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的心理分析与实践

2017-10-19 10:41惠兆京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9期
关键词:心理需求赏识教育实践

惠兆京

摘 要:赏识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肯定和积极实践,然而在实践中却因个体差异和教育者的水平出现了不同的结果,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赏识教育进行理解、分析和实践,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了赏识教育成功的心理前提。

关键词:赏识教育 心理需求 实践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呼吁学校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似乎只有赏识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赏识教育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灵丹妙药,“赏识”可以包治百病;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些教师由于对教育惩戒研究的缺乏,更是把希望寄托在了“赏识”上。然而残酷的现实是,我们发现有些孩子是越表扬越不听话,越赞美问题越大。似乎有的孩子就是不吃“赏识教育”这套,即便老师的赞赏源自真诚。于是老师感慨“赏识”也是因人而异的,有的孩子是烂泥扶不上墙,还得靠“棍棒出孝子”那套儿。

笔者在学校一直担任艺术班班主任工作,因为艺术班学生具有个性敏感的特点,笔者在工作中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尽可能的用表扬优点、强化正面来帮助学生改掉自己的不足,鼓励学生的积极自我发展,将赏识的目光洒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然而在大部分学生能够在赏识的环境下成长的同时,班级中的小A同学却依然在原地踏步,甚至在刚上高中时积攒的热情消耗掉以后,还有退步的迹象。对此情况笔者积极联系了小A的家长,发现小A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习非常关心,在询问了平时对小A的教育方法后和小A的家长统一了认识——确立了赏识为主的教育策略,希望能够通过家校双方的努力帮小A同学重建信心,找回学习的成就感。在双方共同的努力“赏识”下,小A同学又坚持了两个礼拜,然后就回到了和以前一样低迷的学习状态和生活状态中。

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为什么在有些孩子身上“赏识”无效?

通过对赏识教育理念的深入学习和笔者的思考,笔者认为“赏识”的本质是通过对孩子的赞美、肯定来激发孩子心中的自信心。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来看,赏识是属于第四层次的需求----尊重需求。尊重需求包括自尊和受人尊重。自尊是指要求有独立、自由、成就感和自豪感等;受人尊重是指要求名誉、地位、威望,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赏识等。尊重需求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求,只有在满足了低级需求的前提下,人们才会去追求较高层次的需求。比尊重需求低一个层次的需求是归属和爱的需求,这个层次的情感需求包括友爱的需求和归属的需求,人们希望受到别人的重视、信任、接纳、友爱,在感情上有所归属。

所以我们会发现,当我们有些孩子的行为不规范,言行上向一些不好的孩子学习时,我们把孩子叫过来,无论你怎么夸他,怎么说他是好孩子,让他不要跟坏孩子玩都没有什么作用,因为孩子想要融入群体,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归属上的需求,当这种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更高级的赏识对他没有任何意义。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做的是给孩子寻找一个可以找到归属感的群体——一个和谐的班集体或者是一群肯接纳他的积极向上的伙伴。只有这种需求得到的满足的时候我们动用赏识这种教育手段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所以,有人提出赏识教育的前提是爱,依据正是源自于此。

比归属感更低一个层次的需求就是安全需求。喜欢欺负人的同学,过于严苛的教师,不和谐的班集体,都能剥夺一个学生的安全感,让孩子变得彷徨不安。当一个学生处在缺少安全感的环境下,他不会去考虑尊重这回事。寻找一个没有压力,能让他放松,能让他感到安全的环境成为他的第一需求,我们这个时候对他的表扬、肯定都顶不住一群和他有共同话题、能让他放松的伙伴。当在这个群体中他感觉到了安全以后,很快就会发展成对这个群体的认同和依赖——归属感由此而生。

基于上面的思考,笔者重新对小A进行了深度家访,去重新认识了孩子的初中行为表现,家长的教育观,对孩子的期望……通过这次家访,我又掌握了一些新的情况:小A的父母在言语中表现出很多家庭中的不和谐;(在家访过程中,父母双方就孩子的教育问题互相指责,并且父母雙方在言辞上都比较强势。)小A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寄语了很高的期望,可以说全家的喜怒哀乐都寄托在了孩子的成绩上。我当时就感觉到这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

家访后我再次约小A进行了谈话,在经过一段真诚的交谈后,当我问到小A和父母的交流是否平等是,小A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然后慢慢对我敞开了心扉。向我倾诉了自己的苦闷和压抑——严厉的父母让小A极度缺乏安全感,平时有什么心里话也不敢和父母交流;父母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根本不注意孩子情绪的变化和心理需求,每次考试的临近对小A都是一种煎熬,由此对上学感到厌烦;自己也曾想要振作起来好好学习,让父母满意,可一想到自己距离父母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就又没了信心,感觉自己根本不可能达到父母的要求;老师的表扬也让小A很有压力,她觉得自己根本就配不上老师的那些表扬。

在这次访谈后,我把访谈的经过和我自己的分析交流给了小A的父母,我也改变了对小A的教育策略,不再仅仅是对她进行“赏识”,而是和她父母一起满足她对安全的需求——在孩子面前打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减少对孩子学习上的施压。同时也专门和班委会成员制定了让小A融入集体的方案,帮小A找回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段时间后,小A的学习信心有所回升,在学习和生活上都变得更为积极,当科任老师在课上表扬她的时候,她有了更多的笑容、更多的动力。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赏识”是有理论依据的,对于那些爱上学,对班级有归属和认同感的学生,教师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多多去赏识孩子的优点。但对于那些“赏识”无效的孩子,我们更需要做的不是去换个角度继续加大“赏识”力度,而是要把精力用在让赏识生效的前提方面——帮助孩子寻找安全感和归属感。

教育从来不简单的事,希望我们在工作中能更多的运用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工作,更多的去发现那些经验背后的规律,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再上台阶。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需求赏识教育实践
满足职工心理需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基于老年人居住行为与心理需求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初探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老年电子产品中的人性化考虑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高三语文高效课堂之有为有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