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色资源建设的辽宁省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2017-11-01 01:17刘慧敏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创新服务高校图书馆

刘慧敏

关键词:特色资源建设;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辽宁省高校图书馆的31个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和特点,探索其建设原则、规范和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构建辽宁省高校特色资源库建设发展实践范式,以期开启高校服务社会的创新模式,践行高校智库建设的支撑价值。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10-0133-03

得益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一方面是海量的信息资源使图书馆无所适从,昂贵的电子资源又令其捉襟见肘;另一方面是日益深化和多样性的用户需求,又突显图书馆资源不足的劣势。因此,图书馆只有实现资源共享,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日益高涨的信息需求。此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化的趋势日益增强。高校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多功能复合型、创新应用型人才是时代需求,资源共建共享特别是凸显高校学科优势的特色数据库共建与共享尤为重要。

特色数据库,是指图书馆或相关信息机构依托馆藏特色文献信息资源,针对特定用户的信息需求,对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的资源进行收集、分析和筛选,再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将其进行加工处理、标引、组织及存储,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进行传输和发布,提供检索和全文传递服务,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文献信息资源库。

为更好地服务全省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有效发挥信息资源在辽宁省地方文化事业、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多的高校依靠图书馆馆藏资源及特色资源,凭借其信息资源收集管理能力,构建了各类特色资源库,以期为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信息保障。高校图书馆开展特色资源建设,是一项兼具理论价值和实煎的重要工作。

1 辽宁省高校特色资源建设现状

随着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的启动,特色数据库建设随之开展,CALIS一期有25个立项,二期有75个立项,三期有228个立项,其中辽宁省只有7项。2015年,辽宁省教育厅和高校图工委启动“辽宁省高校文献信息共建共享平台”建设工程,深度挖掘辽宁省各高校的特色资源,实现辽宁省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展示与共享。其中,高校特色资源库建设是辽宁省高校文献信息共建共享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辽宁省高校图工委共有41个本科成员馆,此次“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建设专项”共有31所高校申报,占全省本科高校的75.61%。申报单位包括1所985高校、2所211高校、27所普通本科高校及1所民办本科高校,详细内容见表1。

2 辽宁省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特点分析

2.1 紧密结合实际,突出特色

此次31个申报项目涉及辽宁特色学科、地域文化、特色专题、特种文献、民族文献及专题特色机构知识库等多个方面,其中有关高校特色学科的项目较多,共13项,占总数的41.94%,如东北大学的“冶金科学与技术文献数据库建设”;有关地域文化的项目共4项,占总数的12.90%,如大连大学的“大连地方文化资源库建设”;有关特色专题的项目共5项,占总数的16.13%,如中国医科大学的“医学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有关特种文献的项目共3项,占总数的9.67%,如中国刑警学院的“民国(含伪满)时期警察文献数据库”;有关民族文献的项目共1项,占总数的3.23%,如大连民族大学的“满文词典数据库建设研究”;有关特色机构知识库的项目共5项,占总数的16.13%,如“辽宁大学机构知识库建设研究”(见图1)。

2.2 齐心共建,资源共享

2015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二十四条指出:“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国内外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馆际协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共建是发现资源,共知是揭示资源,共享是利用资源。按照辽宁省教育厅工作部署,特色资源库建设成果纳入辽宁省高校文献信息共建共享平台体系中,并已在“辽宁省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网站实现共享。该网站链接到辽宁本科教学管理平台——“辽宁本科教学网”,服务全省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助力辽宁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建设的进程,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2.3 各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2.3.1 辽宁省教育厅政策支持、项目激励。辽宁省教育厅特别在2016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设立“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建设专项”,并委托辽宁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开展立项工作。图工委共設立31个项目,其中前20项纳入辽宁省教育厅“2016年省级本科教改立项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项目”,并给予一定的资金资助。

2.3.2 辽宁高校图工委精心组织、全力筹划。项目建设前期,经过多方论证调研,项目组积极向辽宁省教育厅申请政策和财政支持,积极动员各成员馆整合资源,进行特色项目申报;项目建设中期,征求专家意见,召开“辽宁省高校信息共享平台工程”工作会议,探索特色资源库的建设原则,拟定建设标准和规范;项目建设后期,构建特色库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辽宁省高校特色资源库建设发展实践模型。

2.3.3 各高校积极参与、踊跃申报。特色资源库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有能力调动全馆力量的人员进行组织协调,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并得到可持续发展。因此,31个项目中有16个项目的主持人由馆长担任,占总数的51.61%;10个项目的主持人由业务副馆长担任,占总数的32.26%;其他5个项目的主持人由部门主任担任,占总数的16.13%,其馆长和副馆长也都作为成员参与了项目。

3 辽宁省高校特色资源数据库持续发展的思考

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在数字环境下进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实现信息服务社会化、网络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高校图书馆大力开展特色资源库建设是非常必要的。endprint

3.1 探索特色、创新、共享的建设原则

2016年7月8日,辽宁省高校图工委与CLAIS辽宁省高校文献信息中心共同举办了“辽宁省高校信息共享平台工程”工作会议,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探索特色资源库的建设原则、建设标准和规范。辽宁高校特色资源库建设是由辽宁省教育厅启动的项目,必须遵循统一规划、共建共享原则,突出地域和学科特色原则、质量保证与可持续发展原则、适度宣传与特色创新服务原则。

3.2 遵循统一技术、业务和服务的建设规范

高校图书馆越来越重视数字资源的建设,特别是特色数据库建设已成为衡量图书馆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特色资源库建库标准和CALIS一样,采用《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研究》项目所推荐的一系列相关标准、元数据标引格式规范及文献著录的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项目启动前,已有部分高校着手整合信息资源,基本都遵循CALIS元数据命名规范,有利于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辽宁省高校特色资源库建设遵循统一的技术标准,即数据格式和加工标准,遵循统一的业务准绳,即用户界面和馆际互借共享规则,遵循统一的服务规范,即特色创新服务和社会化服务规范。

3.3 构建开放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

如何科学、有效、准确地评价与控制特色资源数据库质量,是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项目组应以特色资源数据库为对象,采用案例研究法建立特色资源数据库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作全局的、完整的评价,包括选题建库的基本原则、收录文献内容、数据收录年限、数据更新与滞后、数据来源、信息资源的组织、建设系统与功能、数据库使用情况和效果等评价指标体系。

4 辽宁省高校特色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

4.1 融合特色,建立辽宁省高校特色资源库实践范式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二十三条指出:“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应统筹纸质资源、数字资源和其他载体资源,保持重要文献、特色资源的完整性与连续性,注重收藏本校以及与本校有关的各类型载体的教学、科研资料与成果,寻访和接受社会捐赠,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项目组应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创新等理论为基础,结合实证调查辽宁省高校特色库发展实践,创造性地建立辽宁省高校特色资源库建设发展实践模型,为辽宁省乃至全国中小型特色库建设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普遍范式和成熟经验。

4.2 立足高校,开启服务社会的创新服务模式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四条规定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积极参与各种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为社会服务”,第三十七条指出:“图书馆应在保证校内服务和正常秩序的前提下,发挥资源和专业服务的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用户的服务”。高校图书馆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有责任和义务对社会开放,同时要认清自身的社会价值,以开放、主动、公益性的大服务精神为社会服务,把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与辽宁地方经济建设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信息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1个特色数据库建设“大有大的优势,小有小的特色”,开放服务程度越深、力度越大,社会需求的利用率就越高,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价值就越大,助力辽宁地方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影响就越广。

4.3 体现价值,发挥高校智库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特有馆藏资源与鲜明个性是高校特色数据库的价值与生命力所在,31个特色库建设源于辽宁各高校学科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等多方面。丰富的特色资源可帮助地方企业提高其信息化程度,培育辽宁地方企业的创新精神,为企业产品开发、科研与市场牵线搭桥,并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攻关、管理创新和辽宁新一轮振兴发展等发面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和智力支持,成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力工具,实现辽宁地方企业的万众创新。

辽宁省高校图书馆在特色数据库建设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如知识产权问题、数据库资源收集种类和范围狭窄问题、著录不够规范问题、人员不足问题、数据维护更新不及时问题、标准化程度较弱等。辽宁省高校图书馆应该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开拓理论思维视野,并做出相应的改进,突出辽宁省的地方特色;打造辽宁省高校图书馆数据库特色品牌,实现品牌示范性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高校智库作用,为全面振興辽宁老工业基地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深入推进辽宁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信息保障。

参考文献:

[1] 白冰,高波.国外图书馆资源共享现状、特点及启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3):108-121.

[2] 刘葵波.特色数据库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图书馆建设,2015(4):14-17.

[3] 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管理中心.CALIS三期专题特色库立项评审结果通知[EB/OL].[2016-06-20].http://www.calis.edu.cn/educhina/viewnews.do?newsid=49.

[4] 邓蓉,向菁,陈余.湖北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调查与分析[J].新世纪图书馆,2006(5):46-50.

[5] 赵宏铭,朱兵清.自建数据库评价体系及其数学模型的研究[J].现代情报,2007(6):30-32.

[6] 栾美晨.大连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2):180-181.

[7] 李春,安邦建,苏文.海南特色文献数字资源库的建设[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6):27-29.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服务高校图书馆
“互联网+”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加速档案的现代化管理与实现创新服务的对策
高校图书馆核心业务与创新服务挖掘研究
基于互联网+行动的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