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学且行且思

2017-10-27 18:09仲济恺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7年10期
关键词:校本环节学校

仲济恺

让课堂焕发出它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近几年来,我校坚持“且学且行且思”的校本研训模式,积极打造“332·五环节·40分钟”生本愉悦课堂,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

一、现状拷问:加强校本培训,推进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我校共有教师150人,其中,50岁以上的29人,40岁以上的114人,平均年龄44岁。教师年龄结构偏大,导致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缓慢,课堂教学存在的深层次问题逐渐显露。如,“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的教学惯性仍没有本质上的变化,不少教师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缺乏有计划的学习习惯、方法指导,能力培养滞后。这样的被动学习造就了太多学生学习兴趣缺失,学习能力低下,随之产生“课内损失课外补”,学生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厌学情绪日渐加剧。没有教师的先进观念、专业精神和教育智慧,就谈不上有效教学,提升质量。

基于此,学校明确了“为思维而教,在活动中建构”的课堂教学理念,确立了以“导学案”为载体的“332·五环节·40分钟”课堂模式,为打造“生本愉悦”轻负高效课堂注入活水。

二、探索变革:创新校本研训模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1.变革一:创新“且学——且行——且思”校本研训模式

“且学”——立足校本,通过自学、集体学、向他人学等方式,引领教师学习、掌握专业发展理论和高效教学理念与策略。

“且行”——在集备、课堂教学、作业与辅导等环节的行动中强化探究与实践,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提高教学研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且思”——在持续探索中强化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反思、集体反思,构建“教学即研究”的教学研训文化。

“且学、且行、且思;再学、再行、再思”,就是追求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螺旋式”快速提升,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学”是基础;“行”是根本;“思”是关键。

实践证明:“三且”研训一体化模式,在时间上,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部分,机动性大;在内容上,立足于学校的实际,实效性强,避免了“一阵风”“走过场”;在组织上,容易将现有的人财物、信息资源整合起来,避免了自上而下式的任务驱动,有利于教师的自主發展,有利于实际工作的改进和提高,形成了学校的优势和特色。

2.变革二:创建“332·五环节·40分钟”的课堂教学模式

变每节课45分钟为40分钟。严格控制“讲”不超过15分钟,“师生、生生互动”不少于15分钟,“练”不少于10分钟。

基本流程:“导→学→探→讲→练”为表现形式的“五环节”

导——目标导学,整体感知。教师出示自学指导,三维目标细化为具体问题并对自学时间、内容、方法、标准提出明确要求,让学生整体感知。

学——自主学习,疑难梳理。学生按“自学指导”学习、自测,疑难问题做好批注或记录。教师及时发现共性问题,适度调控自学时间。

探——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学生“带问题”同桌互探→组内互探→组间互探,开展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发现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讲——精讲点拨,能力提升。学习小组没有解决的“困惑点、重难点、易错点”进行精讲点拨、归纳总结并适度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重在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揭示通理通法。

练——训练测评,反馈矫正。即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对不同的学生开展分层训练和分层达标活动,让每个学生拥有自信和成功;课内外结合适当进行拓展训练。

三、立足校本:且学且行且思,构建“332·五环节·40分钟”生本课堂

1.且学——学习中提高

适应课改的理念和要求,教师到底要学什么,怎样学,我校持续多年在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

引导教师自主发展。以“在成就教育事业的同时发展自己”为基本理念,在全校启动《教师职业发展年度“千分行动”计划》。一是学年初组织教师自我诊断,确立自己的专业发展点,制订自我发展个性化设计方案;二是持续实施“学校、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五级“学点滴,行点滴,思点滴”策略,强化职业责任,提升专业知识和能力;三是设计了达标、考评指标,定期开展个性化考评、展评活动并纳入年度教师素质考核,激发教师自主发展。

加强业务培训。学校汇编印发了《泊中一日教学常规》《泊中一周教学常规》《有效/高效课堂教学技能技巧培训手册》《教师教学常规·课堂教学常规·优秀教学法培训手册》《名师课堂教学管理的66个经典细节》《他山之石“1751”管理与教学篇)》等校本教材10余种,给教师订购《课堂风暴》《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微课制作指南》等书籍,人手一册,分解到每月每周去学习充电,去消化行动。

“走出去、请进来、学进来”。学校把外出培训作为教师提升业务能力的最大“福利”。近两年,先后选骨干教师120多人次到济南稼轩中学,博兴实验中学、山大附中等30多个名校考察学习;先后邀请省课程中心专家、省市特级教师、名校长11人次走进学校专题讲座、互动交流,面对面地给教师们以指导和提高。对外出培训学习的骨干教师,落实“三必”机制(必须召开一次学科组交流会或讲座、必须执教一节汇报课、必须写一篇体会与反思),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提升注入活力、提供比较的标尺。

2.且行——问题导向,行动中研究

我校积极推进“问题解决式、工作清单式”工作方法,力求“问题在一线发现,困难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典型在一线推广”,确保各项工作要求到位、指导到位,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

问题一: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艺术体育活动时间匮乏。我校变每节课45分钟为40分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非统考类课程的开设,增加艺体社团活动时间,打造生本愉悦轻负高效课堂。endprint

问题二:教学中存在满堂灌、满堂练现象。将40分钟课堂分为三段,每段时间分别是15分钟、15分钟、10分钟(时间段划分比例为“332”)。严格控制“讲”不超过15分钟,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互动、消化时间;“师生、生生互动”不少于15分钟,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练”不少于10分钟,引导学生回味梳理、质疑讨论、巩固拓展。

问题三:学生学习兴趣低,主动性差。设计了40分钟课堂教学基本流程:以“导→学→探→讲→练”为表现形式的“五环节”。“导、学、探、讲、练”五个环节环环递进。前一个环节是后面环节的前提和基础,后一个环节是前面环节的延伸和深化。

问题四:课改措施难以贯彻,难以坚持。本着“积极稳妥、由点到面、全面推开”的原则,通过活动、课题、制度等多种方式保障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第一,从强化过程性管理入手,修订落实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常规,加强各环节的监管、指导和考评激励力度,突出“过程高效”“质量第一”。

第二,制定“学科组年度发展规划”,坚持教研组“每月一主题”活动;探讨教师专业发展“学分制”,引领教师自主发展。

第三,组织备课组“每周三个一”(一节研究课、一心得交流、一问题会诊)活动,建立教师间定期交流研讨机制,提升教师教研能力。

第四,在数理化学科确立以学案为载体,将“导”和“学”两个环节置于课前课后,课中打造“探、讲、练”三环节的“问题质疑式”课堂。

第五,成立“学术委员会”和“青年教师研究会”。围绕“导学案”的使用、“332·五环节·40分钟”教学模式,每周开展“观课、议课”活动,开展“立标、学标、达标”活动,实现全员达标。

“立标”:持续开展“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教学案例、课堂教学标兵”等各项先进的评选表彰活动,发现典型,树立“标杆”。

“学标”:每学期组织“教学常规+课堂教学活动月”、“生本愉悦课堂大家谈”论坛等活动并择优汇编优秀成果,供所有教师进行交流学习。

“达标”:分期分批对教师“332·五环节”教学模式等先进教学法的应用进行过关验收、等级评估,促进教师教学创新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第六,立足级部、处室、班组等不同层面,以查摆在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等各层面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实、真、急”为主要特征的校本小专题为抓手,确立校本研究课题,定期论坛、评选并对取得成果的教师给予重奖,积极构建学术第一的管理评价氛围。

第七,坚持“教学工作月简报”制度。在总结推广经验的同时,把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列出清单,明确责任人,限期整改。

3.且思——反思中提高

強化教师反思性学习。反思性学习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学校有序开展了“六个一”的反思活动:组织读书沙龙、读书论坛、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每月至少收看1次名师课堂录像课,对照先进学习反思;每周至少一次邀请同事观摩诊断课堂;坚持写好教后记、阶段教学分析进行自查自纠;每周一次课堂事件调研或课例研究,通过发放问卷或个别访谈等进行“小专题”研究;每月一次评教或访谈或教学创新论坛。外出学习体会选编《且学且行且思—他山之石》,资源、经验共享。

促进同伴合作性学习。一所学校,教师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教学风格等方面必然存在着较大差异,引领教师之间合作、互学互补,这种差异就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我校在促进教师合作学习的形式方面有指导性的教师合作学习。如,邀请同事诊断自己的教学等。观摩型的合作学习。如,观摩教学、教学展示等。研究型的合作学习。如,课堂事件调研、创新论坛、课题引领的行动研究等。与走进学校的专家之间的相互学习与研究活动。加强与校外培训机构的联系,定期举行教学研讨会、学科教学论坛等,吸收校外资源为我所用。

总结表彰激励性反思。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的奖励表彰办法,激励教师不断提炼、总结、升华。一是每学期把发表和获奖的论文按照不同级别和等次给予表彰奖励;二是实施教师专业化成长评价方案,评选专业化成长较快的教师,每年免费订购教学期刊给予表彰奖励;三是每年召开教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表彰奖励各类先进教师,如,课堂教学标兵、优秀备课组长、学科带头人等。

四、成效明显:百花齐放春满园

1.提高了学校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1751工程项目学校”、山东省“翻转课堂和微课程开发实验基地”“青岛市现代化学校”、“青岛市校本培训示范校”等地市级以上称号12项;获得“黄岛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区市级称号累计14项。

学校先后举行了黄岛区教学改革现场会;青岛市教学研究室在我校先后三次举办了“332·五环节·40分钟”课堂模式研讨会;2014年《语言文字报》以《问题导向促改革生本课堂真教育》为题报道了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与成效;2016年6月“导、学、探、讲、练五步教学法的研究”被评审推荐为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并于7月份顺利完成了省级“十二五”课题结题任务。“学行思”培训特色等教学管理经验先后多次在区级以上教学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多次发表在《中小学校长》《语言文字报》《教师博览》等期刊并被收录到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学校变革智慧:管理创新与学生发展(初中卷)》一书。

2.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近年来,我校先后有9人次被表彰为青岛市优秀专业人才、青岛市教学能手、首批青岛名校长、青岛西海岸首批拔尖人才;80多人次举行了黄岛区以上公开课或研究课;30人获得黄岛区以上优质课获一二等奖;20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办学经验)在地市级以上刊物发表;10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上级组织的论文评选中获奖。在上级组织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评选、科技节、创新实验大赛等活动中,25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有1人次获得省级一等奖和全国优秀奖,多人次获市级优秀校本课程评选一二等奖。

3.成就了学生全面发展

近几年,我校中考综合评价及全年目标绩效考核一直处在全区同类学校前列;300多名学生在研究性论文比赛、读书征文、演讲比赛、创新实验大赛、科技发明等各类比赛中获得区市级一等奖300多人次,二等奖220多人次;历届体育节和艺术比赛中连续多年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

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紧紧扭住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抓手,大力推进教师“且学且行且思”向“乐学乐行乐思”迈进,进而不断地打造轻负高效的生本愉悦课堂,是我校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坚信,只要干部师生有直面问题的勇气,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反思问题的意识,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之路必定会愈走愈宽!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市胶南市黄岛区泊里中心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本环节学校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学校推介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