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高尚品德的最好途径

2017-10-25 18:54王月英
新校园·中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品德课思想品德教学内容

王月英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鲁迅说:“要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而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高尚品德的途径之一。要想上好思想品德课,笔者认为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当好引领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把课堂上的时间留出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多创设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思维习惯,因材施教。

二、课堂教学要贴近生活

思想品德课程内容都是贴近现实并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教师要在教学中恰当地加入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开阔眼界,领会生活真谛。如在学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候,教师可以创造条件,带领学生去农村感受生活,让他们体会农村和城市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享受新鲜的空气及蓝天、白云、田地带来的愉悦心情,感受与他们同龄的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创造城市和农村学生交流的机会。这种贴近实际的教学活动会让学生更加喜欢上思想品德课,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更能激发学生心中对真善美的向往。当学生真正喜欢思想品德课的时候,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加强,就会激发学习知识的渴望,继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小学生年纪小,注意力不易集中,如果教师单用语言描述某些教学内容会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如果通过画面展示出来,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上网搜集反映家乡变化的图片,通过生活环境前后的对比,引导学生分析环境变化带给我们的影响,了解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国家的情感。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比较经典的案例,使用多媒体播放,则会更生动、更直观。在教学中加入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会使整个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有所获,能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见识,一举多得。

四、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把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在实践中进行运用,提高课堂教学的价值。例如,在进行“劳动实践过程”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讲述自己在洗衣服的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的同时,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进行“社会呼唤诚信”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自己遇到过的不讲诚信的事情,并谈一谈自己的解决方法和看法,还可以让学生讲讲古今中外的诚信故事,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诚信的内涵和重要性。

五、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所以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让学生的个体能力得到发展。

首先,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理想。小学生受年龄和阅历所限,对于理想的认知普遍不到位,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选择对小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很重要。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与团队精神,来增强团队凝聚力。通过开展班级劳动、体育技能竞赛等活动,凝聚学生的向心力。再次,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性格,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对于性格活泼的学生,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耐心,使其能够安静;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融入班级集体当中。

“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思想品德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学科,教师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课堂实际内容,把思想道德教学和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種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将来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德课思想品德教学内容
选择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让思想品德课鲜活起来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知识改变命运
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对策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流失原因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