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与吃货

2017-10-27 22:15闫晗
祝你幸福·午后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鹿肉五香金瓶梅

闫晗

小学五年级时第一次读《红楼梦》,并不怎样喜欢,有个原因是书中的人动辄“油腻腻的谁吃这个”,对食物太过冷淡。好好的茄子经繁复的工序处理过后,感觉像是炫技,也并不怎样勾起食欲。刘姥姥没夹住满地乱跑的鸽子蛋,虽然贵却不见得好吃。宝玉挨打后点的“小莲蓬小荷叶汤”,不过是面疙瘩做得精致的疙瘩汤。那时我像刘姥姥身边的板儿一样,只对“果子”二字最能领会,听见了就两眼放光。直到现在,看见“点心匣子”这几个字,都觉得身心舒泰十分治愈。

宝钗、黛玉们似乎没有心仪的食物,宝钗说爱吃甜腻软烂之物,也不过是讨贾母喜欢,揣测了老人家爱吃的。有人说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人很粗鄙,多半没体验过富贵,居然写林黛玉吃“五香大頭菜”,不符合潇湘妃子高冷的人设啊。

我倒觉得给病人吃点来自家乡的清粥小菜再正常不过。江苏的五香大头菜传闻明朝的正德皇帝为之惊艳,《大明王朝1566》中严嵩喜欢吃六必居的酱菜——有些人或许还会说,“锦心绣口”的林妹妹跟“臭男人”口味不同,不过,若把大头菜的名字换成“芥菜”,观感会不会好一些?

晴雯爱吃茼蒿炒面筋、豆腐皮包子,看似与这位漂亮丫鬟相宜——我莫名觉得按晴雯的口味,应该会喜欢吃凉皮(里面也有蔬菜和面筋),泼上辣子也符合她的炮筒子性格。若如此描写,却又失了风雅。

湘云倒是喜欢吃鹿肉,但鹿肉不是寻常物,和洪七公心心念念的“鸳鸯五珍脍”一样,普通人想象起来没有着力点,依然觉得华丽而隔膜。

最亲切的当数《金瓶梅》中的烧猪头和猪蹄。宋惠莲用一根柴火即可炖烂,效果如同现代的高压锅,装在大冰盘里,潘金莲、李瓶儿、孟玉楼等美女围坐分享,炖肉的宋惠莲也分得一块,站在旁边啃起来。这一刻岁月静好,现场有美食而没有男人,彼此的猜忌、戒心、争斗都暂时放下——也许是这部小说里最宁静的一刻。似乎只有《金瓶梅》中的美人肯现出大快朵颐的一面,别的小说里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都是武松或者乔峰那般壮汉。

故事里的才子佳人要吟诗作对、专注风花雪月,无心理会吃食,哪有像《九品芝麻官》里的包龙星到飘香院里不看姑娘们一眼,只顾吃东西的呢。佳人做的食物必定是风雅的,比如董小宛就酿饴为露,制作“董糖”给冒辟疆吃。尝董小宛做的菜,需要有诗。“菊花脆鳝”是“翠菊依依醉寥廓”,而“鸡火鱼糊”则被称为“春水一江闹秦淮”。《还珠格格》里的夏紫薇第一次伴乾隆出行,也把菜名报作“阴阴夏木啭黄鹂”“凤凰台上凤凰游”,让龙心大悦。

如今在某些直男眼中,女神仍要高冷似抚琴吹笛跳舞的古代仕女,不能和俗人一样。李敖发现“仙女”胡茵梦赤脚踩的脚底板是灰色的,立即觉得无法忍受。日剧《四重奏》里卷真纪的老公最喜欢舞台上拉小提琴的她,对洗手做羹汤的妻子却很厌烦。估计他们只活在想象中,吃情调就好,不适合和凡人结婚。

曾经汤唯不小心说爱吃红烧肉,都要被纠正成香菇菜心,怕辜负了粉丝对女神人设的想象。几年过去,世道却变了,女明星们拼命展示自己是个“吃货”,以便下凡“接地气”。可群众也并不怎么买账:你们明星不都是买个肉包子,看一眼就当作吃了吗?那么能吃还瘦骨伶仃,简直和说保养秘诀是“心态好”一样敷衍。endprint

猜你喜欢
鹿肉五香金瓶梅
《金瓶梅》里的水产:餐桌上的游龙戏凤(下)
五香卷:香香脆脆闽南味
五香黄牛肉
埋肉证廉
1949年后《金瓶梅》的几次出版情况
鹿肉曾是古人餐桌上的常客
五香虫
裴宽埋鹿肉
被视为“禁书”的《金瓶梅》将出版
《金瓶梅》作者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