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农村金融的影响研究

2017-10-20 03:44汪桥
丝路视野 2017年3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农村金融金融

【摘要】当前,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涌入农村市场,给农村金融带来了新的活力,促使农村经济结构转变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本文从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出发,分析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互联网金融对农村金融的相关影响,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农村金融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应用技术来为我国传统农村经济提供技术支持。在2015年里,从阿里的余额宝到腾讯的财付通再到如火如荼的P2P、众筹,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获利。人们在感叹互联网金融有着高效服务的时候,也在思考互联网金融与农村金融的之间联系,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创新盈利模式,使农村金融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一、当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分析

(一)农村金融缺乏人力、物力支持

我国农村金融还处于一个初始阶段,虽然相对很多设施都已经改善,政府部门也投入了资金来发展。但是我国现在大多数农村青壮年都出门务工,农村居民入住率低,很多农村地区成为空村,对于金融业务的需求不多。其次,现在大多数金融机构不愿意去农村地区开网点,因为这样很容易导致这些网点入不敷出,也只有像阿里、京东那样的大佬愿意花時间去开拓市场。另外,农村还有很大一部分地区还没有开通网络,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基础金融供给不足。

(二)农民缺乏金融贷款抵押物

城市金融企业发展的时候,资金也会面临缺乏的时候。但是他们往往会有房屋、车辆、担保人来向银行贷款资金,银行通过互联网也很方便的了解到这个企业的资产信用情况,来决定是否贷款给这个企业。但是在农村地区,农民往往没有抵押物和担保人,很难了解农民的具体还款能力,面对这些硬伤,银行很难把钱放心借给农民。农民有时只有通过民间借贷来添置房产、农业生产和婚丧嫁娶等,其流程办理非常不规范。

(三)农村手机网民多

据统计,在我国农村的网民数占中国总网民数的三分之一,数量达到了1.7亿左右,并且因为农村地区网络覆盖率不高等原因,其中有1.5亿人是手机网民,但是这些手机网民平时上网时间比城市居民要高的多。随着手机用户的增加,这就需要这些互联网金融公司发展一些适合农村居民需求的软件,让这些农村居民可以在手机上来操作。但是这些手机APP的使用和推广,也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精力。

二、互联网金融对农村金融的影响

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为城市居民带来了新的获利渠道,在城市互联网金融发展繁荣的时候,一部分互联网企业大佬将目光投入到了农村金融这个还处于初期开发的巨大市场里。为农村产业的升级和就业等方面都带来了新的活力,但是因为之前没有成功的借鉴案例,发展的同时也为给农村金融带来诸多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对农村金融的机遇

1.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农村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有效结合,能够促进农村互联网产业、新的流通方式的创新发展。农村金融也为农业流转、规模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金融服务。作为电商的代表,阿里巴巴集团率先投入到了农村金融市场。农村产业的发展不再是像过去那样,只能通过繁杂的渠道和过高的成本才能将产品销售到顾客手中。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有了很多新的业态和经营的模式,在与时俱进的当代,需要进行农业产业模式和经营方式的创新,而这些农产品的销售也需要着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撑。

2.打破城乡资源单向流动的困局

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农产品无法有效的销售到需求顾客手中,也是城乡差距的重要原因。农民的农产品滞销,其他地区无法购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农民也很少能购买到高科技产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普及,可以有效的改变这个局面,使各地区农村的丰富资源得到挖掘。比如,通过有效的信息记录和评价,真实的物流和真实的交易等,都可以增加顾客的信任度,也大大的扩大了顾客了解产品信息的渠道。

3.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5年,从马云决定在广大农村开设“淘宝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回乡创业。将各自家乡的农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售到其他地区。随着“互联网+”模式扩展到农村地区,阿里、京东等商业大鳄都将资金投入到农村市场,也为越来越多的农民,大学生在家创业提供了方便。并且随着我国政府的政策扶持与鼓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得到了政府资金的帮助。带来农民收入的同时,也使农村资源得到有效的挖掘。

(二)農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威胁

1.对现有金融监管体系带来挑战

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也是会有风险的,比如会出现资金聚拢。现在,第三方支付盛行,农村金融交易很少使用现金来支付,而且很少在现场支付,大部分在互联网上通过第三方支付就可以完成交易。而农村互联网金融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或者互联网公司存在很大的差异,依存于互联网的农村金融机构存在很大的金融风险。市场上的金融监管机构在出现问题后很难界定双方责任,并且很难采取措施进行补救。所以一旦产生资金聚拢的金融风险难以采取措施遏制。

2.对金融稳定和系统性风险防范提出挑战

在金融行业中信用是极其重要的,而且因为互联网具有虚拟性这一特点和金融行业本就是高信用风险行业,造成我国金融信用体系尚未完善。这样农村互联网金融所要面对的最大的风险挑战就是信用风险。农村互联网金融怎样取信于人将是其发展中面对的最大问题。农村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这也伴随着很大的技术风险。农村互联网金融面对信用风险和技术风险的双重挑战,一旦其出现信用危机,农村互联网金融将寸步难行;一旦出现技术风险,农村互联网金融将会失去全部市场。无论出现哪一种风险对于农村互联网金融的打击都将是致命的。

3.法律地位不明,监管存在漏洞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一些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监管体系不健全、管理责任不明确是现阶段互联网农村金融的主要问题。而这些主要体现在:央行主要监管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正常运行,来维护用户日常支付,防范支付风险方面,银监会也仅仅是对网络借贷进行了风险提示,但还有很多民间借贷平台处于相关部门的监管体系之外。而且,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还没有建立统一自律规范机制,责任主体不明确,将不利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良性竞争。

三、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对策与建议

(一)便捷结算,打破支付结算的空间限制

人们在支付结算的时候,只需要通过网上支付就可以,不需要现金支付和柜台支付,這是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一个特点,支付结算方式打破了空间范围的限制。一直以来,相对于城市金融来说,我国农村金融的支付方式一直是一个短板,但农村支付结算的需求相对于城市金融来说更多。所以,农村金融可以打破支付结算空间上的限制,利用互联网金融支付的优势,尽快踏上互联网金融支付结算的日程。

(二)实现统一服务向个体服务转变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单单可以提供简单服务,比如传统金融行业提供存、贷、汇款业务,还可以为其提供创新服务,比如理财、信用查询等服务,此外互联网金融企业还推出了具有互联网特色的金融产品,从而引起广大网民的兴趣。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应该针对农村居民的需求,开发出有特色的金融产品,吸引农村居民,如理财类产品、信息咨询类产品和日常缴费类这些农村居民比较关心的产品,加大对这些产品的推广力度,靠品种繁多来吸引农村居民,开发出真正能帮助农村居民的金融产品。

(三)增加流程化操作

农村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比如信息不对称、操作起来繁杂,然而利用互联网金融发展农村金融可以弥补这些缺陷。互联网金融经过不断的优化流程结构,减少中间环节的做法,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网络信贷服务,真正的实现“阳光快贷”。

总之,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模式越来越被众多领域所运用。农村金融要想顺应时代的潮流,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进行金融方式的创新。而“互联网+”的这种模式有利于节省更多的时间成本和获取更多的利润,也有利于农民更好的进行的贷款融资。通过研究表明互联网金融对农村金融的发展是有利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农村金融市场基础的薄弱,农民不会用网上金融产品等问题,都需要后续农村银行工作人員的不断努力建设。

参考文献

[1] 巴曙松,朱明海.网络支付业的风险评估及监管[J].中国金融,2013(02).

[2] 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J].中国农村观察,2014(02).

[3] 杨群.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及防范研究[J].金融科技时代,2013(07).

[4] 黄海龙.基于以电商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研究[J].上海金融,2013(08).

作者简介:汪桥(1980—),男,汉族,安徽霍邱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金融、市场调查。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农村金融金融
区块链技术助力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70年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40倍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农村金融大变身
安顺:荣升全国首个农村金融信用市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