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为非农业户口还能领征地补偿费吗?

2017-11-03 07:47
新农村 2017年9期
关键词:补偿费征地李某

转为非农业户口还能领征地补偿费吗?

李某原来是农村户口,在父亲的家庭中拥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后李某因考学将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李某的土地还有效吗?如果征地,会按照农村的标准补偿吗?

案情回放

李某系某村村民,1999年分得该村集体土地0.5亩。2006年李某因考学原因将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2009年李某之父代表其家庭户与经联社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流转土地包含李某所分得的0.5亩。2009年该村部分土地被国家征收,征地部门向该村给付了相应的土地补偿费。该村经联社向村民发放土地补偿费,但未向李某发放。李某与经联社协商未果,诉至法院要求支付其征地补偿费。

以案释法

本案争议焦点在于,李某是否有资格取得土地补偿费,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下简称集体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的问题。

集体组织成员资格认定本不属于法院受理范围,但在实践中,村民常起诉主张享有集体组织分配利益,如粮食直补款项、流转费、征地补偿费等利益,因此判断村民是否为集体组织成员,就成为法院案件审理的前置问题。目前,法院主要以“是否获得其他可替代性基本生活保障”这一实质标准进行考察。该标准是以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城乡二元性、土地成为农村社保支柱的现状为基础考量的。

法院认为,对该标准可以从终局性、稳定性、持续性三方面考量。终局性,即当前生活保障是否为最终的、唯一的保障,农村保障、城镇保障非此即彼,我国公民只能享受一种;稳定性,即生活保障是否因地方政策变动、个人健康情况等原因发生变化;持续性,即生活保障是否因情况变化而中断。当户籍形式标准与实质标准不一致,以实质标准来认定。

就本案来说,李某就学阶段户籍因政策性移转变为非农,以学生身份享受的非农生活保障会因学生时代的结束而丧失,因此李某当前的生活保障并非终局的、稳定的、持续的,集体组织土地收入仍然是李某无可替代的生活保障。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集体组织成员的实际情况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不同时期集体组织的成员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法院仅能就特定时间节点(如征地补偿方案确定节点)认定集体组织成员资格,不能确认涉案当事人自始为集体组织成员并享有成员权益,因此关于成员资格的认定效力仅限于个案。

实践中,成员资格认定之难点,在于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在于成员户籍、生产生活状态、生产生活保障三者并不相互符合,因此法院要审慎确认成员资格,保护外嫁女、入赘男、失婚妇女、儿童、农民工、现役军人、服刑人员等特定群体的成员权益,确保集体组织成员在一个集体组织中享有权利,防止“两头占”或“两头空”的情况发生。

(北京日报)

猜你喜欢
补偿费征地李某
同居男友去世, 女友能否继承遗产
为了讨还债务而绑架、扣押债务人,构成什么犯罪
Who They Are Decides Where They Go
10年被抓8次的惯偷又栽了
基于GIS+BIM的高速公路征地拆迁管理系统
南方CASS结合Excel在茅坡水库征地量算与统计中的应用
村集体经济组织征地补偿费核算
杀鸡焉用牛刀
工程设计招标中的补偿费问题探析
渑池县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