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益芝,有一颗不断向上的心
——记全国第四届养老护理员竞赛特等奖获得者

2017-11-01 13:49李雪
中国民政 2017年20期
关键词:特等奖护理员福利院

◎ 本刊记者 李雪

郭益芝,有一颗不断向上的心
——记全国第四届养老护理员竞赛特等奖获得者

◎ 本刊记者 李雪

参赛第一天,郭益芝就感冒了,“在候考区候考时,我生怕实操比赛时鼻涕流下来。没想到,一进去考场,感冒症状不翼而飞,幸运总是降临我身上。”她不但顺利完成了当天鼻饲照料的实操考试,还获得了全国第四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特等奖。

郭益芝是一名“90后”,只有23岁,已经在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工作5年了。“提高养老护理技能,我觉得首先要有一颗热爱学习、不断向上的心。”

憋着一股劲,让奶奶对我刮目相看

一江秋水澄蓝澈底,河洲草地碧绿绵软,几簇苇丛袅娜迎人,几弯村落、几缕炊烟点缀其间……曾经来往船只常在此停泊,如今船不见了,名字却留了下来“船湾”。郭益芝就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市船湾镇一个优美静谧的小村子。

小益芝学习好,到初中毕业时,本可以读重点高中的。但奶奶不许她再读下去了,毕竟家里条件一般,何况她还有一对双胞胎弟弟,需要她工作挣钱贴补家里;而妈妈则支持女儿继续求学。最终,她选择江西省萍乡市卫生护理学院护理专业。

益芝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把她带大,感情很好。“爷爷身体不好,在我10岁时得肺癌去世了。我还记得,爷爷到了晚期的时候身体很消瘦,经常会在床边咳血,非常难受。”所以,她后来选择了护理专业,“如果可以有一些医学护理知识,我可以帮上忙。但当时,我没这个能力。”

郭益芝带老人进行工娱治疗

虽然职业高中并不是理想选择,她一点都没有懈怠,如同一株花,虽然没有长在肥沃之地,但依旧为了盛开而努力生长。她喜欢医学知识,珍惜这个学习机会,“我憋着一股劲,一定要做得更好,不让妈妈失望,让奶奶对我刮目相看。”学校的护理专业有20多班,一个班五六十人,郭益芝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2012年毕业后,郭益芝到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工作。当记者问她为什么没留在医院时,她坦率地说“太难留了”——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养老护理专业对于专业医护人员的巨大需求,并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潜力。

从细微处走进老人内心

初到福利院照顾老人,郭益芝不太适应,“在医院和是正常人交流,护理院失智老人多,没法进行正常交流。”

有一位老人有严重的痴呆,在福利院到处游走,嚷嚷着要回家。郭益芝就陪着她走,熟悉周围的环境,有时和她聊几句天,转移她的注意力。几次过后,老人渐渐平和了,唯独能叫出的一个名字就是她,“小郭”。

渐渐地,她发现只要找到了适合的方式——不急不躁的、更发自内心的,就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你要观察他的眼神、表情、动作,安抚而不是打压他们的情绪。”

说到和老人的交往时,郭益芝有时悲伤哽咽,有时欢快兴奋。每个老人都是一本书,书里的每一个字句都有她的用心体会,每一段生命章节的起伏都有她的参与陪伴,所以感受格外真挚深切。

郭益芝还记得第一次单独上夜班时,院里一位老人去世了。老人90多岁,长期卧床,插着胃管、导尿管、输液管,非常瘦弱。老人病危时,和医院积极抢救的做法不同,在福利院主要是让他走得更安详,没有痛苦。老人去世后,她和同事们给老人做遗体照料:去除输液管、胃管、导尿管,清洁身体,穿上了寿衣。“怕肯定是有的,毕竟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但更多的是不舍。给老人做遗体照料,感觉特别神圣。”

郭益芝所在的科室有100多位老人,看着有些老人离开,也会生出对生命的感慨。“一个人随着衰老、功能也退化了,渐渐没法走动、没法进食,直到离我们而去;而且这个人还是你之前经常可以看到的。而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他们有尊严地离开。”

较高的质量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关键,质量的提升一直是所有建筑单位共同的努力方向,可从以下方面来提高质量:全面提升施工者的素质,使其形成质量意识,在施工过程中自觉遵守相关规定;清楚规定各个施工环节,并将环节落实到人,改变以往责权不明、推卸责任等现象;若施工时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需根据相应的处罚机制,对工作人员进行处理;施工者需要具备灵活变通的能力,对施工现场发生的意外事故,可以迅速做出反应,并解决相关问题[1];管理者可将关于质量把控的内容编写成册,并在施工现场大力宣传;建立切实担负起相关职责,进场材料的质量严格检测,避免不合格材料混入建筑中,从而降低其整体质量。

这份工作,让郭益芝的性格想法有了很大的改观,更加珍惜和家人相处的日子。“由于平时工作忙,家里的老人我照顾不上,但我可以教家人照顾方法。现在,家人都特别支持我的工作。”

这是个技术活儿

10月24日这一天,郭益芝是这样度过的。

早上7点半上班,先是做大查房交接班,给老人做晨间护理,整理床铺,房间。然后给留置胃管的老人口腔清洁,其他氧气吸痰护理,给留置尿管的老人更换引流袋。以及定期更换胃管,留尿管的病人予以管道重插,老人皮肤有压疮的要消毒换药,并叮嘱协助翻身。

10点半到11点半,核对发放口服药。

11点半,打胰岛素,并登记记录。

下午是测量血压,写护理记录,摆第二天的输液和口服药。

3点半到4点半,组织老人做工娱活动。每周的工娱活动都不同,这天是带老人做手指操。

4点半再发放口服药,打胰岛素。

5点钟老人吃饭。

……

福利院实行医养结合,郭益芝有时还要给一线护理员进行培训,讲解照护知识、操作等。

“很多人都看不起护理员,看不起养老护理员这个职业,觉得没有技术含量。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是个技术活。”郭益芝说,这两年福利院一直在开展工娱治疗,形式多样,做操、听音乐、讲往事。“在进行工娱治疗前,要先评估老人的身体情况,把可以进行的工娱治疗的老人集中在一起,了解熟悉每个老人的喜好、特长,比如谁喜欢听哪首歌并会唱,每个老人都要顾及到。不仅老人会,带工娱的工作人员也要会,同时工作人员还要调节、带动气氛,并观察老人的心情和身体病情变化。”

这种治疗,对于缓解失智老人病情有非常积极的影响。郭益芝告诉记者:“90多岁的霍爷爷,曾经当过兵,肚子里有很多战争故事。但得病之前,大家很少关注到他的这些故事。后来有了工娱治疗,对他帮助蛮大的。讲故事让霍爷爷开始主动地回忆往事,刺激他的记忆;而且在讲故事中他又感受到了从前的威风凛凛,精神状态也改变了,更自信了。”

说起获得全国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特等奖,郭益芝说这是她第一次参加比赛。通过笔试、操作、个人能力展示3轮选拔赛,郭益芝等4人一路过关斩将,以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精湛的技能,拿到了全国决赛的入场券。

特等奖的背后,有日常的点滴积累,也有大量的准备。郭益枝说:“院里经常组织培训,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并在工作上应用。”选拔赛后,她们又进行13天的集中训练:理论知识;技能操作 :生活照料、基础护理、康复训练三大模块15个操作项目;礼仪与心理素质;操作流程设计与沟通交流设计。

在朋友圈,郭益芝是爱照相、爱旅游、爱瑜伽、爱长跑的女孩,一穿上那身浅蓝色的工作服、挽起长发,她就成了成熟、热心的护理员,“这是一份非常需要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的工作,为每位老人的安康尽自己的一份孝心。”

猜你喜欢
特等奖护理员福利院
在困惑与坚定之间——年轻护理员的职场心态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得特等奖的向日葵
首届中国钢笔书法青少年大赛 特等奖作品
医疗护理员工作满意度研究进展
福利院的孩子
特等奖作品
学生小高组特等奖作品
浅谈优秀护理员的工作要求
BABY,COME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