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北魏前期佛教雕塑中的印度佛教艺术样式及其设计

2017-10-31 04:35范军
设计 2017年13期
关键词:北魏云冈石窟

范军

摘要:云冈石窟位于我国山西省大同市,是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开始进行开凿,于孝明帝正光五年完工,开凿工作持续了64年之久。云冈石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并成为我国的“四大石窟艺术宝库”。北魏时期的佛教文化深受汉族文化、鲜卑族文化和印度文化的熏陶。这一点在云冈石窟中的佛教雕塑上也有所表现。本文将介绍佛教文化在北魏时期的发展,介绍云冈石窟各个时期的佛教雕塑特点,分析印度佛教艺术样式在设计风格中的体现。

关键词:云冈石窟;北魏;佛教雕塑;印度佛教艺术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7-0078-02

引言

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我国,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繁荣发展的景象。

而北魏是由我国古代的少数民族——鲜卑族所建立的政权,其文化深受汉族文化、鲜卑族传统文化和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云冈石窟中的雕塑,就鲜明地体现了这种文化上的综合性。云冈石窟是北魏皇室为了宣扬佛教教义,扩大佛教影响力所开凿的,能够反映当时的文化背景与时代特征,在佛教历史的研究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佛教在北魏时期的发展

北魏是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建立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在东晋时期,我国北方地区处于一片混乱当中,匈奴、鲜卑、羯、羌、氐等五个少数民族非常活跃,先后建立了许多小国家,被称为“五胡十六国”。鲜卑族的贵族拓跋硅击败了“五胡十六国”中的后燕,逐步统一了中原地区,开始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当拓跋珪的孙子拓跋焘即位之后,鲜卑族政权已经完全统一我国北方地区,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拓跋焘大量任用汉人为官,建立了封建政权,国号为魏,史称“北魏”,鲜卑族正式从奴隶制社会转化为封建制社会。而到了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即位,开始实行汉化改革,将都城从平城迁移到了洛阳,鲜卑族与汉族的民族融合更加密切。

在北魏政權的建立初期,佛教还并未盛行。随着北魏政权受汉族文化影响越来越深,佛教受到了北魏皇室的重视,并且大规模普及开来,成为上至皇室,下至庶民的全国性信仰。尤其是在公元439年,北魏将北凉灭掉之后,深受凉州发达佛教文化的影响,佛教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佛教之所以在北魏发展繁荣,是因为佛教属于外来宗教,更符合少数民族统治者的需要。再加上佛教的传播有利于平民顺从封建统治,被北魏王朝的统治者大力提倡。北魏王朝不仅大力宣扬佛教,还建立了一套佛教的组织管理系统,政府专门投资兴建各种寺庙。但是,随着佛教的发展兴盛,许多平民为了逃避赋税纷纷出家,对北魏王朝的财政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危害了统治者的利益。在公元446年,北魏太武帝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灭佛运动”,是“三武灭佛”事件的开端,大规模拆除寺院,强迫僧众还俗。直到文成帝即位,才恢复了对佛教的提倡,开始大规模开凿云冈石窟。云冈石窟集中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建造智慧和艺术才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对隋唐时期的雕塑风格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云冈石窟的雕塑造型特点

云冈石窟从开凿到完工历经64年,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所开凿的石窟中雕塑各有不同的特点,下文将对这三个阶段的雕塑造型特点分别展开分析。

据《魏书·释老志》的记载,云冈石窟的初期开凿是由北魏的佛教高僧昙曜所主持的,共开凿了五座石窟,被称为“昙曜五窟”。“昙曜五窟”当中各有一座佛像雕塑,高度在六十尺到七十尺之间。现代学术界认为:这五座佛像雕塑代表着北魏的五位皇帝——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景穆帝和文成帝。这深刻表明了在北魏王朝当中,佛教是依附于世俗皇权而存在的,皇帝的地位高于宗教,无论地位多高的佛教徒,都要按照礼节拜见皇帝。昙曜五窟是凉州佛教文化的典型代表,开凿的工匠也多来自凉州,保留了很多印度的佛教艺术风格。在昙曜五窟的开凿过程当中,很多佛像的造型设计都明显深受犍陀罗艺术风格的影响,比如说身着袈裟、袒露右肩、慈眉善目、耳垂宽大、面部表情微笑淡然的佛陀形象,胸前佩戴璎珞、项圈等饰品的菩萨形象。这些形象的设计体现了典型的印度艺术风格特征,人物身材比例上短下长,肉身的一部分袒露在外,人物表情或庄重、或肃穆、或和蔼、或淡然,具有鲜明的印度情调,与小乘佛教所记载的形象相符。工匠们在雕塑这些雕像的时候,通常采用大面积统一处理,衣物服饰等细小部位进行精细雕刻的技法,营造一种宏伟的氛围。

云冈石窟的中期开凿主要是在孝文帝在位期间,大致时间是从公元465年持续到494年。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宏于公元472年即位,并在公元490年亲政。孝文帝在位时期,北魏疆域内的汉族人民反抗情绪强烈,对北魏王朝的稳定造成了很大影响。为了安抚人民,孝文帝极力推广佛教教义,规定官吏、僧尼和佛教信徒都可以出资开凿石窟。这表明云冈石窟的开凿权力已经不再专属于皇室,各个阶层的佛教信徒都可以参与到云冈石窟的开凿当中,佛教深刻融入到人民大众当中,石窟开凿的主题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加多样。在这一时期,云冈石窟的开凿以“双窟”为主要特征。之所以出现这种特征,与当时北魏皇朝尊奉“二圣”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二圣”是指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宏、太皇太后冯氏。这两个人在北魏政权的稳定和佛教的广泛传播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孝文帝崇尚汉族文化,倡导北魏贵族改姓汉姓,与汉族大姓通婚,将服饰、官职等体制也改造成汉族王朝的形式,导致这一时期的石窟雕塑造型也具有鲜明的汉族文化特征。当时的汉族雕塑文化追求雕像造型的华丽,工匠喜欢运用各种精细高超的雕塑技法来修饰雕塑,雕塑风格华丽而多变。另外,这一时期的佛教雕塑相对于印度佛教雕塑形象更为清秀,面向适中,而不是追求圆润富态。在中其开凿的云冈石窟雕塑当中,许多菩萨形象都佩戴着各种饰品,头上戴着三珠新月冠、花蔓冠,配有项圈、璎珞、臂钏,给人一种“峨冠博带”的汉族文化形象的感觉。同一时期,南方的汉族士族当中盛行魏晋玄学,士大夫以“高履大冠、薄衣敞怀、身体羸弱”的形象为美,对民族审美品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表现在雕像造型当中。在雕刻衣服花纹方面,这一时期的雕刻技法相比前一时期有所简化,采用直平阶梯式的手法,能够让雕像更加具有立体感。endprint

在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北魏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生了转移,皇室和大臣将开凿石窟的重点从云冈石窟转移到了位于洛阳的龙门石窟当中。在这一段时期,云冈石窟的大规模开凿基本停止,但是由一些中低层官吏和佛教信徒主持的小规模石窟开凿却仍然频繁,一直持续到了公元524年左右。这一时期的石窟开凿以单窟形式为主,相互之间没有什么联系,规模也以中小型为主,雕像的脸形偏向于消瘦,颈部较长,肩膀变窄而且呈现下削趋势,被称为“秀骨清像”,是这一时期雕像造型的主要特点。而在衣物服饰方面,在保持褒衣博带服饰风格的同时,衣服下部的褶皱纹路越来越密,说明了我国工匠在雕塑技术上的进步。

三、云冈石窟佛教雕塑的印度佛教艺术样式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齐名,是由乔达摩.悉达多于公元前一世纪所创立。佛教的发源地是古迦毗罗卫国,也就是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境内,对这一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公元一世纪,我国的汉朝开辟了丝绸之路,与沿途各国进行经济和文化上的多重交流,佛教艺术也随之传入我国。在这一时期,印度处于贵霜王国的统治之下,其文化风格被称为犍陀罗艺术。犍陀罗艺术在传入我国之后,首先在我国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凉州地区大肆盛行。在北魏太武帝灭掉北凉之后,佛教艺术随之传播到了北魏当时的首都平城(当今山西大同),后来又随着孝文帝拓跋宏(后改名元宏)迁都而传到洛阳,在中原地区广泛传播开来。

北魏政权是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为了维护政权的稳定,北魏统治者大力提倡佛教的传播。同时,北魏政权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与西域各国和印度地区交流频繁,深受这些地区文化与艺术风格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云冈石窟的开凿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据史书记载,在北魏时期,经常有來自西域和印度的僧侣带着佛钵、佛像、佛经到平城来拜见北魏王朝的统治者。北魏王朝的风格既包含着鲜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也受到了西域、印度地区文化艺术的影响,还接受了中原地区的汉族文化的熏陶。

在云冈石窟的早期开凿当中,主持者是北魏王朝的皇室。在这一时期,北魏王朝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还没有那么严重,石窟中的雕塑更多体现的是来自印度的犍陀罗艺术风格。北魏王朝召集了数以千万的僧侣和工匠,投入到石窟的开凿工作当中。这些工匠大多数来自凉州地区,无论是在雕塑造型设计还是在雕塑技法上,都与凉州佛教的艺术风格一脉相承。这一点从云冈石窟雕塑与敦煌莫高窟、永靖炳灵寺当中雕塑的相似程度上就能够看出来。以昙曜五窟当中的五位帝皇雕塑为例,头发呈卷发形式,高鼻深目,表情庄重威严,袒露着胸部或者肩膀,脚上也没穿鞋子,具有典型的印度形象特征。又比如位于第十九窟的主佛像,佛身躯挺拔,体格健壮,呈现出一种威武、庄严、肃穆的形象,上半身短,下半身长。在衣物服饰上,以袒露肩膀的袈裟为主,其花纹造型具有湿衣衣纹的特点。

在云冈石窟的开凿中期,正处于北魏统治最稳定、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云冈石窟的开凿工作也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峰。随着孝文帝汉化改革的进行,石窟雕塑中来自印度的犍陀罗艺术元素渐渐减少,汉族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无论是在身材比例、五官轮廓、衣物服饰还是花纹图样等方面,汉族文化的特征都越来越明显。在身材比例上,这一时期的雕塑更加追求适中的身材比例,上下半身所占据的比例基本相等;在五官轮廓上,脸形逐渐消瘦,以椭圆形为主,呈现一种“清秀”的风格;在衣物服饰上,汉服“峨冠博带”的痕迹越来越重,并且搭配以头冠、璎珞等饰品;在花纹图样上,衣物上的花纹图样越来越复杂,这一方面体现了雕塑技术的进步,另—方面也体现了雕塑工匠审美品位的变化。

到了云冈石窟的开凿后期,汉族文化特征在石窟雕塑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一时期的佛像不仅表情威严,正襟危坐,凝视前方,而且面貌端正,额头方正,双耳垂肩,表现了佛陀威严、智慧、庄重的气度。而佛像身着的衣物也体现了中亚地区的衣着特点,衣物质地厚重,工匠通过雕塑技法表现出毛料衣物的主要特点,这是印度犍陀罗艺术的特征。但是,衣物上的花纹绚烂而繁复,呈现出典型的汉族服饰文化特征。另外,这一时期的佛像雕塑还配有彩绘,更增添了佛像雕塑的气势与威严。

四、云冈石窟佛教雕塑的设计风格

从云冈石窟雕塑的整体风格来看,深受犍陀罗佛教艺术风格的影响。犍陀罗佛教艺术产生于贵霜王朝统治时期。贵霜王朝与古罗马帝国处于同一时期,所以犍陀罗佛教艺术深受古罗马写实艺术风格的影响。在云冈石窟的造型设计当中,许多佛像都呈头发为卷发,双眼间距比较小,鼻梁较高等特征,这都是典型的欧洲人体态特征。

在佛像的衣物服饰设计上,也以罗马式长袍和通肩式僧衣为主。这两种衣物的造型设计强调衣服要层次分明,具有清晰的质感和强烈的立体感。这种质感和立体感的塑造主要是通过衣服褶皱的处理和花纹图样来表现的。雕塑工匠在雕塑佛像的时候,对衣物褶皱的地方进行各种精细处理,给人一种衣质厚重的感觉,这与印度地区的气候环境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在花纹图样上,则采用一些花卉或者是火焰的样式,表达了一种热烈奔放的情感。

结语

云冈石窟的开凿历经了北魏王朝的建立、兴起、昌盛,既包含了鲜卑族民族文化的特色,也深受西域、印度、中原等地区文化的影响。云冈石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我国古代人民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在云冈石窟的佛教雕塑当中,从雕像身材比例、五官轮廓、脸形、衣着、饰品、花纹等方面,都能够体现印度地区犍陀罗文化风格的深远影响。对云冈石窟的研究,有助于我国探究佛教文化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对研究隋唐时期的佛教文化也有重大的帮助。endprint

猜你喜欢
北魏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云”上游
云冈石窟1至4窟重新开放
云冈石窟旅游景区开发与规划
论北魏的婚姻法律制度
论北魏的婚姻法律制度
北魏通语的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探析
北魏乐籍制度考
浅谈北魏以来庄浪地区的石窟营建
孝文帝爵制改革后的北魏散爵封地
云冈立佛将重现北魏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