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校园贷”乱象问题的几点思考

2017-10-23 12:51李新龙丁伟
现代交际 2017年19期
关键词:校园贷防范高校

李新龙 丁伟

摘要:近年来,以大学生为贷款对象的“校园贷”呈现“井喷式”发展,但随着一些不良借贷的出现,“校园贷”的负面新闻也不断曝光。因此,有效解决校园贷隐患,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对大学生教育和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梳理校园贷的现状,查找校园贷存在的问题,提出做好“校园贷”防范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 校园贷 防范 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9-0096-02

随着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金融借贷业务瞄上了高校校园这块沃土,以高校大学生为贷款对象的校园贷款业务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扩张。自从银监会2009 年7月规范大学生信用卡业务后,多家银行退出大学生信用卡市场,而一批具有“审批简单,到账快”等特点的网络借贷业务迅速弥补了大学生信贷市场的空白,尤其是2014年以来,校园贷更是呈现出“井喷式”发展。

“校园贷”原本是为大学生日常消费提供便利的一种金融服务产品,但随着一些不良校园贷的出现,校园贷的负面影响不断扩大,屡屡出现“学生因欠巨额债务跳楼”“裸条事件”“暴力催收”等乱象。因此,有效解决校园贷隐患,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理性对待校园贷款,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远离不良贷款,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在大学生教育和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高校“校园贷”的现状

1.“校园贷”的分类

目前根据“校园贷”的贷款方式和平台可将校园贷分为三类:一是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例如分期乐、趣分期等,这类平台往往也可提供小额度的贷款服务;二是专门提供现金贷款服务的P2P贷款平台,如投投贷、名校贷等;三是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如京东白条、蚂蚁花呗。

2.申请门槛低

2009年7月,银监会为避免大学生信用卡坏账风险,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提高了大学生申请信用卡的门槛,而“校园贷”为抢占高校市场,通过各种途径,打着“无担保、无抵押”“闪电借款”等诱人的贷款标语,降低门槛来吸引大学生。通常大学生只需凭借身份证和学生证,无须任何担保和资质,填填表格即可获得几千甚至上万的贷款

3.大学生不合理的消费观助涨“校园贷”发展

如今的大学生基本属于“95后”,他们往往有着和普通消费群体不一样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尤其是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奢侈浪费、情绪化消费等各种不合理消费心理。这些不合理的消费观念促使大学生想通过贷款来满足超前消费需求,如购买昂贵电子产品、高档化妆品、娱乐消费等,也正是大学生群体强烈的消费需求为各种贷款平台提供了“商机”。

4.收费黑暗,堪称“变相高利贷”

“校园贷”网络借贷平台通常会以低分期利率吸引大学生,但实际上往往并非如此。从表面上看,部分网络借贷平台的放贷利率并未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未达到法律认定的高利贷范畴,但大多数借贷平台通常用等额本息还款方法计算应还金额,这样你会发现月利率和年利率都远高于广告中的利率。不仅如此,还款一旦发生逾期,随之而来的“利滚利”更是十分惊人,而且还会以违约金、滞纳金、罚息、服务费、催收费等名目,收取远高于贷款本息的巨额费用,与高利贷无异,堪称“变相高利贷”。

5.父母成为“还款人”

大学生虽已成人,但他们在校期间的经济来源还是主要依靠父母,他们在借贷平台上贷款时往往需要提供父母的信息作为最后的还款担保。大学生在贷款时往往并未告知家长,但很多大学生在贷款后却无力偿还,甚至陷入“以贷养贷”的陷阱中,当出现逾期后,学生家长才会收到催款通知,父母就莫名地成了“还款人”。

6.存在“暴力催款”现象

近年来,因为“校园贷”而引发的大学生生命、财产安全事故频发。大学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很容易出现逾期还不上款的情况。对大学生还款逾期问题,校园借贷平台的观点是:不怕逾期,就怕大学生不逾期,一旦逾期,就得按天计息,利滚利,越滚越大,这样借贷平台才能发财。逾期后借贷平台就会开始使用各种手段催收,从威胁学生找其家长和老师要账,到“裸照”威胁等手段展开“暴力催款”。

二、高校“校园贷”中存在的问题

1.对“校园贷”监管力度不够

目前“校园贷”多是通过网络借贷平台实现资金借贷,从申请到认证、再到审批放款均是在网络上完成,贷款学生无需抵押,只需提供身份证、学生证及亲属、老师等信息即可进行贷款。由于所有手续都是通过网络办理,有关部门难以实现对网贷平台的监管,这也导致网贷平台乱象频出,如:有些平台打着电子商务公司的幌子,而实际上做的却是向大学生开展放贷业务;也有些借贷形式已经触犯了公众的道德底线,搞“裸条放款”等;更有甚者钻网贷平台缺乏统一征信系统的漏洞,冒用他人信息进行贷款。

2.大学生缺乏风险意识及安全意识

如今 “95后” 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已经发生巨大改变,校园贷就利用他们超前的消费需求,打着“低息,分期,手续简单放贷快”的旗号吸引大学生。而大学生缺乏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甄别能力,容易禁不住诱惑而盲目贷款消费,随后就可能陷入到一些不良网贷平台设下的高利贷、利滚利、“裸条放款”等圈套中。还有很多大学生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奢侈浪费,通过“校园贷”来购买与自己消费能力极不相符的商品,最终面临债务困境,有的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以贷还贷”而陷入借款死循环。

3.高校缺乏对“校园贷”的管理及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導

据了解,目前很多高校缺乏对“校园贷”的管理,也很难掌握到大学生通过“校园贷”借贷的情况,很多高校往往忽视对大学生进行金融安全方面的教育、风险教育及合理消费观念的教育和培养。

4.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关心不够

大学生离开家步入大学后,往往有一种渴望“独立、自由”的心理,希望能脱离父母的约束,但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在消费上还得依靠父母。据了解,有部分学生自从到了大学,和父母的联系就非常少,往往都是要钱的时候才会和父母联系,而父母有时也觉得孩子大了,成人了,缺乏主动对孩子的教育和关心。大学生虽然渴望独立,但他们缺乏社会经验,他们需要家长的指导与帮助,面对当前社会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大学生很容易迷失自己,容易产生一些不良的消费观念,消费观一旦未摆正,他们就很容易陷入“泥潭”。

三、做好“校园贷”防范工作的几点措施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关注,要想有效解决“校园贷”隐患,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理性对待校园贷款,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远离不良貸款,还需要各方面齐心协力,齐抓共管。

1.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对“校园贷”的监管

当前,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监管,抓紧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不良借贷平台的打击力度。2016年4月,办公厅、中国银监会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各地银监、金融、工商等部门还应该在对“校园贷”的监管上建立起相应的监管机制,同时相关通信部门也应加强网贷平台的监控,应加强对网络借贷业务的整治和监管,加强检查审计力度,把好放贷关。国家也应尽快建立健全统一的征信系统,防止大学生同时在多个借贷平台进行贷款行为,严格限制学生无指定用途贷款的额度。金融监管部门还需对“校园贷”程序进行严格的审查,规范业务流程,杜绝仅凭身份证、学生证和照片就能办理贷款业务等问题,同时还要对相关费率进行严格的监管,禁止“变相高利贷”的出现。高校还应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避免借贷平台虚假宣传和误导大学生,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实时预警机制,发现校园不良网络借贷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及时向学生发布预警信息,同时联合各个部门对不良借贷平台实施联合打击,建立不良借贷平台“黑名单”。

2.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和管理

做好“校园贷”防范工作,高校方面要加强对大学的相关教育引导和管理。高校的职责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更应发挥育人的作用。高校在日常管理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同时要对校园贷的风险和危害进行专项教育,增强学生防范意识,能够认识到校园贷的实质,使大学生尽可能避免盲目的借贷行为。一方面高校可以开设金融安全知识相关课程、讲座及开展主题班会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大学生理财的能力和意识,提高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性消费的观念,引导大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班主任要积极发挥学生“领路人”的作用。在平时要通过深入学生宿舍,谈心谈话,真正走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平时要多关心学生,同时密切关注学生的异常消费行为,及时发现并掌握学生在消费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利用主题班会及网络平台等形式教育、提醒学生关注网络贷款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起网络借贷的安全意识,提醒学生要学会妥善保护好个人信息,身份证、学生证等个人证件不能随意外借。一旦发现学生有借贷逾期问题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协助家长尽早还清贷款。教育学生学会拒绝,拒绝参与校园贷款活动,拒绝提供证件替他人借款。

3.家长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理财习惯

父母是孩子最初的导师,大学生消费观念与家长们平时的身教言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父母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所以,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理性消费,同时还要教育引导孩子学会理性思考,合理消费,不从众、不攀比,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其次,父母要了解当前“校园贷”的一些陷阱,要多与孩子沟通,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理财习惯,将资产合理规划,量入为出,在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消费。如果在不得以贷款时,学会全面思考问题,理性筛选借贷平台,并且要制订还款计划,不给家庭造成过大经济负担。最后,如果得知孩子有贷款或者陷入逾期无法还款困境时,学生家长要理性面对和学生保持沟通、保持克制,鼓励帮助学生尽快从还贷的阴霾中走出。

参考文献:

[1]任一帆,马旭峰,王欣丛.大学生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及干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7(4).

[2]王雪云.互联网下校园贷的发展与规制探讨[J].法治与社会,2017(2).

[3]黄剑.刍议“校园贷”在高校存在的原因及应对策略[J].传播与版权,2017(1).

[4]杨京橙,鲍夏悦.“校园贷”乱象的原因分析与监管建议[J].经营与管理,2017(6).

[5]吴昀霖.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危害及解决对策探讨[J].法治与社会,2017(3).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校园贷防范高校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SQL注入防护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我国“校园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大二学生被“校园贷”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