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需求调查的研究与实践

2017-10-21 14:14刘娜静武冰路李焕德
职业 2017年10期
关键词:频数气象培训

刘娜静+++武冰路+++李焕德

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和《2014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工作报告》,为推进基层气象机构综合业务改革,更好地开展各项业务,服务民生,河北省气象局决定开展基层气象机构综合业务上岗培训。为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河北分院开展了培训需求调查并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编写教学计划、举办试点培训班、测评培训效果,从而为各类培训班型开发提供了参考。

一、培训需求调查

一般做培训需求调查有以下方式。

1.观察法

培训者亲自到员工工作岗位上去了解员工的具体情况,观察员工的工作技能、态度,了解其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可以通过培训解决的问题。

2.问卷法

问卷法即通过一系列问题编制成问卷,发放给培训对象填写再收回分析相关信息的方法。

3.访谈法

访谈法是为了解员工或管理人员对培训需求的具体问题及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而采取的一种了解形式。

4.自我分析法

自我分析法指个人对单位有关信息及自身岗位所需知识、技能、掌握程度来分析和判断自己的培训需要。自我分析法类似于简单的访谈法,根据对象的特征(某些性格的员工不适合用访谈法)和培训需求信息收集的方向,可以选择自我分析法。

5.特殊事件法

特殊事件法指单位内部或外部发生对员工或单位影响较大的事件时,而采取的一种收集培训信息的方法。

6.档案资料法

档案资料法指利用现有的信息、部门的工作记录、会议记录、投诉记录、人员档案记录等来综合收集培训信息。

县级气象机构综合业务人员上岗培训需求调查主要采取了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三种方式。其中问卷内容分个人基本情况和综合业务岗位需要培训内容两个方面,培训内容涵盖了基本气象观测业务能力、计算机综合处理能力、自动气象站保障能力、信息系统保障能力、 天气预报能力、气象服务能力、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综合业务管理等八项。河北分院深入到饶阳、高阳、平山、丰南、迁西、文安等县气象局开展综合业务上岗培训需求调查,组织6个气象局的职工进行座谈,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36份,同时到综合业务岗位实地查看,了解工作环境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4年3~4月,第28期和36期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骨干培训班在河北分院培训期间,对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81个县级气象机构的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骨干(85%为县局副局长、局长)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81份,回收了79份问卷。

二、培训需求分析

所谓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一项培训活动之前,由培训部门、主管人员、工作人员等采用各种方法与技术,对各种组织及其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培训内容的一种活动或过程。它既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规划的前提,也是进行培训评估的基础,因而成为培训活动的重要环节。

培训需求一般包括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县级气象机构综合业务人员上岗培训从组织需求方面来说,由于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的发生,是达成气象现代化战略目标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是组织未来发展的需要;从岗位需求方面来说,是对组织需求的进一步具体化,新调整或新建立的综合业务岗对职工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个人需求的基础或必要条件;从个人需求方面来说,这次不仅是职工个人的学习愿望,更是看到现状和岗位需求的差距,是组织需求和岗位需求在职工身上的一种体现,因为人是需求分析最终的落脚点。

此次调查对象体现了聚焦和分层分类,重在了解岗位职责和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而不仅仅是了解职工的学习愿望。笔者对培训需求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1.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被调查对象由115名县气象局工作人员组成,第一学历以中专学历最多,占56.5%;最高学历本科学历74人,占64.3%,还有7人取得了研究生学位;第一学历气象与气象相关专业共82人,占71.3%。可以看出,基层人员素质逐步提高。

2.需要培训内容

在基本气象观测业务能力方面,频数百分比统计结果最高的前两项是“观测理论知识”75.7%和“地面气象观测规章制度”52.2%。

在计算机综合处理能力方面,频数百分比统计结果最高的前两项是“数据维护”80.0%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73.9%。

在自动气象站保障能力方面,频数百分比统计结果最高的前两项是“自动站仪器维护维修”90.4%和“新型气象设备使用和维护”83.5%。

在信息系统保障能力方面,频数百分比统计结果最高的前两项是“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85.2%和“卫星广播系统”58.3%。

在天气预报能力方面,频数百分比统计结果最高的前两项是“短期临近预报预警的方法”78.3%和“预报平台的使用”77.4%。

在气象服务能力方面,频数百分比统计结果最高的前两项是“农业气象服务”84.3%和“决策服务产品制作艺术”73.9%。

在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方面,频数百分比统计结果最高的两项是“气象灾害防御技术”80.0%、“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方法”72.2%。

在综合业务管理方面,频数百分比统计结果最高的前两项是“综合业务管理方法”70.4%和“综合业务管理有关规范性文件”69.6%。

在“培训时长”和“开展研讨交流”问题上,51.3%被调查者认为该培训班的时长在两周较宜。同时,92.2%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培训中有必要开展研讨交流。

通过培训需求分析发现,培训需求主要集中在自动站仪器维护维修、新型气象设备使用和维护、农业氣象服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数据维护、气象灾害防御技术、短期临近预报预警的方法、预报平台的使用、观测理论知识等方面;培训内容应侧重应用,少讲理论,突出技能;课堂讲授与实习结合,适当开展交流研讨;较适合的培训时长2周;在培训对象选择方面也要关注非编聘用人员。endprint

三、建立培训目标,编写教学计划

县级气象机构综合业务人员上岗培训的对象为县(区)级气象局拟从事综合业务岗人员,确定要通过培训,使学员基本具备县级气象机构综合业务岗的素质,熟悉各业务系统的基本功能,能够熟练操作综合业务平台,具有基本的系统维护能力,为县级气象机构气象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按照“补短板、重应用、强实践”的要求,教学模块包括了综合业务改革、预报与服务、观测与信息网络保障等内容。修改完善了为期两周的教学计划,并确定了远程与面授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方式。

四、举办试点培训班,测评培训效果

1.安排远程学习,为面授教学打好基础

为保证远程培训效果,笔者选取了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与应用、气象卫星图像的分析与应用基础、天气预报技术与方法中天气预报基础、农业气象灾害概论与监测预警、突发事件处置的媒体沟通与舆论引导等五部分远程培训课程,在远程平台组织了22天的学习。

2.聘请高水平师资,保障培训效果

授课教师全部为省局领导和业务专家,省局主管领导首讲的大力推进县级气象业务综合化课程使学员认识到县局气象业务综合化的必然性,把握了学习目标和相关要求,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卫星图像的识别及应用课程使学员熟悉了卫星资料在天气预报业务中的应用背景。短临预报实习让学员增强了短临预报的实战能力。MDOS系统应用课程为学员解答了工作中软件操作的实际问题。常用自动观测仪器维修保障课程让学员直接上手操作自动站仪器,通过在做中学、学中做,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起来。

3.注重过程管理,保证计划实施

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组织安排各项教学活动,保证主体课程的落实和核心教学模块的课时,不随意调整教学计划。课程安排上,注重层次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理论授课与实习穿插进行。

4.及时进行教学测评,客观了解培训效果

为全面了解培训试点情况,跟踪教学效果,开展了教学质量调查、问卷调查和学员座谈会。通过分析,培训整体评价满意率为94.7%,课程内容理解程度满意率89.5%,对实际工作指导满意率92.1%,学习收获满意率97.4%。

大部分学员表示,通过半个月的学习,他们对红外云图、可见光云图、各种天气产生的雷达回波特征、农业气象服务重点、MDOS系统的应用、网络基础知识、自动观测仪器的维护保障以及各平台的基本操作等知识有了深入了解,综合业务工作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

五、对县级气象机构综合业务人员上岗培训试点的思考

1.关于培训内容

对县局综合业务人员进行轮训,每次培训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模块,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2.关于培训方式

此次试点班远程学习效果良好,可继续坚持混合式培训方式,面授之前先发教材自学。采取课堂讲授、实习实训、经验交流、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以上以县级气象机构综合业务人员上岗培训为例,对培训需求调查方法和培训需求分析进行了研究与实践,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縣级气象机构综合业务人员上岗培训的试点,为各类培训班型开发提供了参考。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河北分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频数气象培训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
学习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三部曲
盗汗病治疗药物性味归经频数分析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