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影响

2017-10-21 06:06曾敏刘小斌
临床医药实践 2017年10期
关键词:手术过程苏醒体温

曾敏,刘小斌

(新余市中医院,江西 新余 338025)

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影响

曾敏,刘小斌

(新余市中医院,江西 新余 338025)

目的:分析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以及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手术患者85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 例和对照组40 例。对照组麻醉后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麻醉后给予保温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以及寒战、血压异常、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了解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对照组为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的满意度为93.5%,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后给予保温处理能够加快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麻醉患者;体温变化;苏醒时间;拔管时间

临床上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均需要给予麻醉处理,不同患者由于个体差异,麻醉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存在一定差别。文献报道麻醉后给予患者保温处理可提高患者的麻醉效果,缩短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1-2]。本研究通过观察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心率、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分析了保温处理对麻醉患者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手术室收治的阑尾切除手术患者85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 例,男25 例,女20 例,年龄(45.9±4.5) 岁,手术时间(90±25) min;对照组40 例,男22 例,女18 例,年龄(45.2±4.6) 岁,手术时间(87±28) min。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常规进行麻醉处理,具体方法如下: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0.05 mg/kg,枸橼酸芬太尼5~7 μg/kg或者枸橼酸舒芬太尼0.3~0.5 μg/kg,异丙酚1~2 mg/kg,罗库溴铵0.6~0.8 mg/kg或者顺式阿曲库铵1.5 mg/kg诱导;异丙酚4~10 mg·kg-1·h-1和盐酸瑞芬太尼4~10 μg·kg-1·h-1持续静脉泵注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及麻醉深度,观察组患者麻醉后给予保温处理,保温措施:患者入手术室前1~2 h将温度调到22~26 ℃。手术床铺上加温毯,给手术过程中需暴露部位盖上棉被,但注意消毒范围内不能遮盖,以免发生细菌感染。需要输血或者液体者使用电子加温仪,并将所需血或者液体、冲洗液提前放入37 ℃温箱加温。手术中定时测量患者的鼻咽温度:使用美国进口的腔道体温探头经患者一侧鼻孔插入鼻咽部,并用胶布妥善固定,腔道体温探头使用前需要在同一液体中校对误差。如果患者的鼻咽温度低于患者体温1~2 ℃即为体温发生变化,应立即采取保温处理措施。麻醉前两组患者的鼻咽部体温分别为(36.89±0.45) ℃和(36.96±0.42) ℃,手术结束前鼻咽部体温分别为(36.68±0.41)℃和(35.02±0.39) ℃。

1.3 观察指标[3]

观察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从常规麻醉开始到完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以及寒战、血压异常、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麻醉效果满意度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5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对比结果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对比

2.3 两组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两组患者主要出现寒战、血压异常以及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寒战2 例,血压异常2 例,心律失常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对照组出现寒战4 例,血压异常5 例,心律失常2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对麻醉效果满意度的对比

观察组非常满意30 例,比较满意13 例,不满意2 例,满意度为95.5%;对照组非常满意20 例,比较满意12 例,不满意8 例,满意度为80.0%。两组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国内外相关资料显示[4-5],患者手术过程出现低温,人体体温调节系统通常将中心体温设定在37 ℃,而围手术期体温在36 ℃以下称为体温过低,严重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免疫功能、代谢功能等,而患者在术后的康复过程中如果凝血功能、代谢功能以及免疫功能出现异常,严重影响患者预后。麻醉过程中使用的绝大多数麻醉剂可抑制患者体温调节功能,影响患者体温,造成手术过程中出现低温症状[6]。手术室的温度、手术过程中低温液体的输入以及手术暴露等对患者体温也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手术室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2~26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局部需要裸露,因此对于手术患者来说温度较低,且手术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是快速空气对流,导致患者体温下降。手术过程中静脉输注的低温液体导致患者体温下降,且随着低温液体输入量的增加,患者体温下降会更加明显,因此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保温处理[7-8]。麻醉后保温处理从手术室和患者两方面采取措施,手术室内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由于丧失自身的体温调节,可通过使用加温毯、身体暴露区遮盖棉被以及加温设备的使用等方式来维持患者体温。文献报道[3],麻醉患者保温处理利于患者术后的苏醒以及拔管,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要出现寒战、血压异常以及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对照组为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为95.5%,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保温处理应用于手术麻醉后可显著加快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缓解患者的心率和血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 李炯.患者体温对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干预作用及价值评述[J].中外医疗,2016(9):85-86.

[2] 吴丹.七氟醚和异丙酚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麻醉后苏醒时间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对比[J].中国药业,2013,22(5):95-96.

[3] 吕胜.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2(25):67-70.

[4] 陈志峰.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0):1884-1886.

[5] 周柃汐,刘庆,彭劲松,等.不同浓度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24(6):550-553.

[6] 魏昌伟,俞一瑾,倪新莉,等.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苏醒时间及认知恢复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3,42(9):1054-1056.

[7] 吴斌,马凯宇,张理宾.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与拔管时间的干预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3):28-30.

[8] 刘东辉,叶之毅,陈文雄,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复苏效果和拔管时间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7):172.

Effectsofhypothermiaontheeffectofanesthesiaandthetimeofextubation

ZENG Min,LIU Xiaob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Xinyu,Xinyu 338025,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effect of hypothermia on the effect of anesthesia and the time of extubation.Methods: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7,during the period of 85 cases of surgical patient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operating room as the research object,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control group patients after anesthesia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after anesthesia for insulation treatment.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wakening time,extubation time,diastolic blood pressure,systolic blood pressure,heart rate and chills,abnormal blood pressure and arrhythmia and other adverse reactions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anesthesia.Results:The patients of waking time and extubation time in observation group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as significient difference(P<0.05).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re was significient difference(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1.1% and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27.5%.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5%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80.0%.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After anesthesia for heat preservation processing can accelerate the awaken time and extubation time of patients.

anesthesia patients;temperature changes;wake up time;extubation time

张胜睿 (1982— ),男,江西省龙南县人,硕士学位,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重症医学工作。

1671-8631(2017)10-0728-03

R614

B

2017-04-30

(本文编辑:张红)

猜你喜欢
手术过程苏醒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植物人也能苏醒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绿野仙踪
保留远近双蒂皮瓣削薄术治疗手足部皮瓣移植术后臃肿畸形临床观察
会搬家的苏醒树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
麻醉复苏室与临床护理特征性分析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