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之路”背景下浙江海洋休闲旅游区域合作SWOT分析

2017-10-20 08:35汪振汉
丝路视野 2017年3期
关键词:区域合作

【摘要】浙江海洋旅游区域合作的优势在于经济、区位及旅游资源;劣势为资源分布不均、客源市场单一以及旅游发展水平不高;机遇是国家政策的支撑以及全民休闲时代的背景;威胁则来自东海局势以及国内外海洋旅游目的地竞争。要利用海丝之路战略背景与品牌效应,串联沿海旅游资源,优势互补,秉承共同的开发理念,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业态,最终形成一个有竞争力、有活力且多元化的海洋休闲旅游目的地。

【关键词】海丝之路;浙江海洋旅游;区域合作;SWOT

一、引言

盛产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以及由此类货产而展开的海上贸易活动的浙江,彰显着她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浙江沿海居民拥有悠久的商贸历史与浓厚的商贸人文沉淀;丰富的古港口、航道、灯塔、海防军事建筑等历史遗存以及宗教文化向日韩、东南亚等地区的传播至今仍有重要的影响。由此,海丝之路背景下研究浙江沿海区域的海洋休闲旅游问题是必要的。

二、浙江海洋休闲旅游区域合作SWOT分析

区域合作优势体现在:沿海经济优势,主要得益于市场化改革的率先发力以及民营经济的崛起,为旅游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海洋旅游资源丰富,涵盖了旅游资源國家标准中8 个主类。沿海区位处于长三角城市群核心优势区域。浙江海洋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海洋旅游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充分的智力保障。

区域合作劣势体现在:宁波、舟山、嘉兴、台州、温州等旅游资源储量区域间不平衡,海洋旅游发展水平总体不高。旅游目的以观光为主,从省内沿海城市国内游客构成来看主要是来自于浙江、江苏、上海、安徽、福建客源市场构成单一。这不仅是造成区域内合作主体之间的客源竞争的原因,也是缺乏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外部表象。

区域合作机遇体现在:“21世纪海丝之路”战略促进丝路沿岸旅游合作,它是一条穿越时空之路,有机地把浙江沿海同全球发展联系起来。在《浙江海洋与渔业局的十二五规划》的指导下,将形成“一核、一带、多板块”的海洋旅游新格局。以“海丝之路”为纽带,不仅可以贯穿浙江省沿海城市海洋休闲旅游,还可以融合浙江省腹地地区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城市共同发展。在休闲时代,为大众创造更为丰富的海洋休闲审美体验。

区域合作威胁体现在:钓鱼岛主权争端、南海问题以及两岸关系等国际局势直接影响到浙江沿海旅游发展。外部竞争威胁主要来自国内竞争者,主要是福建、上海、江苏三个省份;国际竞争者主要是韩国、台湾、东南亚等著名的海洋休闲旅游目的地。浙江沿海地区多台风、暴雨、潮汐等灾害性天气现象则是来自自然的威胁灾害。

三、浙江海洋休闲旅游区域合作对策

(一)优势—机遇策略分析

利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品牌效应与战略效应,依托浙江沿海经济基础雄厚的优势,引导以及利用沿海城市民间资本进入海洋旅游建设,调动区域间民间资本的互相流动,促成民间资本的合理利用,激励民间闲散资本进入到有特色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中,使沿海居民实实在在获得海洋旅游发展的红利。

充分挖掘浙江沿海海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遺产,合理保护以及利用开发,进一步丰富沿海旅游业态,促进海丝之路海洋旅游品牌的建设。利用海上丝绸之路品牌效应,串联浙江沿海城市间海洋旅游资源,结合海洋产业的雄厚基础,实现商业与旅游业融合,渔业与旅游业的融合等,各城市间秉承相同的开发理念,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业态,最终形成一个有竞争力的、有活力的、多元化的海洋旅游经济体系。

(二)威胁—机遇策略分析

通过海洋区域旅游合作,协调沿海旅游资源分布不均问题,开发具有浙江“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资源。结合内陆城市,例如湖州丝绸与龙泉青瓷,世界文化遗产的京杭大运河等,综合打造浙江“古代丝绸之路”贸易之路,促进城市间协同发展,以期通过海丝之路文化遗存的挖掘,弥补近海区域水质品质不高的弱点。打破沿海城市区域界限。利用游轮、快艇等船舶运输工具,实现资源互补,共同保护与开发。在普遍休闲的时代背景下,凭借高品质的开发科技、文化创意等元素,克服近海区域旅游资源品质不高问题。

(三)优势—威胁策略分析

通过对浙江海洋休闲文化的挖掘,坚持特色化、品质化、差异化的开发;丰富沿海城市区域旅游产品种类,提高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品质;克服台风等不确定性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等。以此,游客可利用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来替代因台风等自然灾害所带来的不能在“海上”进行活动的限制。

(四)劣势—威胁策略分析

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加强周边国家之间民众旅游交往互动,加强国民之间对彼此文化的互相了解,增强两国经济一体化发展,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最终实现国际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创造和平稳定的海洋经济发展环境,繁荣国内海洋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海洋旅游开发。加强对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准确预测,准确及时地做出旅游应急方案,将沿海旅游遭受的损失减少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陈炎.“略论海上‘丝绸之路”[J].历史研究,1982(03).

[2] 马仁锋,吴杨,张旭亮,倪欣欣.“浙、台海洋旅游研究动态及两岸旅游合作新思维”[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02):239~244.

作者简介:汪振汉(1985.10—),男,汉族,浙江温州人,博士在读,讲师,研究方向:休闲产业与休闲文化。

猜你喜欢
区域合作
长三角区域生态利益平衡及其法治保障
对区域合作的思考(一)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运行机制探析
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与市场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