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对照研究

2017-10-30 14:28葛玲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利培缓释片精神分裂症

葛玲

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对照研究

葛玲

目的 对比研究帕利哌酮和利培酮对于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原则,将2014-08—2016-07收治的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进行分组,分别予以帕利哌酮治疗(观察组,41例)和利培酮治疗(对照组,41例),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TESS评分仅为(2.37±1.04)分,较对照组(4.92±2.06)分下降明显(P<0.05)。结论 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基本一致,且帕利哌酮有更短的起效时间、安全性更高,更为安全可靠。

帕利哌酮;利培酮;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十分多见,一般要求予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帕利哌酮片剂自2009年被批准在我国上市以来,在精神分裂症、急性躁狂发作等方面取得确切进展。但现阶段仍未对其作用机制得出确切结论,关于对女性这一特定群体的疗效研究也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帕利哌酮和利培酮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具体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08—2016-07收治的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随机分组,分别予以帕利哌酮治疗(观察组,41例)和利培酮治疗(对照组,4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1],且为首次发病。研究内容均被所有入选人员知晓,且入选者自愿参与,符合相关伦理学要求。观察组患者年龄21~48岁,平均年龄(35.42±5.10)岁;对照组年龄23~50岁,平均年龄(36.18±4.39)岁。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予以分析,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组前均确保停用其他抗精神疾病药物,停药后2周开始进行研究。观察组予以帕利哌酮片治疗,初始剂量为3 mg/d,每隔一周增加3 mg,治疗2周后根据患者的药物耐受情况将用量加至3~12 mg/d。治疗8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则予以利培酮片治疗,初始剂量2 mg/d,每隔2 d增加2 mg,并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将利培酮剂量控制在4~6 mg/d。8周为1个疗程。治疗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静坐不能、睡眠障碍等,可酌情予以β受体阻滞剂治疗。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均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其不良反应,分数越高表示临床症状越严重、副反应越严重。参照PANSS评分的变化作为疗效评估标准,以PANSS较治疗前下降60%以上,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视为显效,下降40%~60%,且症状有明显改善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则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 17.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组间对比分别予以卡方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中显效24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68%;对照组患者中有显效21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8.05%。对比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对更高,对比确切(χ2=7.54,P<0.05,表1)。

作者单位:110168 辽宁省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五病房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的PAN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比较(±s) 单位:分

组别 例数 PANSS总评分 t值 P值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1 81.57±3.27 35.84±5.30 47.01 <0.05对照组 41 80.46±4.56 37.19±4.78 41.94 <0.05 t值 1.27 1.20 P值 >0.05 >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中不良反应包括肌强直2例(4.88%),静坐不能3例(7.32%),均在口服阿普唑仑后症状有明显缓解;对照组不良反应包括静坐不能6例(14.63%),肌强直3例(7.32%),均服药后缓解。观察组的TESS评分(2.37±1.0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2±2.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8,P<0.05)。

3 讨论

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目标发生了明显转变,从早期对阳性症状的消除转变至对阴性症状治疗的重视[2]。截止到目前为止,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不仅重视临床症状的缓解,也要求对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3]。利培酮作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抗精神病药物,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是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药物。帕利哌酮是利培酮的活性代谢产物9-羟利培酮,能够通过阻断5-羟色胺受体和多巴胺受体来发挥良好的抗精神病效果;且帕利哌酮可减少血药浓度波动[4],药物浓度更稳定,避免由于血药浓度波动而导致的不良反应风险;此外,对于女性患者而言,接受治疗后不会引起体质量变化和不良反应,更好满足女性患者对自身形象的关注心理,提升依从性。有研究证实[5],应用帕利哌酮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长期和短期疗效均较为满意,一般可在治疗第4天就发挥一定的症状改善效果。相比较而言,帕利哌酮的起效时间更快[6],可能是因为帕利哌酮为利培酮的活性产物,且剂型选择了渗透泵药物释放的缓释片剂,能够控制帕利哌酮在24 h内稳定释放,有效确保起始剂量即为治疗剂量,避免了利培酮治疗前为了确定治疗剂量而进行剂量滴定所产生的时间浪费,缩短治疗时间。还有研究通过跟踪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PANSS总分发现,治疗2周后,帕利哌酮治疗组患者的PANSS评分及阳性症状评分较利培酮组更低,证实帕利哌酮对于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改善方面有更显著效果[7],推断可能是由于帕利哌酮的主要代谢途径是肾脏,避免了利培酮经酶代谢所产生的肝脏首关效应。

从理论上讲,帕利哌酮可能引起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风险低于利培酮,但由于帕利哌酮对D2受体更强的阻断作用,导致患者仍可能发生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有学者曾进行一个随机双盲对照试验[8],为期6周,对照组予以安慰剂处理,结果显示帕利哌酮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短期效果确切,且当帕利哌酮的治疗剂量超过9 mg/d时,患者发生锥体外系副作用的风险有所增加。在本次研究中并未发现帕利哌酮组患者出现肝功能指标异常情况,可能是由于其主要代谢途径不经由肝脏而是肾脏,故建议对于存在肝功能疾病的患者,可优先考虑帕利哌酮,而无需对使用剂量加以调节。另外,也有学者通过体外组织细胞培养技术进行研究后发现[9],帕利哌酮和D2受体的半数解离时间显著低于利培酮,也在某种程度上提示帕利哌酮有相对更低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本次研究中经对比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治疗前、后两组间的PANSS评分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TES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据此所得结论与张小彤[10]的研究观点基本一致。帕利哌酮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利培酮组相对更低,且在给药后其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可在短时间内消失,推断可能与大多数患者口服的帕利哌酮剂量不高有关。

综上所述,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基本一致,且帕利哌酮有更低的TESS评分,安全性更高,可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1]邓小娟,杨彦春,王强,等.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片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3,39(6):355-358.

[2]罗汝琴,陈仁云.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 照 研 究 [J].中 国 民 康 医 学 ,2011,23(23):2913-2914.

[3]盛民生,张先锋,胡军.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9):19-21.

[4]吕振雷.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奥氮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5):647-648.

[5]傅正闯,张鹏.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性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9):101-103.

[6]谢明华,朱先文,姜国学,等.帕利哌酮与奥氮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上海预防医学,2012,24(4):215-216.

[7]刘伟伟.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 究 [J].中 国 实 用 神 经 疾 病 杂 志 ,2015,18(1):74-75.

[8]黄莺乐.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四川精神卫生,2014,27(1):72-74.

[9]郎艳.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1(2):46-48.

[10]张小彤.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片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0):128-130.

1005-619X(2017)11-1214-02

10.13517/j.cnki.ccm.2017.11.040

2017-04-17)

猜你喜欢
利培缓释片精神分裂症
足量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评价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观察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CYP2D6*10基因多态性对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浓度的影响
60例利培酮致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特点分析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