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酷”运动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2017-11-01 17:56李春花王慧君郑勇
教师·中 2017年9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运动

李春花 王慧君 郑勇

摘 要:“跑酷”运动作为一项比较时尚的体育项目,近年来迅速在各个高校流行。文章通过对“跑酷”运动的内涵进行深刻的研究和分析,结合现今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和特点,提出关于“跑酷”运动教材和难度及危险性方面的建议,给“跑酷”运动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实施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跑酷”运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

当代大学生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我们应当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尊重环境和教育对学生个体的影响,积极接受外界体育文化的影响等原则。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由保守理念转化为积极开放接受,由单调固定内容转为丰富多样,课程内容的确定将不再局限在部分竞技项目上,而是更重視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以力求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拓展型项目,如将“跑酷”运动这类体育拓展型项目引入普通学校公共体育教学是势不可当的。

一、什么是“跑酷”运动

“跑酷”源于20世纪80年代法国的“parcours du combatant”,即“超越障碍训练场”的意思。简而言之,在运动路线中设置着不同的障碍,运动员可以跑、跳、跨越、翻越等用自身的能力通过这些障碍,最后到达目的地。其中采用的动作是没有限制的,它是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一种时尚运动。

二、“跑酷”运动的魅力与特点

1.“跑酷”蕴涵的挑战性

在“跑酷”运动中,外界刺激因素能引起机体做出全身性综合或局部性相应的反应,并在新的情况下人的机体逐渐被激活,一次又一次协调全身神经和肌肉系统的活动,时时变换身体姿势,促使人体机能出现超常功能,有助于挑战身体极限,不断完成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展示个性的过程。

2.“跑酷”蕴涵的美育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人们渴望在闲暇时间去感知更多美好的东西,使心灵净化、心情愉悦。“跑酷”中的美无处不在,这是因为“跑酷”是与强健体魄、陶冶情操有关的。学生在欣赏跑酷中学会去鉴赏美,主要是在运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让我们从很多司空见惯的体育赛事中发现许多以前从未觉察的美,比如,身体美(包括体型美、骨骼美、肌肉美、灵敏美、平衡美、造型美,从内容方面欣赏有优雅的动作造型美,精湛的技艺美)和富有韵律的节奏美。未来的运动方式向着越来越美的趋势发展,让广大学生具备较高的审美艺术视野,学会应用美的规律来改造世界。

3.“跑酷”蕴涵的自由性

“跑酷”运动是在都市自然环境中进行的,现实环境中充满了各种障碍,参与者常常要先聆听自己脑海与心里的声音,判断自己要用何种动作越过障碍。跑酷运动可以帮助人们重新认识自我并挖掘自身潜能,灵活自如地应用现有技能动作,唤起人们面对困难时挑战的勇气及个性能力。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就是要注重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教会学生自由创新,从而突出学生具有个人特色的动作,使他们的自由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4.“跑酷”蕴涵的创新性

其实每个人都有不断地突破、创新自己的经验,幼儿期,没人逼我们学走路,我们却试着自己站立,不断跌倒、不断站起、不断尝试,终能从爬的阶段进入走的时期。然后我们对走不满足,转而学习跑、翻滚、旋转、翻越等动作,我们有更高的理想,不满足现状,不断地突破、创新,“跑酷”运动就这样应运而生,其是集时尚于一体的新兴潮流运动,我们爱这项运动,参与这项运动,心情会随着运动过程中的拼搏而勇往直前,它将我们周围任何可以利用的环境设施“为我所用”。

三、“跑酷”运动的价值

1.健身价值

首先,“跑酷”运动可以开发人们潜在的运动能力, 提高身体素质, 发展协调性、灵敏性、柔韧性、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其次,通过“跑酷”运动可以促进心脏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器官等内脏器官健康;最后,通过坚持“跑酷”运动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因素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2.心理价值

“跑酷”运动不仅使体质上得到锻炼, 心理认知能力也可以得到锻炼。由于长期的“跑酷”锻炼,在智力方面,致使脑细胞供血充足且处于适度的兴奋状态,便于大脑良好的工作,避免了由于用脑过度和过度兴奋所致的机能紊乱,因此脑细胞活跃起来可以有效地延缓认知能力的衰退。在注意力方面,注意力不是独立的认知过程,任何心理过程的产生、发展和结束都离不开注意力的参与,跑酷运动对内外环境刺激加强,使得思维活动灵敏、杂念减少、注意力集中而稳定,对“跑酷”者的注意品质有一定的帮助。

3.交往价值

随着人们学习和工作越来越紧张繁忙,人们每天接触到的人不是同事就是同学,这会使生活显得枯燥无味。参加“跑酷”运动,可以让人们产生一种新的团体归属感。大家想办法一起努力,一起战胜困难,在练习期间进行很好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成为朋友。所以“跑酷”运动是可以改善人的心境的,良好的心境状态是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保证。

4.社会价值

跑酷运动是一项深受学生们欢迎和喜爱的体育运动,按照“讲科学、倡主流、抓时效、重安全、促和谐”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开展“跑酷”运动,努力满足不同人群多元化的健身需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工程。“跑酷”运动追求身心和谐,即注重人自身和谐、人与社会和谐及人与自然和谐。

四、“跑酷”运动在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1.符合现阶段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

现阶段,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有许多种,如三基型、分段型、一体化型、并列型和俱乐部型。目前,高校学校更注重“俱乐部型” 体育教学模式, 因为“俱乐部型”是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的发展,增强学生体育意识,使其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普通高校是当今青年人聚居的地方, 综合“跑酷”的内涵和现阶段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及环境和教育对学生个体的影响,使得“俱乐部型”教学模式无疑是类似“跑酷”运动等体育拓展项目进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的有利条件。endprint

2.“跑酷”运动易开展

“跑酷”运动对场地所的需求不高,并且不受年龄、性别、时间、季节等因素限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场所进行,在校可以利用现有的校舍场地作为训练场,因此,“跑酷”运动有利于在高校中开展。

3.“跑酷”运动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从“跑酷”运动参与者的身上我们看到一个以环境激发潜力,將时间体能做最有效的分配,以积极态度投入运动,而不是被动走向运动的新典范。所以“跑酷”运动的宗旨就是:只有我想不到,没有我做不到。在“跑酷”运动中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彰显。

4.“跑酷”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挖掘学生的潜能

“跑酷”的目的就是让人们表达自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所有这一切就是决不被障碍物所阻碍,无论是栅栏、树木、墙、壕沟、高楼、岩石还是其他障碍。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挥和创新动作方式,培养自己的运动创造力。每个人在挑战自己、战胜自己的信念驱使下, 自身的潜能也能被充分挖掘出来。

5.“跑酷”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跑酷”运动具有艰苦、激烈、紧张、对抗以及刺激性强的运动特点。学生在参加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跑酷”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跑、跳跃、攀登、爬等身体素质以及培养灵敏、柔韧、耐力、力量等机能以及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心理素质,始终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五、小结与建议

1.小结

“跑酷”运动进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是对传统体育课程改革的延续,是当代社会追求精神生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当今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尝试,是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较好补充,必将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跑酷”运动的展开不仅进一步开发了体育课程资源,丰富了普通高校体育课的内容体系,拓展了体育课程的空间,而且对大学生增强体能、发展心智、培养健康的社交习惯、塑造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2.建议

(1)多开展体育拓展课程。学校应多开展类似于 “跑酷”项目的体育拓展型课程。体育拓展课程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保持对体育课内容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意图,使学生了解不同的体育项目对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有着不同的效果。

(2)完善“跑酷”运动教材。“跑酷”运动现在是很受学生的喜爱、值得推广的体育项目。各高校在尽可能开设“跑酷”运动这门课程的同时,也要收集和编制一套完整的教材,为教学提供后备师资力量和行动指南。

(3)淡化动作的难度。“跑酷”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运动。可以淡化竞技运动的难度,教学一些简单的动作,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兴趣。

(4)降低危险性及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针对“跑酷”运动的危险性,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降低危险性,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需注意遵循安全第一、循序渐进和遵循熟能生巧的原则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Z].教体艺[2002]13号,2002-06-21.

[2]刘 静,赵 强,吕瀚光. 对于在我国青少年中开展跑酷运动的探讨[J].科技风,2008(5):135.

[3]郑 勇.云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2007.

(作者单位:李春花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王慧君 北京服装学院;郑 勇 红河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运动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不正经运动范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疯狂的运动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