受爱和生活的美好,演唱《嘎达梅林》让学生充分感受粗犷的西北风情,与祖国音乐宝库中“最优秀的旋律”对话。这首歌讲了一个英雄的传奇, 表现了蒙古族人们反抗封建统治的英勇和顽强精神,从而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意识。再如在欣赏古曲《彩云追月》时,启发学生从乐曲中富有民族色彩的旋律开始,分别用笛子与二胡轮番演奏,探究弹拨乐器的节奏。在这样的欣赏过程中,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民族音乐的美好情感得到了培养。

总之,初中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音乐教学要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情操。音乐教师要善于通过音乐作品打动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澳门情感音乐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澳门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的回溯与思考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澳门回归日
音乐
情感移植
音乐
秋夜的音乐
发生在澳门的几场微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