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告别与重建

2017-10-25 19:12肖婷婷
华声 2017年15期
关键词:小红点拉黑朋友圈

肖婷婷

掏出手机→解锁→打开朋友圈→下拉刷新→点赞→评论→锁屏。这是我們日常生活常见的场景:很多人睡觉前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点开朋友圈,看看大家的夜生活。同样,也有很多人醒来的第一件事也是在混乱中摸索手机,迫不及待地点开隔夜小红点,生怕错过了昨晚发生的大事件。

2012年4月19日,微信发布4.0版本,正式推出“朋友圈”,我们就注定被卷入这个圈。自此,点头之交变为点赞之交,绝交变为拉黑。人与人之间复杂微妙的各种关系在朋友圈里悄然连接。每一次,彩色的圆圈在页面上端快速旋转,微信好友天南地北各有差异的生活状态,便逐条呈现眼前。

五年后的2017年,微信推出了一项重要的隐私权限: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从“最近半年”,限制到“最近三天”。设置了这个范围后,你的微信联系人只能看到你最近三天发布的朋友圈。如果你最近三天都没有发朋友圈,他们只会看到一行友情提示: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这样的改变可谓“与时俱进”——在这个男女老幼皆会在“朋友圈”里晒晒个人私事,传传八卦新闻的时代里,有人受不了微商的广告刷屏只好屏蔽;有人熬不住亲友的请求忙着投票点赞;还有人玩不转朋友间复杂的人情世故……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逃离“朋友圈”。

而从广义上来说,“朋友圈”的出现和普及给整个社会架构都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甚至有不法分子通过“朋友圈”强大的社交功能进行违法活动,给社会治理带了新难题。

曾经红极一时的“朋友圈”是该重建还是下线?谁都说不准,但生活却不该被“朋友圈”绑票,一天复一天。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红点拉黑朋友圈
小红点奇遇记
身上长小红点或是内分泌失调
学会“拉黑”自己
群发微信真能看出谁拉黑了你?
拉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