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县扬黄延伸区高效节水补灌工程管理模式研究

2017-10-19 02:42马娟
水能经济 2017年12期
关键词:管理模式

【摘要】在对同心县扬黄延伸区补灌工程的现状管理模式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供水工程和田间灌溉工程不同管理模式的特点,综合评价不同管理模式。

【关键词】扬黄延伸区;补灌工程;管理模式

1、引言

自2009年开始,宁夏中部干旱带同心县以四大扬水工程为水源依托,延伸扬黄灌区供水范围,在扬黄灌区周边发展限额补充灌溉面积23.15万亩,种植作物以马铃薯、红枣等优势特色作物为主,补灌方式为滴灌,属非充分灌溉,限额灌溉定额控制在750m3/hm2。截至2014年12月,工程已经全部完成并发挥效益,经济作物亩均增产18%,并且在雨养旱作区形成了10万亩的人工绿洲,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目前,工程的可持续运行是补灌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其中建立适宜的工程管理模式则是近期所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同心县扬黄延伸区补灌工程的现状管理模式进行调查,分析评价不同管理模式特点及存在问题,明确同心县扬黄延伸区补灌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发展方向。

2、同心县扬黄灌区延伸区补灌工程现状管理模式调查

同心县扬黄延伸区补灌工程均采用从扬黄渠系取水—水池沉砂调蓄—管道输配水—田间给水栓或喷滴灌系统—田间灌溉设施模式进行补充灌溉。补灌工程多为国家投资,建成后工程的产权归当地政府所有。按照管理范围划分,补灌工程主要包括供水工程(取水工程、调蓄工程、配水工程)、田间灌溉工程(给水栓、喷滴灌系统)两部分。同心县扬黄延伸区补灌工程现状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1当地政府部门统一管理。补灌工程建成后,由当地政府组织水务、农(林)业等行政部门成立供水公司、种植公司,分别对补灌工程的供水工程和田间灌溉工程进行管理。此类模式主要用于补灌工程建设以生态效益为主或运行初期种植效益较小的区域。其中供水公司承担提水、输水、调蓄、配水等工程设施的维护管理,并负责根据种植户的需要调配水。种植公司承担田间灌溉工程的维护管理、田间种植等任务。例如同心县庙儿岭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种植作物为枣树,灌溉方式为滴灌,补灌工程是由水务局及林业局综合管理,其中,水务局负责泵站、调蓄水池、输配水管网、控制闸阀及计量设施等的维护管理,林业局负责田间滴灌工程的管护及枣树的种植耕作、灌溉等。补灌工程运行费由政府财政补贴。

2.2当地政府部门+种植企业(种植大户)管理。由当地政府部门(水务局)成立供水公司对补灌供水工程进行供水管理,承担各项设施的维护;田间灌溉工程由种植公司或种植大户进行种植灌溉,并对田间灌溉工程进行维护。例如同心县同德生态移民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供水工程由水务局管理,通过土地流转或承包的方式委托公司或大户进行种植,负责田间灌溉工程的维护。

2.3当地政府部门+村集体管理。由当地政府部门(水务局)成立供水公司对补灌供水工程进行供水管理,承担各项设施的维护;田间配水工程由村集体管理,通常是由村委会组织村民选举管水员维护田间灌溉工程,实施田间灌溉管理,村民实施种植经营,并按照一定標准缴纳管理费。如同心县王大套子补灌工程,该工程由村民推选的2名管水员负责灌溉管理,承担补灌设施的维护,村民或种植大户根据种植面积按照一定准则缴纳管理费,但不用额外缴纳水费,村民自己所用滴管带的更换费用由自己承担。

3、补灌工程现状管理模式评价

3.1补灌工程定性不明。高效节水补灌工程建设旨在解决受水区特色产业补灌问题,从功能上讲具有经营性特征,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但是从国家扶农政策等因素考虑,补灌工程承担着公益性和经营性双重任务。目前补灌工程并没有明确的定性,工程的运行维护主要依靠国家财政补贴。

3.2管理体制尚未建立。目前,扬黄延伸区的补灌工程正处于建设与运行交接的阶段,没有确立明确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补灌工程的管理模式多样化,骨干供水工程主要由水务局代管,而骨干供水工程以下,管理主体并不明确。

3.3良性运行的水价机制未形成。合理的水价是保证节水补灌工程良性运行的关键。补灌工程正处于建设期向运行期过渡阶段,部分补灌工程没有收取水费,水费主要由当地人民政府或水务部门承担;部分补灌工程虽然收取水费,但水价标准很低,在0.25元/m3~1元/m3之间,难以达到工程供水成本,以保证工程的良性运行。

3.4工程的维修养护经费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补灌工程定性不清,造成工程运行管理及维修养护缺乏稳定经费来源。工程运行初期,由国家财政补贴尚能维持工程的运行,之后如没有稳定的维修养护经费来源,将难以保障工程的正常运行,严重影响补灌工程的效益发挥。

3.5用水户缺乏参与工程管理的积极性。用水户对参与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参与工程管理的积极性。由于节水灌溉设施的管理与维护与农民没有直接的关系,滴灌带经常随意堆放、损坏严重。

4、宁夏同心县延伸区补灌工程管理模式发展方向

在运行管理初期,由于工程定性不明,宁夏同心县扬黄延伸区补灌工程存在多种管理模式,其中骨干工程由工程的产权主体进行管理,即当地政府部门下属的供水公司或水务投资公司进行管理;田间灌溉工程根据具体情况不同由种植公司、种植大户或村集体进行管理,均存在着财政对工程维护运行费用进行补贴现象,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公益性特征。在扬黄延伸区未来发展的一定阶段,补灌工程仍担负着改善当地贫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当地抗旱避灾能力的任务,其公益性定性将不会改变,补灌工程目前形成的管理模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需要逐步健全以财政补贴机制为重点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同时,国家关于农业发展改革的相关法规、政策、政府指导体系的完善,以及新型管理主体的加入,将会使补灌工程管理模式逐步成熟,从而确保扬黄延伸区补灌工程良性运行和效益持久发挥,促进补灌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学军,薛塞光,刘平.宁夏中部干旱带特色农业节水补灌技术与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9),93-96.

[2]张红玲,刘学军,王乐,等.宁夏扬黄延伸区限额灌溉工程运行经济效益及推广潜力分析[J].节水灌溉,2013(9),75-78.

作者简介:马娟, 1974年出生,女,回族,宁夏,高级工程师,学士,研究方向为农田水利工程。

猜你喜欢
管理模式
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模式探究
现代企业经济的管理模式的规范化解析
新时期流动党员管理的难题与对策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水资源的区划与管理
残疾人高等教育外聘教师管理模式初探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基于承包商管理的系统化基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