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红壤丘陵区坡耕地改造问题与对策

2017-10-19 04:10龚云龙黄江
水能经济 2017年12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龚云龙 黄江

【摘要】江西省红壤丘陵区坡耕地是地区重要的潜在耕地资源,当前,该类耕地存在明显的水土流失严重、土壤酸化、退化、易受季节性干旱影响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坡耕地的提升与发展。为实现坡耕地合理改造、促进江西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坡耕地改造过程中必须以保持水土为核心,提高认识、合理发展间套混作耕作制度、建立坡面径流利用系统提高降水资源利用率,以“保土-改良-培肥”思路创新改造技术,提高农民积极性,从而保证地区坡耕地改造的科学合理进行,促进江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红壤;坡耕地改造;问题;对策

江西省地处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总体气温高、雨量充沛,水热条件优越,为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但由于红壤酸、瘦、粘的特点,以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近年来,为缓解人地矛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产量与质量,为有效利用坡耕地这一潜在资源,江西省将水土保持与坡耕地改造列入《江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因此,针对红壤丘陵区特点合理改造坡耕地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笔者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分析江西省红壤丘陵区坡耕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坡耕地改造的合理措施与对策,为今后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土地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江西省红壤丘陵区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

1.1水土流失

该区地形起伏大,多陡坡地貌,加之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且强降雨集中,在覆盖度低或土地利用不合理时,加速水土流失的发展。据统计,该地区若植被遭到破坏,在强降雨条件下,极易诱发严重水土流失,土壤侵蚀模数可达1000t/km2以上,直接造成肥沃表土的流失进而造成肥力下降、大幅减产。

土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物质条件,坡耕地改造过程不可避免会对土壤产生不同程度的扰动,改造过程的水土流失治理以及提高治理后坡耕地的土壤抗侵蚀能力是坡耕地改造的首要条件。

1.2土壤酸化

红壤的酸化过程是一个较缓慢的脱硅富铝化过程,但在近代,其酸化进程受酸雨的影响出现显著的加速现象,对地区农业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以江西南昌为例,酸雨频率在80%以上,雨水pH值最低可达3.2。

1.3肥力退化

由于长期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水土流失严重,表土与养分的大量流失造成该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失调,加剧了红壤坡耕地养分贫瘠化及肥力衰减的过程。据土壤普查资料显示,地区中低产田比重较大,退化主要体现在土壤质地的退化以及有机质、磷,以及钾、硼、镁等元素的缺失,土地退化已严重阻碍本地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4 季节性干旱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的发展,目前江西省季节性干旱频发,已发展到危害人民饮水安全、农业、社会、经济发展,成为制约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自然灾害。仅以2003年为例,江西的特大干旱致使粮食、经济作物损失惨重,究其原因一是气候变化影响;二是红壤本身蓄水能力较弱,在干旱发生后土壤水库难以提供作物生长用水;三是耕地普遍缺乏坡面径流集蓄利用系统,雨季坡面径流未能有效集蓄,导致坡耕地无水可用。

2、江西省红壤丘陵区坡耕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地区水热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发展潜力很大,针对上述面临的问题,在坡耕地改造中必须提高认识,优化耕作制度,利用坡耕地的立体结构大力发展立体农业,从而达到防治水土流失、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建立和完善预警措施,从而促进整个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1 提高认识

一是全面认识地区“光热资源丰富”,即丰富的光热资源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优越的基础条件的同时,频发的强降雨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诱发因子;而近年多次出现的季节性干旱也说明红壤丘陵区并非“不缺水”,尤其对于坡耕地而言,需正确认识坡面可利用径流的重要性。二是正确认识红壤“酸、瘦、粘”的特点,这种性质决定了红壤本身调蓄径流能力差、土壤保水性较弱、土壤质地差、有机质缺乏的特征,要从本质上提高红壤耕地的生产力,必须正确培肥土壤、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抗侵蚀性。

2.2 优化耕作制度

一是充分利用冬闲田。冬闲持续5-7个月,在浪费丰富的光、热、水资源的同时,其长时间的地表裸露也造成了大量农田表土的流失、加速了土壤有机质的矿化过程及土壤中养分元素的淋溶与流失。可增加油菜、马铃薯等经济价值较高作物的种植,同时实行绿肥的过腹还田等措施,可提高农牧效益相结合的效益。

二是发展间混套作。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坡耕地的全年绿色覆盖时间,作物的冠幅可显著降低强降雨对耕地表面的侵蚀,防治土壤流失;作物根系的固土作用不仅可增强土壤抗侵蚀能力,其根系在土壤中形成的大孔隙可加速降水及径流的入渗,从而提高土壤需水保墒性能。而合理安排其中品种搭配,如安排豆科绿肥或豆科作物的套作方式,在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同时更有利于恢复和培肥土壤。

2.3 建立坡面径流利用系统

由于地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对农业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集中降雨期降水量远超作物需水量,加之红壤需水能力弱,大部分降水资源以径流形式流失,而在降水稀少时段出现水资源短缺现象,直接影响到作物的产量。因此,在红壤丘陵区坡耕地建立“集-蓄-引-用”的坡面径流利用系统可实现“丰水蓄、枯水用”,提高雨水资源化程度。

3、结束语

红壤丘陵区坡耕地是江西省潜在的重要土地资源,坡耕地的改造对于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合理开发、改造坡耕地需正确认识地区气候资源与红壤坡耕地特征,以保土为本,优化耕作制度改善耕地覆盖、建立坡面径流利用系统提高雨水资源化程度,从而达到保土-改良-培肥的目的。从长远来看,要真正实现红壤丘陵区坡耕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创新改造技术(如坡改梯中“前埂后沟”、植物篱等措施的使用)、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建立高水平示范点、提高农民积极性与认可度,只有这样,才能根本上确保江西红壤丘陵区坡耕地改造的顺利进行、促进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我国水土流失概况.2005-07-19 [2013 -12-07] http: / /scitech.people.com.cn /GB /25509 / 50262 /50980 /3553777.Html.

[2] 趙其国.我国红壤的退化问题.土壤,1995,28(6) : 281 -285.

[3] 孙波,张桃林,赵其国. 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养分贫瘩化的综合评价. 土壤, 1995,(3 ):119-128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