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师素质构成分析及提升策略

2017-10-23 05:47叶松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9期
关键词:构成提升策略体育教师

叶松

【摘 要】 本文在分析高校体育教师素质构成及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提升体育教师素质的策略:转变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营造教学改革氛围;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提升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坚持身体锻炼,提高动作示范能力。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师;素质;构成;现状;提升策略

随着学校体育功能的扩大,以科技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教育中广泛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导致教育系统发生深刻变化,终身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师肩负增强大学生体质,提升其身心健康水平,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随着“快乐体育”及“终身体育”等各种教育思想的出现,给高校体育教学带来机遇和挑战,自然对体育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提升自身素质,才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本文就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构成及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策略,从而为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服务。

一、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构成

1、熟练掌握并运用现代教学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及教学手段的优化,电化教学等技术手段引入高校体育教学已成为普遍现象,一大批与此相关的教学设备正在高校体育教学领域悄然兴起,所以,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注重科学知识的学习,掌握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为教学及科研服务。

2、创新能力

创新作为衡量新型体育教师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体育教师能够提高教学水平的基础,创新贯穿于体育教学全程的一种经常性行为,可确保体育课堂充满活力,也是体育教师得以适应外部环境的表现。体育教师若墨守成规,很难提升课堂活力,难以调动大学生的锻炼热情,更谈不上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作为体育教学沿着素质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

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高校体育教师需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知识,还要了解天文、地理、美术及自然科学知识,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旁征博引、滔滔不绝,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4、交往与沟通能力

体育教师能否施教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交往与沟通能力对于活跃教育过程非常有必要,通过交往与沟通,体育教师可以掌握大学生的基本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安排教学内容,按照因材施教原则组织教学,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提高。此外,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大学生满足情感需求,可有助于大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

5、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具体包括教学内容的加工能力、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体育教师需对教学内容安排紧凑,队伍的调动,学生练习的安排需有序而高效,从而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6、职业道德

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能产生深刻影响,这是能否培养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作为高校体育教师首先需主动加强职业道德理论学习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其次,可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二、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现状分析

1、社会认可度偏差

受国家目前经济实力影响,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学设施等硬件条件简陋,制约着体育教师能力的发挥,总体而言,其社会认可度较差。

2、教育观念陈旧

很多高校体育教师在教育观念方面存在重教轻学、重运动技能传授轻个性发展等问题,此类教育观念,严重影响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知识结构单一

部分体育教师满足于“学科知识加教育学知识”这一传统而单一的知识结构,这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

三、提升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策略

1、转变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体育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主体,针对知识量相对偏少的实际情况,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树立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意识,掌握更广泛的知识,并以发展的眼光正视教育教学理论,广泛学习相关学科知识,从而适应现代教育培养模式要求,主动参与体育教学改革。

2、营造教学改革氛围

各高校需积极营造体育教学改革氛围,动员广大体育教师主动参与体育教学改革,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者与开拓者,作为高校教学主管部门需更新观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定期组织公开课,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师的听课及评课制度,采取激励措施鼓励体育教师设施改革创新。

3、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管理出效益,各高校需建立健全公平合理的激勵机制,并加强管理,这是提升体育教师素质的关键。首先,应该加强师德教育,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均能对大学生产生深刻影响,作为一名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具有良好师德是基础,所以,各高校需进一步明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教师队伍管理;其次,强化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结合高校体育教师实际,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和条例,实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有效避免随意性及盲目性。

4、提升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高尚的思想品德作为体育教师素质构成的基础,因此,各高校需根据体育教师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思想道德培训规划,充分运用各种形式对体育教师实施系统而科学的培训,着力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其责任感。

5、坚持身体锻炼,提高动作示范能力

体育教师的动作示范可帮助大学生了解动作形象结构,而准确、优美的示范有助于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对于掌握并运用技术动作非常有利,因此,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应该主动参与身体锻炼,保持身体状态,具备良好的运动能力,从而以优美准确的示范动作激发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四、结束语

新时期提升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作为素质教育得以落实的重要组成因素,所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是体育教学改革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根据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各高校体育教师需将提升自身素质与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相结合,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主动学习有本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并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积极创新,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培养其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彭杰.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素质的要求[J].教育时空,2009.

[2] 敬文.关于重塑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思考[J].中华文化论坛,2009.

[3] 田世平.简论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8.

[4] 赵世飞.论素质教育观下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9.

[5] 秋实.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发展变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

[6] 李玉民.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师素质面临的挑战及重构[J].教育理论研究,2010.

[7] 宫留芳.新形势下体育教师素质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9.

[8]樊晓,胡烈刚.新世纪下高校体育教师素质体系初探[J].内江科技,2011.

【作者简介】

叶 松(1974-)男,贵州凯里人,学士,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育训练.endprint

猜你喜欢
构成提升策略体育教师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齿轮油的构成和分类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