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职德育课堂的有效教学

2017-10-23 16:14廖治忠
学习导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德育课德育中职

廖治忠

长期以来中职的德育教学工作不适应中职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不适应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方法与手段滞后,有效性不足,总的来说就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就是使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在对中职学生德育素质要求愈来愈高之际,讨论有效教学的策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有效教学的涵义

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要把握这种理念,就要了解它的本质。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之后,学生有具体的进步、收获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收获和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二、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的迫切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极大的增强德育课教学的效果。但据调查表明,目前中职德育课堂的教学气氛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我们发现,现在中职德育课课堂现状是教师认真备课,辛苦上课,讲课口干舌燥,而学生却是“人在曹营心在汉”,课堂教学“死水一潭”, 课堂无欢声笑语,无思想交锋,这样上课的结果是摧毁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课堂可以说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三、影响中职德育有效教学的因素

1、思想观念不先进。拿着新教材,唱着过去的歌谣,是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中心任务。在中职德育的教学中,无论是“职业生涯规划”、“经济政治与社会”还是“哲学与人生”等德育课程,都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作为总体目标。因而在教学中,学生的“发展是硬道理”。否则,无论教学气氛多热烈,教师讲得多精彩,教师的教学是低效的。

2、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在教学中,不少教师认为德育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就是“灌输式”,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的“主导地位”变成了“主体地位”,进而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强,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

3、教学方法不灵活。新课程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热情,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相反,教师讲学生听等固定的教学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形成,也严重制约了教学效益的提升。

4、教学目标不全面。在中职德育课的教学目标中,既要有认知目标和应用目标,还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目标,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现象比较常见。由于教学目标的偏差,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教师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三、提高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1、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树立“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掌控课堂,引导学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在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单纯传授知识。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会不会学”,用这样的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教学。

2、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只有获得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所以,德育課教学要获得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首先,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新型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营造和谐氛围;其次,要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大胆挑战老师的权威,努力营造民主氛围。从而把课本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3.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教师如果仅仅依靠工作年限长、过去经验来教学,那么是无法持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因此,教师要不断地积极地参加各种教师业务、理论、实践培训活动,努力成为一个教学素质好、基本功扎实、教改意识强、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4.要不断提高课堂组织教学能力

课堂组织教学能力的具体要求就是要把学生的目光、注意力、情绪、思维集中到课堂上来,师生密切配合,互动交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它包括:①教师对教学过程要严密组织,做到周密思考、张弛有致、紧凑有序;②教师对所授课程要有严谨的态度。即每次课前认真备课,保证授课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正确性;③教师对上课学生要严格管理。从上课起立的站姿,课堂上的坐姿和眼神、回答问题等等,都要严格要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从而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5.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1)教师要做一个积极的倾听者。教育教学的过程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教学的本质在于交流,能否与学生沟通是衡量教学效果好坏的标准。作为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倾听学生的心声,要做一个积极的倾听者,正如一句古训所说:“倾听学生的意见与心声,就像你希望学生倾听你的意见与心声那样。”

(2)教师要做一个善于反思的教育者。对于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老师既要善于也要敢于反思、反馈,既要总结成功经验也要吸取失败教训,把有效教学当做一种观念,具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心理素质。

(3)教师要做一个自尊、自重、自信者。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老师要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感染、引导学生。如果教师对自己上的课都没有信心与兴趣,有什么理由让学生对该课程感兴趣呢?因此,教师是一个自尊、自重、自信者,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怎样实现德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科学理论,不断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育课德育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新时期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途径探索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评价方式探究
浅谈微课在中职德育课中的应用
中职德育课教学探讨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