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溶溪白钨矿区II、III矿层采矿参数的确定

2017-10-23 00:38
采矿技术 2017年5期
关键词:矿房凿岩矿层

刘 涛

(湖南安化湘安钨业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 安化县 413508)

大溶溪白钨矿区II、III矿层采矿参数的确定

刘 涛

(湖南安化湘安钨业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 安化县 413508)

湘安钨业大溶溪矿区已有25 a采矿历史,随着I、IV矿层的开采已逐渐不能够满足生产矿量需求,开始将低品位II、III矿层纳入开采范围。因矿体厚大,不适用原有全面法进行开采,拟使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进行开采,并针对此采矿法作出相应的采矿系统配套与采矿结构布置,并确定了凿岩与爆破参数。应用结果表明,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适用于开采低品位矿层。

厚大矿体;水平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中深孔;采场结构

1 大溶溪白钨矿区概况

大溶溪白钨矿区位于扬子地体与湘中南地体的结合部位,雪峰弧形韧性剪切构造带由NEE向NE方向的转折处,著名的湘西钨锑金矿带中段。矿区为具有舒缓波状向斜的单斜构造,矿体倾斜与地形坡向相同,倾角较平缓,一般30°左右。深部埋藏90 m左右,大部分矿体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上,埋藏浅,矿体距地表垂深最浅处不足30 m,一般150 m左右,最深不过300 m。矿体顶底板围岩稳固,破坏矿体的成矿后断裂少见,断距小。矿体硬度系数为12~18级,矿体基本连续完整,围岩坚硬稳固,岩石硬度系数为12~14级,矿山开采十年来,井下少有支护现象,总的来说,矿山工程地质条件良好。矿体整体呈大透镜状产出,从上到下依次划分为I、II、III、IV四个矿层,其中以I、IV矿层矿石品位较好,II、III矿层次之,尤以I矿层产状与品位最优。矿体整体厚度50~70 m,东西走向长500~1000 m,呈向北倾向,矿体出露标高580 m,钻孔控制最低标高为0 m。

2 采矿方法及采场结构参数

2.1 原采矿方法

矿山自1987年开采以来,一直使用全面法开采I矿层资源,后钨金属价格上涨,受经济利益驱动又以全面法动采IV矿层。目前共计形成采空区约82万m3。矿区所使用采矿法为留不规则矿柱的房柱法,其采场结构布置见图1。

采场沿矿体走向划分矿房、矿柱,矿柱规格设计为Φ3.0 m,矿柱间距6~8 m(即为矿房);先沿设计方向掘进中段天井,矿体利用天井为自由面,自切巷往上推进;凿岩爆破采用7655式凿岩机凿岩,浅孔爆破,孔径40 mm,深度1.8~2.2 m,平均孔距70~90 cm;使用岩石膨化硝铵炸药爆破,导爆管、雷管起爆。控制大块率,矿石块度控制在250 mm×250 mm以内;采场通风以自然通风为主,局部使用机械通风。新鲜风流从中段天井进入,清洗工作面后,经东部切割巷道联络道与采空区由底巷排出地表;矿石经电耙耙矿至斗口,采用人工放斗,机车加矿车运输至中段溜井或矿、废石仓。

2.2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

经过长达25 a的开采,目前大溶溪矿区白钨矿床I、IV矿层资源消耗过快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准备开始对II、III矿层进行开采。针对矿体赋存的实际情况和采矿拟对II、III脉开采使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进行开采。初步拟定采场布置见图2。

采场垂直走向布置,每个矿房宽度为10 m,长度50 m,中段高度35 m。将矿块沿倾斜方向分层,分层高度4 m,共分9层;每个矿块布置6个大矿房,分别为1-6#矿房。即每个矿块总计分为18个小矿房;在第一分层掘进垂直于矿体走向的拉底巷道6条,然后垂直于拉底巷道扇形布孔采矿,下分层采矿时顺带形成上分层拉底巷道。在分层巷道与采场分层之间掘刷采准斜坡道,在原IV脉采场采空区内有矿体阻碍同分层矿房联通时,掘进或刷通;采场回采自下而上分层进行,分层内矿房分奇偶数跳间回采,矿房沿水平进路后退式回采。其中,遇夹石则不采,留为矿柱。每采完一个矿房,立即进行尾砂胶结充填。第一分层采用CY-0.75铲运机出矿,铲运机直接铲装至FYC0.75矿车,由矿车运往主斜井溜井,第二分层及以上分层采场矿石采用CY-2C柴油铲运机铲运,每一台铲运机供3个矿房同时出矿。铲运机将矿石运至采场溜井,经中段运输到主井溜井再由主井提出地面;第一分层采用YT28钻机,钢钎长度2.5 m,钻头直径38 mm,人工凿岩钻孔平行于拉底,拉底规格3 m×2.8 m;中段通风由主扇产生的负压完成,采场局部通风使用机械通风,使用正压通风为工作面送入新鲜风流,同时通过拉底巷道排出污风,经分段平巷东部的通风井抽出;主充填系统通过360平硐进入IV脉采空区,由采场采空区直接下放到需要充填的分层高度,再由拉底巷道进入到需要充填的矿房,在矿房端部设置滤水墙,通过水沟将水引入到中段水仓。一分层充填前先施工人工假底作为下中段采场的假顶,假底厚1~2 m,采用12 mm钢筋布网,网度300 mm×300 mm;砼标号大于C15;胶结部分固化剂∶尾砂=1∶8比例胶结,28 d龄期强度超3 MPa。充填技术控制由采矿技术人员按充填技术要求,现场具体情况指挥和确定; 单个采场最大暴露面积350~550 m2,回采深度+290~+410 m,适合大溶溪矿区矿岩稳固、采深浅地压小的情况,因此,基本不需要支护。必要时可以通过减小回采跨度减小暴露面积,加强充填等措施控制顶板。

图1房柱法

图2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

3 凿岩与爆破参数的确定

(1) 炮孔布置:炮孔为垂直上向扇形炮孔。选用YGZ90导轨式钻架加TJ25圆盘钻架进行凿岩,中深孔的架点高度为1.4 m(即TJ25圆盘钻架的圆盘重心高度),以1.4 m为起点,在控制范围内做扇形放射状布孔,先布中心孔,再根据钻孔爆破设计角度按设计位置标定标点布孔。奇偶数排孔呈梅花状交错排列。

(2) 炮孔直径D:根据选用设备YGZ90导轨式凿岩机可选择孔径为50~80 mm,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以及大块率的控制、孔深要求、钻头的耐用性等综合考虑选择D=60 mm。

(3) 最小抵抗线:按炮孔的直径确定最小抵抗线,对于坚硬岩石:

w=(20~30)d=1.2~1.8 m

式中,w为最小抵抗线,m;d为炮孔直径,为60 mm;

参考国内类似矿山资料,根据矿山的岩石硬度f=12~18,综合公式计算,选择最小抵抗线为1.35 m;

(4) 炮孔排距:垂直扇形中深孔凿岩爆破炮孔排距即为爆破的最小抵抗线,为1.35 m;

(5) 孔底距:对于扇形孔,孔底距a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a=mw=2.025~2.7 m

式中,m为密集系数,扇形中深孔,孔底m值为1.5~2.0 m;w为最小抵抗线,1.35 m;

(6) 单位炸药消耗量:目前矿山还未开展实际的爆破药量统计工作,参考国内同类矿山经验数值与矿体坚固性系数(见表1),取q=1.0 kg/m3。

表1 按岩石坚固性系数取值炸药单耗

根据计算所得的参数,对大溶溪矿区290中段的290-6#厚大矿体实验采场使用该参数进行了中深孔的布孔设计,炮孔的排距为1.35 m,炮孔的孔底距为1.6~2.2 m炮孔孔径为60 mm。炮孔的布置情况见图3~图4。

图3 290-6#中深孔排孔布置

图4 扇形孔布置及装药

由于大溶溪矿区矿体倾角较缓,坡度大约为30°。而且II、III矿层位于I、IV矿层的中间,因此在采场切槽方面可以省下大量的工作量,可以用原有的IV矿层采空区作为采场侧向拉槽。布置排孔的坡度时应根据采场的实际条件来因地制宜。II矿层靠近I矿层的交界处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其矿石品位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布置最后几排排孔时因根据现场情况适当的减少孔深。

考虑到使用尾砂胶结充填,其存在的滤水以及充填体塌落收缩等问题,单次充填的厚度不宜超过5 m,因此每采矿分条应分2次充满,可以用上阶段的拉底巷道作为充填管路与通风管路的布设巷道。

实验阶段使用的爆破器材为导爆管雷管加柱状硝铵或乳化炸药(直径D=50 mm),正式开采应使用应改变爆破器材,使用导爆索加粒状铵油炸药来进行爆破,使用BQF-100装药器来提高炮孔装药的效率以及节省火工材料成本。

4 结 论

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了适合大溶溪矿区的中深孔爆破参数,为厚大矿体采矿开采实验提供设计依据。通过改变采矿方法与采矿结构,引入机械化凿岩与装矿,有效的减轻了井下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采矿效率;通过采矿嗣后充填,减少了井下空区,减少了采矿的安全风险。

[1]采矿手册编委会.采矿设计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

[2]王运敏,等.现代采矿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2.

[3]王黎明,等.湖南安化湘安钨业公司大溶溪矿区1500 t/d改扩建方案说明书[R].2008.10.

[4]刘成平,等.新型尾砂胶结材料在矿山充填中的应用[C]//第五届中国充填采矿技术与装备大会,2011.

2017-05-19)

刘 涛(1986-),男,湖南常德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采矿技术与管理工作,Email:32540298@qq.com。

猜你喜欢
矿房凿岩矿层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连续采矿法在多层缓倾斜矿体中的应用
贵州省安龙县戈塘镇矿山矿层对比分析与稳定性评价
新疆和田市沉积矿床矿体特征与岩层特征对比研究
河南舞阳铁矿田铁山庙组矿层下盘地质体成因
开采残余矿层存在的风险及防治对策
三鑫金铜矿复杂充填体下间柱回采稳定性研究
阶段矿房法在某倾斜厚矿体中的应用
人工柱锚杆房柱法采场地压控制监测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2014年总目次
浅析我国凿岩机械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