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负效应”提升“正能量”

2017-10-26 08:31许童英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7年9期
关键词:负效应学生评价自我评价

许童英

【摘 要】学生评价是调动课堂氛围、提高朗读能力的重要手段。片面否定、过分挑剔的评价则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朗读兴趣。要使学生评价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在执教时需要“双管齐下”,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采用“鼓励为主、内容丰富、评导结合、实事求是”的评价策略,为课堂朗读评价增加“正能量”。

【关键词】学生评价 自我评价 评价他人

朱自清先生在《论朗读》一文中着重强调:“读的用处最广大,语文教学上应该特别注重它。”这个论断,言简意赅,对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有着极其现实的指导意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对各个学段的阅读目标都强调:“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学建议部分也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不论哪个年级,不论哪个版本的教材,每篇课文后面都有一项练习是朗读课文。足以看出,朗读训练是贯穿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

朗读时及时而又恰到好处的评价则是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之一。综观語文课堂教学中的朗读评价,评价方法以师评为主,其他为辅。教师成了评价的权威,课堂上缺乏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就缺乏了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里指出:“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所以,教学中,我们逐步增多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评价形式。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有一些事项值得注意。

一、片面否定,易发“负效应”

虽然在大多数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朗读评价,但还是存在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

现象1:我校一位教师执教《我们成功了》时,计划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为了能让全班学生都认真倾听,读前她让所有学生都拿出铅笔,一边听一边记录别人读错的地方,以便读后能进行指正。于是,课堂上所有的人都静静地聆听,一旦有人在朗读中错、漏、添、改了一个字,大家就好像捡到了什么宝贝似的马上记了下来。当教师宣布“谁来说一说×××同学读得怎么样”的时候,学生个个高高地举起了手,指出了同学的错误,众说纷纭,就像举行一场“批斗大会”。朗读的学生脸红得像一团火。最后,教师没办法,只好挥手示意让学生把手放下,不了了之。

现象2:一位教师在执教《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请一位女生朗读课文中马宝玉说的话。听学生朗读的声音就知道这是一位文文弱弱的女生。她口中的班长是唯唯诺诺的,与文中班长斩钉截铁、坚决果断的形象有天壤之别。还没等她读完,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要求发言,什么“声音太轻”“不够坚定”等等,使得女生低着头在小声哭泣。接下来,教师便请了一位男生重读相关语句,从而体现朗读指导的效果。

上述两类现象,绝非个例,在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在参与朗读评价时,总喜欢挑别人的毛病,有时甚至是“鸡蛋里挑骨头”,如“声音太轻了”,而事实上朗读的学生的声音与自己平时相比,已经响了很多,只是跟班里的“大喇叭”比,还差一点。朗读成了“嗓门大比拼”。又如“没有读准字音”,尤其是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评读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夸大其词,有时甚至是自己没有听清楚,也要指出是对方读错了。再者“没有感情”,其实朗读的学生已经在很动情地读了,只不过读得不够明显,没有打动别人……试想在学生参与朗读评价时,如果形成如上所述的“错误大批判”,那么,还会有学生喜欢朗读、敢于朗读吗?没有!这样的朗读评价,不仅会极大地影响学生朗读的兴趣,还不利于学生朗读水平的提升,而且还会误导学生在朗读中声嘶力竭、矫揉造作。

二、双管齐下,激发“正能量”

那么,如何让学生的朗读评价更有效地激活课堂,为朗读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呢?笔者认为,学会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双管齐下,能为学生的每次朗读提升“正能量”,这是朗读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自我评价——为自己的朗读补充“正能量”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智力正常的儿童都具有一定的自我监控的能力,这种能力越强,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将越大。因此,课堂上教师在给学生提供朗读机会的同时,可以把评价机会也交给对方,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为什么?”试着让学生自我评价。如在教学《数星星的孩子》这一课时,笔者请一位学生读奶奶的话:“傻孩子,又在数星星了。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你能数得清吗?”他在读的时候,把“傻”字读成了平舌音,“又”字读得非常重,声音也拉长了。当他读完后,我笑着问他:“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他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把‘傻字读成平舌音了。”说着,他纠正错误,又重新读了一遍。“有没有优点呢?”我继续追问。他立马昂起头,笑着说:“我觉得我把‘又读得又重又长,比较好!因为‘又字说明张衡已经不是第一次数星星了。”听他这么一说,我忍不住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实践证明:学生有自我判断正误、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评价给了学生一个重新审视自己、修改错误的机会,学生愉悦地接受并改正了,为今后的语文学习补充了“正能量”。同时,又避免了像上述“现象1”中,将课堂宝贵的时间纠缠在“错字”“漏字”等低层次的问题上。何乐而不为呢?

(二)评价他人——为他人的朗读聚集“正能量”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朗读教学中,教师和同学的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满意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都能让学生感受到关注,体验到朗读的喜悦。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同学的角度,多寻找同伴的闪光点,为他人的朗读聚集“正能量”。

1.侧面寻找朗读中的闪光点

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在评价他人的朗读时,采用鼓励为主的评价方式。如在断句、轻重音的处理等方面,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体验到的情感不同,所以表达出来的朗读效果也就不同。朗读不应该只有一种语气、语调。endprint

就如上述“现象2”中的那位学生,一个斯斯文文的女生读一个视死如归的班长的话,和她平时的朗读比,她已经尽力地去读出那种“斩钉截铁”的语调了,难道我们不应该为她的努力、她的进步鼓掌吗?你可以有你的朗读建议,但你不可以不尊重别人的表达方式。

当学生的朗读确实不尽如人意时,教师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引导学生去鼓励同学,如:“你能站起来读,就已经进步啦!”“我很喜欢听你甜甜地朗读哦!”“哇,你这次朗读的声音响亮多了!”……不管怎样,如果你能怀着一颗“欣赏的心”,就能从不同角度找到同学朗读中值得表扬和鼓励的地方。而鼓励和表扬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促使他们喜欢朗读、乐于朗读的催化剂。有了这种催化剂,相信课堂上就能出现趣味盎然的朗读场景了。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让学生参与朗读评价,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寻找朗读的闪光点,为他人的朗读聚集“正能量”。

2.善于使用不同的评价语言

上述评价策略,起先效果会比较好,学生参与朗读、参与评价的热情会比较高。但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单调乏味”的现象:学生在寻找别人优点时总是那几句话,让人听了不免乏味。学生评读的方式也程式化:“我觉得×××同学朗读声音响亮……值得我学习,但有个小问题……希望你改正。”“你朗读的声音真响亮,送给你一个大拇指。”“公式化”的评读让学生失去了兴趣,同时也失去了以评促读的真正意义。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评价语言。评价的语言要丰富,要给学生以新鲜感,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如当学生读得非常出彩时,可以引导其他学生这样评价:“你读得真精彩,能再让我们听一遍吗?”“到目前为止,你读得最棒了!”“你读得声情并茂,我们都被你感动了!”……在同伴的真诚赞美中,成功的喜悦一定会涌满学生的心房。有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用一些体态语来赞美,如竖起大拇指,点点头,响起最热烈的掌声等。一种成就感会激励学生不断地探索、创新。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也会不断地高涨。

3.评中有导,导中有评

笔者在执教《别了,我爱的中国》这一课时,指名一学生朗读文中片段:“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还没有被我们赶出去,那么,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去驱逐它们,毁灭它们!这是我的誓言!”学生已经知道这段话要读得坚定有力,可他却读得急急忙忙。我说:“老师有个好办法,就是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睁开眼睛慢慢地呼出来再读。”他照我说的做了,果然第二次读得有模有样。另一名学生说:“老师,他第二次读是有进步了,但我觉得还不够好,也想试一试。”我同意他试试,可他却读得软绵绵的,有气无力。这时,又有学生站起来说:“×××,我教你一招,你捏紧拳头读一读,相信肯定能读好。”他欣然接受了,第二次朗读比第一次进步了不少。第四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也想试试。他读得棒极了,连听课的老师都鼓掌了。”我说:“是呀,这掌声就是对他最好的评价!”就这样评中有导,导中有评,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就连学生的评价能力也增强了,真是一举三得。

4.引导学生学会适度评价

虽然表扬与鼓励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不管学生读得如何,一律说好,有时甚至予以夸大,那么,尽管这样的表扬能给学生很大的满足感,但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起不到实际的作用。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充分肯定同学读得好的地方,巧妙地指出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避免廉价的表扬。笔者是这样巧妙地示范学生进行评价的:有位学生读“岸边几棵垂柳,垂柳那边是一望无垠的稻田”一句时,“一望无垠”这个词读得不够好。有同学评价说:“你读得很认真,但我觉得这稻田不够大,还能看到边!”第二位朗读的学生明白了同学的意思,比前一位学生读得好多了。于是,就有同学这样评价:“老师,他读的稻田比刚才大多了。”全班学生都哈哈笑了起来,将“一望无垠”读得淋漓尽致。

当然,适度的评价需要学生有敏锐的语言感知力、极强的判断力。起初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只要教师经常潜移默化地进行引导,学生也就渐渐地能掌握评价的尺度了。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引导学生参与朗读评价也应当倡导这种境界。“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双管齐下,让学生学会欣赏、尊重他人,不仅会改变原本评读中过分“挑剔”的现状,改变原来课堂上“单调乏味”的沉闷气氛,激活整个课堂教学,还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能力,增强语感,为学生的每次朗读增加“正能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于永正.教海漫记(增订版)[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3]李娟.浅谈创新作文评改策略[J].理论导报,2012(5):46,57.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傅村镇中心小学 321037)endprint

猜你喜欢
负效应学生评价自我评价
从生态角度诠释科学技术两重性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评价
军人习得性无助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浅谈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负效应的解决对策
幼儿游戏中评价的三层阶梯
小学英语课堂中对学生评价的改革
如何让自我评价真实有效
论网络传播中新闻道德的负效应缺失
有效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达成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