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研究方法的网络舆情研究综述

2017-10-23 10:35曲大为张晓君丁雪梅郭淑华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研究法舆情期刊

曲大为,张晓君,丁雪梅,郭淑华

(1.吉林大学教育技术中心,吉林长春 130012;2.吉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62)

基于研究方法的网络舆情研究综述

曲大为1,张晓君1,丁雪梅2,郭淑华1

(1.吉林大学教育技术中心,吉林长春 130012;2.吉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62)

本文选取部分比较优秀的“网络舆情”相关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所应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统计,通过分析各期刊的研究方法的应用数量,对期刊的收录倾向性进行了疏理,以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献《基于马尔可夫链的政府负面网络舆情热度趋势分析》为例,介绍了具体研究方法在网络舆情科研方面的应用方式。

网络舆情;研究方法;综述;热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研究方法的数量不断增多,学术论文对研究方法的应用方式也逐渐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网络舆情领域的研究方法也有了新的发展。了解近年网络舆情研究文献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掌握网络舆情的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1]。

1 数据选取

本文主要抽取中国知网收录的《图书有关情报工作》《情报理论与实践》《现代图书情报技术》《中国图书馆学报》《情报杂志》《情报资料工作》6个核心期刊所刊载的学术论文进行检索,检索的时间范围限定在2015-2016年,检索时间是2016年11月27日。为除去无关干扰,研究将检索词“网络舆情”限定在“篇名”字段进行精确检索,共得到检索记录80篇,通过对检索结果进行人工筛选,去除与本研究相关性较差的各类简讯、新闻、会议摘要、声明等文献,得到相关文献71篇,作为本研究的样本。

2 文献的总体分布情况

近年来,网络的不断普及和人们对网络使用的日益频繁,将网络舆情这个概念带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网络舆情是由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2]。负面的或虚假的网络信息会对其他人带来负面影响,进而对社会造成危害。所以,网络舆情的传播及预警等方面的研究日益受到政府和学者们的关注。很多学者对网络舆情开始了深层次的探讨,各学术期刊也对网络舆情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通过对上述71篇样本文献进行数量统计,得出网络舆情文献在各期刊发表的数量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情报杂志》发表网络舆情相关文献共计49篇,数量上占据第1位,说明该期刊对网络舆情非常重视,经查询,该期刊将“舆情研究”作为单独的栏目呈现,每一期都会酌情发表3~10篇数量不等的与舆情相关研究文献,为广大的舆情研究人员带来了良好的学术交流空间。另外,该期刊是月刊,载文量也比双月刊、季刊等多些,这也是情报杂志发表文献量最大的原因之一。《图书情报工作》发表网络舆情相关文献共计10篇,数量上占据第2位,该期刊对网络舆情也比较重视。《中国图书馆学报》近两年没有发表网络舆情的相关文献,对网络舆情重视程度较低。

图1 网络舆情相关研究在各学术期刊数量分布图

3 研究方法的分类

当前对研究方法的分类较为繁杂,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考虑,可以归纳出不同的分类方式。如有法学学者将刑法学研究方法归纳为两类,即广义和狭义的研究方法,广义的研究方法包括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方法,狭义的研究方法包括价值分析方法、逻辑注释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3]。有会计学学者将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分为古典方法、决策法、社会经济福利法等[4]。有创造性研究学者将研究方法按研究的类别不同进行分类,认为大创造性(Big-C)的研究方法一般采用历史测量法、心理传记法和个案研究法,小创造性(Little-C)、微型创造性(Mini-C)和专业领域创造性(Profession-C)的研究方法一般采用心理测验法、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和实验法等[5]。

虽然目前尚无统一的相对稳定的分类模式,但是各领域的研究过程大致相同,都要经历研究设计过程、资料搜集过程、资料分析过程和研究报告撰写过程。研究设计过程是整个研究的前期策划过程,这部分的具体实施往往是在研究者的头脑中进行的,一般不写入后期的研究报告中,也不易被测量。研究报告撰写过程是整个研究的总结过程,一般不涉及研究方法的应用。因此,本文将重点对样本文献的资料搜集过程和资料分析过程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从资料搜集过程看,可将研究方法划分为文献检索方法、调查访谈方法、实验研究方法、实地研究方法和测量方法。从资料分析过程看,可将研究方法划分为文献分析方法、比较研究方法、逻辑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和案例研究方法[6]。在研究过程中,恰当地应用各种方法,才能达到研究的最终目标。

4 各种研究方法的应用情况

4.1 研究方法应用总体情况

研究方法的日渐多元化和研究设计的日益复杂化、合理化,使当前多数优秀研究文献出现了一篇文章对应多个研究方法的趋势。针对这种情况,本研究对71篇样本文献进行了分析,选取每篇文献重点应用的3~5种研究方法进行综合统计,得出各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如图2所示。

统计表明,此71篇样本文献在数据搜集过程均使用文献检索方法,在数据分析过程均使用了文献分析和逻辑研究方法。文献检索和文献分析是一组成对出现的研究方法,它们共同构成了文献法。一般来说,在文献搜集过程中如果使用文献搜集,就必定会在数据分析过程中使用文献分析方法,否则文献搜集就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样本文献使用文献法的主要原因是这些文献都是以“网络舆情”为研究主题,而在这个领域中,不但理论研究性文章需要对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实践研究也需要对当前网络上的文献等数字化资料进行检索,当然文献研究法中的“文献”不仅仅局限于馆藏书目和学术期刊的文献,网络上存在的其他形式的网络资源也是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来源。

图2 研究方法应用总体情况图

逻辑研究也是一般文献所采用的通用研究方法,包括归纳法和演绎法。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研究文献需要逻辑支撑,优秀的研究文献更需要细致严谨的逻辑推理,因此样本文献均采用了逻辑研究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此外,有22篇样本文献使用了实验研究法,占总体样本数量的31%;有42篇样本文献使用了案例研究法,占总体样本数量的59%;测量方法、比较研究和统计分析法应用率较低,各占总体样本数量的7%~14%;实地研究和调查访谈法在样本文献中没有应用,网络舆情是在网络上暴发并传播的,参与人员较多,情况较复杂,很难用实地研究或调查访谈这两种方法来深入细致地描述少量人的具体情况等,无法通过某几个样本的丰富细节得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4.2 各期刊研究方法的应用情况

每种期刊在栏目制定或稿件审阅时都会依照其办刊主旨及期刊特色进行取舍,因此,各期刊所接收的文献研究方法会有所不同。将71篇样本文献的研究方法按期刊进行数量统计后,再除以期刊的“网络舆情”发文总量,得出研究方法占比图如图3所示。

由于各期刊均采用了文献检索、文献分析和逻辑研究三种研究方法,所以在下面的期刊分析中将不对这三种研究方法进行再次说明。

《情报资料工作》的网络舆情文献在研究过程中100%应用了案例研究法,另外有50%的网络舆情文献应用了实验研究法进行数据搜集,由此可以看出,该期刊尤为重视网络舆情案例、实证研究方面的文献,对纯理论研究方面的兴趣不浓。但因为样本中只包含2篇该期刊的文献,样本量较小,所以结果仅供参考。

《情报杂志》的网络舆情文献中有67%使用了案例研究法,28%使用了实验研究法,说明其期刊对案例、实证研究方面的文献较为重视。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的网络舆情文献在研究过程中100%应用了实验研究法,60%应用了比较研究法,其所收录的5篇文章均为模型、算法类的文章。说明该期刊对技术类文章尤为重视,理论研究型文章与其期刊的办刊主旨不相吻合。

《情报理论与实践》的网络舆情文献中有60%应用了案例研究法,说明其期刊对案例、实证研究方面的文献较为重视;另有40%应用了比较研究法,说明其期刊也较为赞同不同情况或方法的对比研究。

《图书情报工作》的网络舆情文献中只有30%应用了实验研究、比较研究和案例研究法,说明其期刊对案例、实证型文章的渴望值不高。10篇样本文章中均采用了文献检索、文献分析和逻辑研究三种研究方法,可以推得该期刊接收的文章中理论研究的文献比例偏高。

图3 研究方法占比图

5 研究方法案例

《基于马尔可夫链的政府负面网络舆情热度趋势分析》一文是情报杂志2015年7月刊载的文献。这篇文献是典型的网络舆情类研究文献,整体研究比较完整,采用了文献检索、实验研究、文献分析、逻辑分析、案例研究、比较研究6种研究方法。

在文献的引言部分,作者应用文献检索和文献分析研究方法对网络舆情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找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即缺乏运用具体数据对网络舆情热度的定量分析,并确定了研究的主旨,即引入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进行探索性研究;继而,作者利用文献检索和文献分析研究方法从新浪微博搜集相关数据,开始对政府负面网络传情热度趋势进行定量研究。

在文献的第一部分,作者应用逻辑分析法对基于马尔可夫链的舆情热度趋势分析模型进行了具体的论述,重点对舆情热度计算、状态空间划分、状态转移矩阵构造和舆情热度趋势预测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逻辑上理清了各自的关系。

在文献的第二部分,作者应用实验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对样本数据进行了筛选,并将“延安城管暴力执法事件”作为研究实例,结合第一部分分析出的模型进行实验研究,得出预测工,并与实际发生的数据进行比较,得出该模型能有效判别舆情热度的发展趋势的结论。

在文献的结尾,即结论及展望部分,再次应用逻辑分析法对整个研究过程及结果进行了总结归纳。

6 结语

网络舆情是网络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当前情况下,网络舆情研究领域已然是国际国内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各级政府层面意欲研究的重点社会问题。而研究方法选取的科学性决定了研究的高度。不同性质的研究目标要酌情多元化地选取不同的研究方法,以得出科学的研究结果。网络舆情更深层次的剖析需要有效运用当前已知的研究方法,同时也呼唤新研究方法的介入。

[1]黄新荣,吴建华.加强档案学研究生研究方法教育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2012(2):62-65.

[2]刘毅.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表达与传播[J].理论界,2007(1):11-12

[3]陈璐.刑法学研究方法分类研究[J].时代法学,2010(4):69-75.

[4]吕育康.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定义和分类[J].财税与会计,1994(12):10-11.

[5]何娟,张析宁,阳浩.有关创造性的研究综述——创造性的分类及其研究方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5):50-51.

[6]孙国强.管理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G20

A

2095-7602(2017)10-0174-04

2017-06-23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科研重点课题“大数据时代下的慕课设计模式研究”(JGJX2016B2);吉林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的创新实践研究”(2017XYB213);吉林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网络课程平台的医学教育MOOC课程设计与制作”(2017XZD071)。

曲大为(1965- ),男,副研究员,硕士,从事信息资源管理研究。

郭淑华(1966- ),女,高级工程师,从事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猜你喜欢
研究法舆情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期刊问答
2007—2016年我国图书馆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应用分析*
舆情
舆情
“研究法”教学模式在《功能性食品》理论教学中的实践
舆情
前瞻性研究法和经验治疗法在改善妊娠贫血和分娩结果中的效果比较
在社会政策研究中使用生活史研究法:“第三部门”/公共部门跨界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