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好水”大型环保行动用敬畏之心护卫三江源

2017-10-20 01:35刘国伟张弘
环境与生活 2017年10期
关键词:玉树州调研组三江

◎本刊记者 刘国伟 张弘

“寻找中国好水”大型环保行动用敬畏之心护卫三江源

◎本刊记者 刘国伟 张弘

“寻找中国好水”专家媒体调研组在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白扎林场合影

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的青藏高原腹地,雪山冰川广布,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山脉横贯其间,河湖、沼泽众多,其中的三江源区域更是长江、黄河、澜沧江3条世界著名大河的发源地。这里也是第二届“寻找中国好水”大型环保行动的第二站。8月10日至14日,《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和专家媒体调研组一行登上“世界屋脊”,对青海省玉树州三江源区域的生态保护、水质监测、环境综合整治和高原区生活垃圾处置等情况,进行了实地采访和考察。

全州水质达标率100%

在当前严峻的水环境形势下,要称得起“好水”的水源地着实不易。8月10日,三江源保护区所在的玉树州政府召开协调会,副州长王湘国向到场的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员介绍了玉树州的基本情况和近年来所做的主要环保工作。

王湘国简要地将玉树州的情况概括为6个方面:战略要地、生态高地、资源富地、文化圣地、维稳重地和感恩之地。他讲到,玉树全境处在三江源、可可西里、隆宝湖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其中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称,也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在坚持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方面,王湘国介绍说,通过开展流域水环境整治、城镇大气污染防治等系列措施,玉树州政府所在的结古镇空气优良率达到了89%以上,玉树全州6个市县县城所在地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和地表水水质达标率都是100%。玉树州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全面投入运营,实现了全州医疗废物的安全无害化处置,迄今全州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和生态破坏事件。

玉树藏族自治州面积为26.7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的37.2%,人口却只有40多万,其中藏族人口占98.3%。走在州政府所在地结古镇,记者目睹了4·14地震灾后重建的新城镇,人们的居住条件比之前有了更大改善。在之后几天的活动中,三江源一带的人们环保意识之强给《环境与生活》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生态之窗”实时监控保护区

8月11日一早,专家媒体调研组一行来到玉树巴曲河省控水质监测站。在这里,当地环保工作人员向记者当场展示了青海“生态之窗”监测系统的观测效果,从大屏幕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被监测地区的自然风貌和动物活动。据了解,青海省环保厅通过“生态之窗”远程高清视频监控系统近20个已建成点位,采取自动及人工值守方式,近距离观测研究藏羚羊、藏野驴、中华对角羚、黑颈鹤、野牦牛、雪豹、青海湖裸鲤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的活动,并通过青海环保云平台海量存储系统,不断积累观测资料。

监测人员告诉《环境与生活》,“青海之窗”共有4个主要的生态监测点:祁连山区、青海湖、柴达木盆地和三江源保护区。在玉树州,他们可通过8个观测窗口监测当地的生态保护。通过他们连续不懈的环保监测工作,地处三江源腹地的隆宝湖自然保护区内鸟类种群资源逐年增加,黑颈鹤数量从1984年刚建保护区时候的22只增加到2016年的216只,斑头雁也从原来的几百只增加到现在的一万多只,黑鹳、赤麻鸭、豆雁和其他鸟类数量也有明显增长。

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副研究员张洪,在玉树州结古镇巴塘乡贝纳沟文成公主庙旁的溪流采集水样。

玉树州巴曲河省控水质监测站里,工作人员赵永福(中)正在演示水样分析的操作。

2010年玉树地震遗址,石碑上记录着地震发生的精确时间和强度。

8月12日,玉树州囊谦县环保和林业局局长西尕(左一)在白扎林场向《环境与生活》记者和其他来访媒体介绍情况。

在监测站一间实验室里,年轻的工作人员赵永福动作娴熟地为大家演示了测试操作环节。在观察了设备情况并听取了介绍后,环保部华南环科所副所长刘晓文评价说:“对一个州的监测站来说做到这样不容易了,你们能力很强。”据监测站负责人介绍,目前的困难在于人手短缺,还需要引进更多专业人才。

挖完虫草要填坑

8月11日,记者和调研组还前往参观了当地的地标性建筑——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在碑前拉起横幅合影留念。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碑体高6.621米,象征长江正源地格拉丹冬雪峰6621米的高度;纪念碑基座面积363平方米,象征三江源保护区36.3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基座高4.2米,象征三江源4200米的平均海拔;碑体由56块花岗岩堆砌而成,象征中国56个民族;碑体上方两只巨形的手,象征人类保护“三江源”。纪念碑高大挺拔,气势雄伟,耸立于通天河渡口房山丘之上。

在纪念碑下,记者采访了玉树州杂多县昂赛乡的党委书记扎西东周。去年8月,他曾经通过视频对话的方式,向当时到青海考察的习总书记做过工作汇报,听取了总书记对三江源生态保护的指示。他表示,近年来玉树百姓对于水源保护的认识提高了很多,普遍将水源地的洁净程度与自身健康联系起来。由于昂赛乡是个纯牧业乡,自古就以畜牧为主业,当地对牧场保护很重视。扎西东周用一句当地谚语来形容牧民和草场唇齿相依的关系:黑头发的人依靠黑皮毛的牲畜,黑皮毛的牲畜依靠绿色的草场。如今,牧民们的环保意识很强,保护区内很少有盗猎现象发生。扎西东周举例说,挖虫草也是当地藏民的收入来源之一,但是过去挖完了会在草场上留下一个坑,破坏了植被,现在,当地人都会自觉地把草皮压回去,恢复原状。

“雪豹之乡”给家畜买保险

昂赛乡是国内著名的“雪豹之乡”,当地安装了红外相机来监控雪豹的行踪,还通过牧民的观察来对雪豹和金钱豹的活动范围进行摸底。扎西东周告诉记者,目前有21只雪豹和5只金钱豹在该乡活动。雪豹“光顾”牧民家的事情也常有发生,虽然不伤人,但会造成当地牧民的牲畜伤亡。为此昂赛乡在一个村庄做了保险试点,政府出资一部分,群众对自家牲畜投保(每头牛3元),凑成了一笔24万元的基金,如果牧民的牛被雪豹咬死,可以获得补偿。补偿标准按照牛的年龄来分成三档:不到两岁的牛补偿500元,2~4岁的牛补偿1000元,4岁以上的牛补偿1500元。今年下半年,昂赛乡准备把这个保险试点推行到另外两个村。

扎西东周书记还介绍,除了推动畜牧业这样的传统主业,昂赛乡还设立公益性的环保岗位,将部分民众转化为国家公园的保护者,从而每人每月能拿到1800元的收入。通过国家的投入和当地政府的努力,昂赛乡373个贫困户有望在今年摘下贫困户的“帽子”。

接受联合国环保机构考察

8月12日中午,专家媒体调研组一行来到玉树州囊谦县的白扎林场。这个著名林场占地约300万亩,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开始采伐,50年代进入大规模开采期,曾经为国家建设贡献过大量木材资源。长期的砍伐,加上气候变化和病虫害的侵袭,当地森林面积损失很大。以1998年国务院颁布禁伐令为标志,三江源区的天然林保护正式拉开了帷幕。通过禁伐和封山育林,如今的白扎林场到处郁郁葱葱,宛如世外桃源,数月前还接受过联合国有关环保组织的考察。

囊谦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局长西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着附近山脚下碗口粗的松树表示,因为气候严酷,这种粗细的树其实已经长了七八十年。这里已经有近20年没有砍伐过树木了,附近木头房子的用料都是从外地运进来的。他指出,民众的环保意识很大程度上来自当地强大的民间禁忌:滥砍树木,家里老人容易得病;乱挖虫草,冬天牲畜死得多。这种古已有之的意识客观上形成了比较强大的约束力,对当地环境非常有益。

由于林场地处三江源保护区的核心区,当地一个叫巴买村的村庄几年前已经被迁走了,村民离开祖辈生活的土地后,国家为他们提供了安家补助和农田。西尕局长重点介绍说,为了给当地民众创造更多的就业途径,政府将部分村民招募为护林员。其中一部分负责各关键哨卡的值班任务,需要常年在岗,工作任务重的护林员年收入约两万元;另一部分护林员主要负责季节性的护林防火工作,年收入4000元左右。

尝到黄河源水的滋味

8月12日凌晨5点,天还是漆黑的,去往黄河源头的记者和调研组队伍已经出发了。黄河源头位于青海省曲麻莱县麻多乡约古宗列地区,海拔近5000米,需要六七个小时的车程。

曲麻莱县地处三江源核心地区,面积4.7万平方公里,藏族人口占比98%以上,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生态地位特殊而重要,素有“黄河源头第一县”之称。

一会儿雨夹雪,一会儿又艳阳高照。一路上,变化无常的天空让记者真正感受到了高原上奇特的天气。车子在完全没有路的高原上颠簸了近7个小时。中午时分,远远看到山坡上,一队盛装藏族少女在迎接调研组一行人——终于到了!

站在黄河源头,一股细细的清澈水流正缓缓从记者脚下草地中渗出,蜿蜒而下,汇集成几条碗口粗细的小溪,流向远方。调研组成员都惊奇不已:“那奔腾咆哮的黄河就发端于这样的一股细流啊!”在这圣洁的地方,调研组成员向黄河源头献了哈达,采集了黄河源头的水样,每个人都充满敬意地品尝了甘甜的黄河源头水。

曲麻莱:从“头”护卫好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图腾,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之源。此时此刻站在黄河源头,《环境与生活》记者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也更加体会到“寻找中国好水”活动的意义所在。

已经多次来这里的曲麻莱县副县长韩江武说:“每次来都感到很神圣,同时也感到作为黄河源头第一县的责任重大,保护好这源头好水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49岁的黄河源头第一村的村支书索南仁青向记者介绍,他是这里土生土长的牧民,当地人对黄河源头水有很强的敬畏之心,称其为圣水。1990年,村民们自发捐款,花了30万元修复八宝塔,并把每年的7月19日定为汲水日,举行从母亲河取水的仪式。现在,村里有200名管护员,他们尽职尽责,每天记录水流情况、捡拾垃圾,用自己的双手呵护着这方圣水。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三江源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三江源的生态”,在三江源地区,这早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普通牧民高度一致的认识。曲麻莱县县委书记董晋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坚定地说:“曲麻莱县是黄河源头,保护好黄河源头水、保护好这里的生态环境,是我最大的政治责任,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是我们的光荣使命。”

环保部华南环科所研究员魏东洋,在位于曲麻莱县的黄河源头采集水样。

本栏目责编/季天也jtyair2013@vip.163.com

猜你喜欢
玉树州调研组三江
它们的家乡——“三江源”
云浮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调研龙美达石材共享平台
玉树州囊谦县贡觉洞壁画的调查报告
三江并流
武夷山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武夷山市进行督办
国务院参事调研组到广东省调研强制性标准化体制改革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莅临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考察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