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LC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分析

2017-10-21 21:53孙晓东
职业 2017年10期
关键词:电气控制教学改革

孙晓东

摘 要:PLC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是中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理论性,同时知识点较多,对实践性课程的要求也很高,本文将对中职院校PLC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气控制 PLC 教学改革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PLC电气控制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都在专注于课程改革,旨在将更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专业的技术人才,以促进社会发展。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课程定位

在中职院校中,PLC电气控制技术是一门专业课,开设这门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贯彻国家政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专业的技术人才。

二、中职院校中课程教学存在的問题

1.教育理念过于片面

自教育改革以来,课堂主体已由教师转变为学生,但在一些中职院校,有些教师在PLC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中,仍然对这一课题有片面认识。具体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但教师没有参与学习,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较长,形成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并容易对课堂内容产生错误理解。第二,作为课程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内容得不到考核,自学效果得不到检验。

2.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据调查,在PLC电气控制技术的课堂上,教师多用多媒体教学,缺少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课堂气氛十分压抑,从而导致学生容易分心,注意力不集中。学生单通过记笔记、做练习来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强,成绩不理想。以上现象在中职院校较为普遍。

三、中职院校的教学改革

1.全面认识教学观念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职教师应全面、系统地理解教学理念。就中职院校而言,要召开教育理念宣传会议,组织所有教师参加。选择一名优秀的教师或教育部门的领导向教师们提供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此外,各中等职业学校之间可以加强交流,通过思想的碰撞,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共同发展。

中职院校也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和课程需要,对现行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优化教学结构。根据目前的课程体系,可分为低压电器、PLC原理、PLC应用、典型电气控制、PLC指令与编程、基本电气控制六个模块。通过建立不同的教学模块,可以有效地优化教学模式,提炼课程重点,帮助教师掌握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丰富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黑板+粉笔”,但PLC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内容很多,如果使用传统教学模式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需要采用如下几种先进的教学方法。

一是微课程教学。其特点是时间短、内容少。教师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录制为短视频,然后通过网络将其传输给学生,学生根据视频内容自主学习。通过微课程教学,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学生的自主学习,既不影响课程进度,还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不过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把握介入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引导,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是课堂互动与交流。有的中职院校,教师只进行“多媒体”教学,没有时间与学生互动,导致课堂较为死板。因此教师应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复习前面课程内容,加强学生的记忆。然后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问题,问题应该从简到难,激发学生的思维。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下一个课程。

3.实践与教学相结合

这门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应该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将课堂中的理论应用在技术实践中,探索不同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在实践课程中,教师也应该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内容,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如“项目教学”等。

总之,中职院校在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的背景下,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为社会的技术人员提供专业培训,促进经济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气控制教学改革
PLC控制变频调速电梯电气控制系统分析
对基于PLC的电气控制技术应用的几点探讨
基于PLC技术的电气控制应用分析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