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九十年代以来华语青春电影的审美解读

2017-10-23 11:21李志方
青年时代 2017年25期
关键词:青春片青春创作

李志方

摘 要:经历了九十年代第六代导演的青春洗礼,进入新世纪的青春类型电影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重登舞台,导演们通过超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描绘少男少女们发生在青春期中或悲或喜的成长故事,力求表现当下青年群体所共有的情感与冲突,叛逆与焦虑,抑或表现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追忆,勾起观众心底深处的青春情怀。

关键词:青春电影;九十年代

一、残缺的青春与华丽的转身

学者徐琦认为,“用影像化的手法将处于青年阶段的人的日常生活、爱情、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故事、心情等一一记录下来、表达出来的电影,可以称之为 ‘青春电影”。[1]第六代导演的早期作品多以青春片为主要题材,尤其是世纪之交,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的青春电影,书写着国产青春电影的“残酷物语”。贾樟柯的《小武》、《站台》、《任逍遥》,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张杨的《爱情麻辣烫》等都是以青春男女为主角,展现他们在青春成长过程中的彷徨与迷茫。这个时期的青春电影,大多带有很强的个人意识,电影的商品属性相对淡化,成为他们发泄内心苦闷的一种工具。社会环境的变化和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激发了他们捕捉现实的艺术创作力,也抒发着他们对未来的迷惘,对生活的苦闷。因此,这一时期的青春电影对于这一批年轻导演来说,就像摇滚对于音乐人一样,带有极强的叛逆色彩,宣泄着他们对于社会的一种反叛情绪。在影像创作上,追求纪实的拍摄手法和混乱的剪辑节奏,夸张动感的构图和脏乱的场景很难迎合观众对青春电影的审美期待,但他们对国内青春电影的创新发展也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十几年后,台湾一部低成本青春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应势而生。影片改编自台湾著名作家九把刀的同名小说,以青春校园为载体,以对青年时代的情感回忆为主线,描写少男少女在青春朦胧时期所发生的爱恋情愫。这部电影勾起了无数人对已逝青春的记忆与怀恋,也激发了观众对于美好初恋的情感共鸣。凭借良好的口碑与巨大的票房成功,电影成功逆袭了华语青春电影在电影票房市场的尴尬地位,也引发内地电影人纷纷涉猎青春题材电影,掀起了华语电影市场上的青春风暴。2012年,由赵薇投资拍摄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这部电影被称作是内地版的《那些年》,同样是充满了青春怀旧的气息,真实地再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情感变迁。影片总投资六千余万,票房总量却达7亿,创下了国内多项票房纪录。一时间,中国电影市场上的青春片如何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中国合伙人》、《匆匆那年》、《被偷走的那五年》、《全城高考》、《同桌的你》、《左耳》、《栀子花开》、《小时代》系列等等。据统计,2013年国产电影票房排行前十位的作品,青春片占了三席,分别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又名《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其中《致青春》以超过7亿的票房位居第二。而在2014年,青春片仍是国内电影市场的消费亮点,不但数量众多,且《后会无期》(6.29亿)、《匆匆那年》(5.78亿)、《小时代3》(5.26亿)的单部票房收入也都超过了5亿。[2]

这一时期所涌现出来的青春片,有着相似的主题和表现手法,几乎都是基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为创作模板,如法炮制。首先,由于中國电影审查制度中明确规定,禁止影片中出现未满十八周岁的青少年谈恋爱的情节,这些影片在故事背景上都选择了以青春的尾巴——大学时代为故事背景。在故事情节的设置上,也同样的以男女主角的青涩懵懂的恋爱为表现对象,中间偶然插入一些堕胎、第三者等等狗血俗套的矛盾冲突,影片的结尾必然是男女主角没有能够走到一起,这段青涩的爱情仅仅成为了青春回忆中的一个小片段。镜头语言上,大多是曝光过度的小清新风格或者是怀旧的校园影像,通过情节与环境把观众带入到电影中所设计的年代背景中。如果说上世界90年代到二十世纪初的青春片,是导演纯粹为了抒发个人的思想感情而并不考虑受众的作者电影,那么这个时期的青春电影则恰恰相反,这批电影完全是以市场为导向,导演的选择也是为了影片最终的票房服务。何炅、苏有朋、郭敬明这些导演在拍片之前就已经声名鹊起,拥有着庞大的粉丝基础,因此当他们的电影上映之时,自然就有庞大的观众群体热情追捧。显然,以《小武》、《爱情麻辣烫》、《开往春天的地铁》、《十七岁的单车》等为代表的第一阶段的国产青春电影为中国电影的类型探索,电影语言表现,国际知名度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小时代》系列电影为代表的第二个青春电影发展时期,更加执着于票房的价值导向而忽视了艺术原有的本体价值,艺术创作上为了取悦观众而趣味低俗的现象屡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青春电影的良性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批电影在电影票房上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勾起了观众对青春类型电影的观影热情,也促进了华语类型电影产业的发展。

二、纪实性向市场化的演变

在青春片的创作风格上,上世纪九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的青春电影都是极力在追求一种创作风格上的个性化,每个导演似乎都有着不同的创作形式,不停地去尝试着不同的创作风格,但是归结到一点,这个时期的影片都是偏向于写实主义,他们运用长镜头、黑白画面、手持摄影、自然光、非职业演员,这些都是为了去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增强影片的真实感,更加接近现实地去还原他们的青春年代,抒发他们青春成长中的内心苦闷。

而近些年所诞生的青春片,是一种市场化的产物,影片创作上坚持一切为了迎合观众和高额票房服务。从受众群体看,有数据显示当下中国电影观众的平均年龄已从2009年的25.7岁下降到了2013年的21.7岁。[3]也就是说,中国电影市场上,年轻观众占据了票房的主要力量。而谁能够抓住这个年龄段观众的心理,谁就可能在票房业绩上取得巨大的成功。在故事设计上,此类影片具有着十分相似的套路,无论是《匆匆那年》、《同桌的你》还是《栀子花开》,在情节上都是以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少男少女在大学期间因为一次偶然事件彼此相爱,然后经历追求阶段,中间会经历波折,又经历两人对抗波折的甜蜜瞬间呈现,最后要么是面临着毕业分离的痛苦,要么是因为女主角意外怀孕无法承受爱情的结晶,最后两人因无法解决眼前的困境,而不得不选择分手。影片最后,通常是毕业多年后,男女主角偶然相遇,此时的两个人都有了各自的生活圈,或者有了自己的家庭事业,留给观众的只能是无奈唏嘘以及悲情往事的苦涩回忆,感慨这才是真正的生活——有情人终不成眷属。这种千篇一律的创作套路像是复制粘贴一样地覆盖到几乎所有的青春电影中,反复诉说着那早已烂熟于心的情感碰撞,演绎着或悲或喜的青春恋歌。endprint

三、青春情愫的怀旧消费

青春片作为一个以描写青年男女情感、生活的电影类型,电影创作语言上的轻松活泼,以及对男女爱情的描写也极容易引起年轻男女的共鸣。影片中华丽的场景,漂亮的男女演员,唯美的镜头画面,也非常符合这些年轻观众所追求的幻想世界。在影片中的影像风格上,场景常常设定在青春洋溢的校园中,动人的校园民谣中,斑驳的树荫下谈恋爱的身影;拥挤宿舍里的通宵游戏与彻夜卧谈,篮球场上挥汗如雨的青春对抗,追女孩时必然会响起的吉他民族风,一切的一切都在引导观众闪回到那个充满青春气息的最美时光里。影片画面上,导演一直在追寻一种炎炎夏日被阳光刺穿的躁动感,运用偏黄的影调,服饰道具的做旧,人物化妆上的清纯灵动。在影片《致青春》中:“炽热的阳光透过繁密的树叶照耀在朝气蓬勃的青春脸庞上,一股股强烈的青春气息如清风拂面,校园迎新、社团活动、翘课、打游戏、唱港台歌曲、听山羊皮乐队、看A片、文艺汇演、求职、毕业散伙饭、BP机、海魂衫等。”[4]这个时期的电影在创作风格摆脱了第六代导演纪实摄影的束缚,从超现实主义的视角出发,运用唯美的画风勾勒出一曲曲如梦如幻的青春画卷,意淫着观众对曾经青春回忆的情感冲动,获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也潜伏着深层的危机。

近些年,虽然很多的青春片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但是从近期的电影市场票房来看,青春片开始在走向下坡路。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千篇一律的创作套路难免会让观众失去观影兴趣;另一方面,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持续升温,电影创作的题材也开始越发多元,中外合作、强強联合的电影创作新模式正在形成。2016年,周星驰的爱情喜剧大片《美人鱼》拿下33亿票房,魔幻题材电影《捉妖记》收获24亿票房,而近期上映的军事动作题材电影《战狼2》更是在上映十几天之内就拿下了四十多亿的票房战绩,并且票房还在不断的发酵上涨中。当前异常火热的中国电影市场上已展现出群雄逐鹿的产业大战,观众的观影选择越来越多,青春电影想要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并占领票房制高点,就必须积极打破以往只求票房不求质量的短平快创作模式。

四、结语

电影是一种视听艺术,通过技术的手段去提升影片的观赏性很重要,但是影片必须得具备一定的思想内涵,华丽的外表并不能够掩盖影片内里的艺术缺失,一部好的作品必定是技术和艺术的和谐共融。青春片,想要获得观众的深层情感认同,首先要加强影片的故事内核,其次在演员的选取上,也不能够一味的追求知名度而忽略掉演员最基本的素质演技。我们期待华语青春电影能承载起我们共同的青春回忆与年少梦想,在新的电影市场大潮中找回属于自己的那份价值。

参考文献:

[1]徐琦.跨越成长的藩篱——2000—2010年台湾青春电影的类型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2]范志忠、唐朱勇:《2014年国产电影大数据分析》,载《当代电影》2015年第2期.

[3]龙京:《中国观影人群年轻化观众4年“小了”4岁》,载《楚天金报》2013年6月20日.

[4]胡疆锋:《谁的青春永不腐朽——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怀旧风格和形态》,载《艺术评论》2013年第8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青春片青春创作
《少年的你》:青春片中的成长蜕变抒写
《一墙之隔》创作谈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不打烊
创作随笔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