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资源融入体育课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2017-10-27 08:43邓凯
中国教师 2017年18期
关键词:玩法队员运动

邓凯

在體育课教学中,我发现有这样一种现象:六年级的男生在体育方面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女生却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不难发现,没有喜欢的运动项目是女生不爱运动的原因之一。因此,我需要找到一些合适的运动项目来激发她们的兴趣,增加她们的成功体验,最终达到让她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通过查找资料,我发现了“躲避球”这个运动项目。躲避球主要以投掷和跑动为基础,没有较难的技术动作,女生具有直接参与的能力。此外,它的运动量适中,没有直接的身体对抗,女生在参与时身体和心理的压力较小,而且在比赛中她们能获得较多的成功体验。例如,有效的躲避、接球反攻、击中对手得分等等。综合来看,这项运动比较符合六年级女生的运动需求,具有开展的可能性。因此,我决定尝试把躲避球引入课堂教

学中。

一、设计方案

我们计划分两步来完成这个工作。第一步,先以游戏的方式带入课堂,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步,找到躲避球与教材的结合点并设计相关课程,使躲避球融入课堂教学中。在实施方案之前,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对躲避球的玩法和规则进行改变,使它适应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改变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规则

首先我们对规则进行了精简处理,在保证游戏能正常进行的基础上,把一些过于复杂的玩法进行了改变,使游戏变得简单易行。例如,去掉了球员出局后的复活机制。此外,改变了一些球权的转换规则和出局的判定规则。通过这些改变,学生在内场存活的时间和接触球的机会增多,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成功

体验。

2.改变场地

标准场地的大小对初学者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一些女孩子的力量素质较弱,很难进行有效的进攻。因此,我们对学校的羽毛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篮球场进行了简单的改变,做出了不同大小的躲避球场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合适的场地,同时根据场地的大小来调整参与人数,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较好的游戏体验。

3.改变球

在球的使用方面,根据学生的能力配给不同大小的躲避球,用软式排球代替材质较硬的躲避球,减少学生的畏惧感和受伤的可能性,让他们能安全快乐的进行

游戏。

二、实施方案

1.游戏导入

引入时要注重策略,不要命令学生进行游戏,学生可以选择玩或者不玩,尊重她们的选择,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可以把它作为奖励进行引入,让课堂表现好的同学先进行游戏,其他同学如果想玩游戏,就要约束自己的不规范行为,这样既引入了躲避球又保持了课堂的良好秩序,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进行游戏时要合理分组,女生在力量素质和进攻的主动性方面与男生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游戏的初期,男生和女生要分开进行游戏,保证女生的参与程度。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可以男女混合分组进行比赛,增加游戏的趣味性。两组的实力要尽可能的平均,如果出现“一边倒”的情况,要尽快进行调整,减少学生的挫败感,保持游戏的竞

争性。

为了保持学生对游戏的新鲜感和热情,我们设计了“争分夺秒”,“一战到底”和“守护王牌”三种不同的模式,使游戏的玩法多样化。女生的躲避能力强于进攻能力,比较适合“争分夺秒”这样的计时赛,在规定的时间内淘汰较多的对手来赢得比赛。男生的进攻欲望强,进攻节奏快,更喜欢通过把对手全部淘汰出局的方法来获得胜利,所以“一战到底”更适合他们。“守护王牌”的游戏模式则需要双方斗智斗勇,保护本队核心队员的同时寻找机会击败对手的王牌球员。学生根据不同的玩法,选择不同的策略进行游戏,让躲避球变得更加有趣。

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渐熟悉了躲避球的玩法和规则,渐渐喜欢上了这个游戏,同时他们的好胜心使之产生了提高技战术水平的欲望和动力,这时教师再进行相关的教学,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与教材相结合

躲避球与教材的结合点主要有三个方面:单手或双手投掷技术,传接球技术,跑动躲避技术。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可以把这些内容与躲避球相结合,把学生对躲避球的喜爱迁移到这些技术的学习中去,使学生有目的、有动力的进行学习,这时课堂教学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例如,在学习《助跑投掷垒球》的内容时,学生会产生疑问:学习这项技术能在哪里使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助跑投掷垒球的技术和躲避球投掷技术有哪些异同点?能否运用到躲避球中?当学生发现这项技术可以增加他们投球的速度和力量,使掷球进攻更具威胁时,就会产生更多的学习动力,练习时不会觉得枯

燥了。

在技术教学的同时也要积极开展理论教学,通过相关问题的提出,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例如,在一节讨论课上,我提出问题:内场队员和外场队员怎样配合才能增加进攻的成功率?学生经过思考、分析和分组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1.进攻时内外场队员要及时沟通统一进攻的目标。2.通过传球迫使对方球员增加跑动的时间和距离,等对手体力下降时再进行攻击。3.内场队员进攻时要注意外场队员的位置,不传偏球、远球,减少接球出界的失误。

通过这些思考和讨论,学生加深了对躲避球这项运动的理解,也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培养了他们听、看、议、思、练相结合的学习习惯,有助于他们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3.组织比赛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已基本熟悉了躲避球的玩法和规则,在技战术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十分渴望在比赛中一展身手,无论是课堂上班内的分组对抗,还是课余时间班与班之间的友谊赛,六年级的同学们都表现出极大的

热情。

三、总结与反思

在体育课上,女生有了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明显的提高,渐渐体会到了运动的快乐。困扰我的课堂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在课余时间,很多平时不太爱运动的同学也和大家一起参与到躲避球的游戏中快乐的

运动。

但是也存在问题。

首先,课程设计的内容还不够丰富,与教材的结合还停留在简单的叠加,学生需要在学习教材相关课程后,再进行技术的迁移和融合。课与课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学生不能系统的学习躲避球的相关技能。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躲避球的各项技术,找到它们的特点和内在联系,再结合教材来设计躲避球的专项课程,让学生能够更科学、更合理的进行

学习。

其次,在进行躲避球比赛时,参与人数和场地大小不匹配时会造成学生的运动量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参与度低的问题。一局比赛结束,有的学生满头大汗,有的学生却连球都没有碰到一次,这样就不能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并且常常接不到球的同学就会渐渐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合理的选择场地和人数,不要为了凑热闹而使比赛变得

混乱。

经过两个学期的设计与实施,“躲避球”融入体育课堂教学的工作已基本完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需多思考、多实践,找到更多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让体育课充满乐趣与活力。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肖佳晓

Xiaojx@zgjszz.cnendprint

猜你喜欢
玩法队员运动
传接球跑位练习五则
边路进攻战术训练方法
提升传接球射门技术训练四则
鸡蛋托的创意玩法
不正经运动范
向时尚ICON借衣之“花”式新玩法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NBA总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