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丝路”

2017-10-25 08:45张维娜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一堂课课标丝路

张维娜

动物王国充满了各种匪夷所思的蜕变故事,这些故事中当属毛毛虫蜕变成蝴蝶(或者蛾)最为迷人。人的成长就像蚕的蜕变一样,每蜕变一次,长大一岁,成熟一分。年华似水,岁月飞逝,低首回望来时的路途,19载的教师生涯,历经数次蜕变,走过一条神奇的“丝路”。

幼虫蹒跚——迷茫中坚持

遗憾没有带着一个班走过小学六载,但也跳跃着亲历过六个年级的语文教学。刚毕业就走进四年级的课堂,还记得每一课书头上,我都会从教参上一字不落地抄写下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再视为“圣经”似的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背诵。教本的空白处还密密麻麻记满了一堂课中我要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这是在解决课文中的什么问题?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我压根儿没有思考过。课堂上,我常常陷入这样的窘境:每当回首一段教学时光的时候,头脑中往往一片空白,好像什么都没做。到底要教什么?该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我一无所知。

此时,我才知道,对于教师这个实践性较强的职业而言,工作开始几年的再学习是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从决定要改变现状的那天起,我就开始有意识地主动学习。从学校借阅教学杂志,移植优秀课例,并尝试用同样的方法去教同一类课文,在实践中寻找可操作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模仿让我的课堂有了亮点,自学制作的课件也挺吸引眼球,多次在公开课上获得好评,这让我沾沾自喜。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学习仅停留在模仿阶段,那时的精彩仅仅是表面上的华丽,而对于设计背后的理念,我很少斟酌。

蚕桑蜕变——学习中生长

2003年,新教材走进我们学校,我第一次被安排教一年级。看着全新的教科书和一张张稚嫩可爱的小脸,我感到既兴奋又惶恐。没有教低年级的经验,没有可参考的教案,一切都是陌生的。肩负着“把教材转换为实践真知”的压力,怎么办?尽管我认真地准备着每一堂课,生字教学一丝不苟,但一成不变的朗读、识字、写字、讲解,让我和孩子们都很难在每一节课上一直保持注意力和兴趣。

不久,学校开始组织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没有经过实践和思考,要想真正理解语文课程性质,落实课程目标,实在是座难以攀爬的高峰。我苦恼自己怎么就不是一个思路清晰而理性的好老师,却像大海的潮汐一样,常常因为学生课堂沉闷、语言贫乏、作业拖拉而情绪跌宕起伏呢?

我不得不再次寻求“支援”。在一本本教学杂志中,我欣赏着名家的理论和课堂,还专门跑到省城的书店,找名师在平常之处显示的智慧和渗透于片段、细节中的理念,学习他们如何以适宜的方式吸引学生投入课堂,主动学习……

2008年,孟纪军校长来到我们学校。在他的带领下,学校的语文教研组研讨氛围瞬间升温。听着学着,他的课堂从心灵深处颠覆着我“本能”的老式教学观念。我欣喜地发现,原来最好的名师就在我的身旁。当做完一本厚厚的读书笔记时,我已不知不觉地走入了一个豁然开朗的新天地——那就是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并不难,只要你能学会认同、学会共享、学会回应,关注学生关注的热点,学会对学生课堂生成的问题进行价值判断。慢慢地,我课堂情绪的“潮汐”明显变得越来越平缓了。那时,我隐隐感觉到,孟校长的教学思想就像点点春雨,滋润着我的心田。

吐丝结茧——实践中丰盈

就这样喜欢上了语文课堂!后来,我幸运地加入了“孟纪军教师工作室”。在团队学习中,我开始更系统、更深入地接触各种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开始参加各级课堂教学活动,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学习与思考的步伐从未停止过。每一次深入思考,都源于一次迷茫或挫败。

2009年,在孟特的鼓励下,我参加了省级“与名师同行”教学研讨活动。我选择了五年级下册《灰椋鸟》,经过一番思考后我去向导师请教。在听完我的第二课时设计思路后,孟特对我的段落教学未作评价,只笑着问我:“维娜,你的第一课时准备做什么?”我想了一会儿,说:“读通课文,检查生字词,了解作者和灰椋鸟,讲读课文第一部分。”其实之前我并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么说只是觉得要为第二课时作铺垫,就像是在做幕后准备工作。我知道这是有问题的,所以回答得很不自信。孟特笑笑说:“安排得似乎没什么问题,我想对你说的是,零散的知识是不能成为能力的。面对一篇课文一定要有文体和篇章意识,一个高年级语文老师,你了解课标中对各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吗?”

在导师面前,我无言以对。红着脸回到办公室翻开课标,画出了曾多次看过却没“走心”的阅读阶段目标:低年级需“了解课文大概内容”;中年级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而高年级则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我反复琢磨课标对高年级的目标要求,回味着导师的话,再次打开课文,我感到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灰椋鸟归林场面”的理解和感悟上,应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去追溯作者的经历,揣摩她的写作思路,学习她的表达方式。这样有助于学生体会文章的深层思想感情,并能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加深学生对文章写作方法的领悟。高年段的阅读教学,既要引领学生理解课文“写的什么”,更要引领学生领悟课文是“怎么写的”,既要得意,又要得言。

我渐渐有了文体和篇章意识,在孟特的引领下,在团队的探讨学习中,我的理解、分析教材能力得到了提高,明确了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语体、结构、方式和表达效果。对文体的规律有了足够的认识后,就能关注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能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写作意图的。在教学叙事性文本《赶海》的时候,就会引导学生从排比的手法中感受到人多,从一组叹词体会赶海的惊喜和乐趣,从用海鸥飞翔来写海滩的平静中认识“衬托”;在教学说明性文章《春联》时,着重带领学生感受“分类别”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对于介绍春联种类、作用的好处,同时教学上仍然以读为主,把了解春联对仗和声律美的特点作为另一个教学重点……我看教材的视角改变了,“作者是怎么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两个问题成了解读教材的“法宝”,一切变得清晰、明朗起来。

破茧振翅——大赛后审视

2016年4月,我参加了江苏省青年教师“优质课”选拔赛。习作课对于我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体验作文,玩什么呢?我搜肠刮肚,上网搜寻能给学生丰富感受、课堂上又可操作的活动。我做梦也没有想过这一堂课一直上到省级赛场,更不曾料想能作为江苏省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全国的比赛。

在镇江市教研员张晨辉老师组建的磨课团队的指导下,经过长达半年的备赛征程,我的课越发经得起推敲了。受到大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感染,我知道自己不应尽力而为,而应是全力以赴!于是,每一次试教后都做好预设案,力求不留遗憾。

一堂课中每一次细小的调整,都饱含着导师们基于课标、基于学情、基于儿童写作心理的悉心考量。最终,广州“国赛”被授予一等奖和“最佳设计奖”。当我站上领奖台,望着台下一路陪伴我的导师和伙伴,眼前胶片似的出现一路走来的一幕幕时,我深深觉得这经历远比鲜红的证书更珍贵。

回想从教近20年的路程,我的專业成长是导师引领的结果,是同伴互助的结果,是课堂历练的结果,是学生撞击的结果,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的自我准则逼出来的结果。而现在,我不能满足于上好一堂课或是写好一篇文章,内心深处常常涌动着一种创造的冲动和开拓的渴望。我知道,超越自己需要勇气,也需要信念,超越需要破茧成蝶的那份执着与等待。我希望,这种冲动和渴望能激励我在小语路上一直前行!

(作者单位:江苏句容市华阳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一堂课课标丝路
申庆玉:处处留心,让每一堂课都精彩无限
首届丝路天使总决赛在嘉峪关举行
绸都人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
怎样写好“一堂课”?
最后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