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在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影响

2017-11-03 13:28陈伟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永久性起搏器

陈伟梅

·临床研究·

延续性护理在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影响

陈伟梅

目的:探讨在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采用延续性护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影响与意义。方法:从2014年1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行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手术的患者中选取55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延续性护理干预。采用简易健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出院后2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等。结果:从两组患者出院后2个月的生活质量评估来看,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来看,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手术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延续性护理;心脏起搏器;生活质量

10.3969/j.issn.1672-9676.2017.20.003

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是帮助心脏正常起搏功能有严重障碍的患者维持正常心跳的有效手段,其主要的原理是利用特定频率的脉冲电流,经电极导入后对心脏产生刺激,从而达到心脏搏动的目的[1]。心脏起搏器的植入应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植入相应的起搏器,但是,患者对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有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原,对患者术后的正常心理活动、社会功能甚至生活质量都具有非常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如何提高患者在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就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为提高患者植入术后的生活质量,对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行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手术的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男30例,女25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42.36±7.42)岁。单腔起搏器有7例,双腔起搏器有14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有19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有10例,其他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起搏器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在行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手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常规护理的内容包括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教育和出院指导,相关教育的内容包括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健康宣教、心理干预、用药护理、饮食指导以及出院后定期复诊等。

1.2.2 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在行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手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具体的延续性护理措施如下:

1.2.2.1 建立延续性护理小组 建立一个专门的延续性护理小组,护理小组的成员包括心内科的主任医师、主任护师、主管护师和责任护士,并进行专业的延续性护理培训,延续性护理小组的相关成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加入该小组中。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在患者出院之前,相关护理人员要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心理状况、生理状况、饮食习惯以及服药情况等进行准确评估,之后再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延续性护理方案[2]。

1.2.2.2 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即在患者出院的时候对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内容包括提前告知患者出院后的护理内容、护理方式等护理计划,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关系,并取得患者的信任。嘱咐患者及其家属在出院后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时候,还需要帮助患者缓解其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和不良心理状态,帮助其树立自信心。让患者家属多鼓励患者进行社交活动,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并且鼓励患者做些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让患者感受到家人关心、温暖的同时也要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这样对患者具有积极向上的鼓励作用。

1.2.2.3 建立网络互助群 建立专门的网络互助群,可以通过微信、QQ等不同平台建立网络互助交流群,在群里加强与其他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分享自身的预防经验,对于患者的疑难问题,可以随时和护理人员进行沟通,并尽快处理和解决。定期组织群里的成员举办联谊会,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比如指导患者自测脉搏,外出的时候随身携带起搏器登记卡,不要到有激光、变电站等干扰起搏器的区域,在平时的行为举止中避免动作幅度过大等。患者进行皮肤护理的时候,需要将起搏器固定住,起搏器部位也避免用力揉搓。

1.2.2.4 进行健康知识的宣教 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健康知识宣教,组织患者及其家属学习心脏起搏器植入的相关知识,护理人员要将包括心脏起搏器植入的目的、心脏起搏器的功能、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方式、植入心脏起搏器后的注意事项、心脏起搏器植入后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植入心脏起搏器后的日常护理等相关知识详细地讲解给患者及其家属,并在专家指导下制定专门的心脏起搏器植入相关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手册,让患者及其家属一起阅读,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心脏起搏器植入的认识度和了解程度,以便患者能够更好地适应和使用心脏起搏器。

1.2.2.5 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对于植入了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需要加强进行并发症的防治。据悉,心脏起搏器植入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起搏器综合征、起搏器工作障碍,对于这些常见的并发症,一方面是要求护理人员将心脏起搏器植入后的使用方法和其工作机制详细告知给患者及其家属,并将以上两种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式告知给患者及其家属;另一方面是护理人员在家庭探视时要对患者的起搏器工作障碍进行检查和处理,了解起搏器工作障碍的原因,并让患者尽可能避开核磁共振、激光、理疗等对起搏器造成影响的场所,保证起搏器能够正常工作。对于心肌穿孔、静脉血栓形成等较为少见的并发症情况,一旦出现预兆或者已经出现并发症时,要立即和医护人员取得联系,并立即返院进行治疗处理[3]。

1.2.2.6 进行电话随访和家庭探视 对患者实施电话随访制,在患者入院时就需要详细记录患者的住院号、家庭地址、联系方式以及诊断结果等基本资料,然后在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每周电话随访,并建立电话随访的档案,通过电话随访对患者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等进行评估。每隔1个月进行家庭上门访视,由延续性小组中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每个月进行一次家庭随访,并嘱咐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一旦出现不适症状立即就医,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饮食等,对患者的饮食、日常生活和相关安全等进行指导。

1.3 观察指标 (1)对患者的复诊、饮食、自测脉搏和服药等几个方面的遵医行为进行评估,其中以每个月按时复诊频率、是否遵医嘱健康饮食、是否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以及是否按时自测脉搏等为遵医行为的评估标准进行评估。(2)采用简易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估,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包括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和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能力的每个维度记分为0~4分,共172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越强。(3)采用简易的健康状况调查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生活质量的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3]。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PF)、精神健康(MH)、生命力(VT)、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和总体健康(GH),计量表得分正向条目直接记为1~5分,逆向条目则进行反向记分,然后将每个维度的分数累加,分值在0~100分之间。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复诊、饮食和自测脉搏、

2.2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出院后2个月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表3)

表3 两组患者出院后2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是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几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能力不断提高,心脏永久性起搏器在临床当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4]。心脏起搏功能有严重障碍的患者进行了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手术后,可以调节患者的休息和运动时的血液动力学,使患者的血液动力能够恢复或者接近正常水平,甚至达到正常水平[5]。据相关研究和统计结果表明,心脏起搏器在抢救危重症患者和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能够有效治疗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延长患者生命[6]。

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手术的作用是通过将人工起搏器植入到人体内,然后经电极导线将脉冲发生器的电流导入心脏,从而刺激心脏使其产生兴奋,继而收缩出现跳动,恢复心脏泵血功能[7]。

对于人工的起搏器,患者有一种先天的紧张、恐惧心理,再加上疾病使患者产生的焦虑、抑郁对患者具有严重的影响,尤其是患者在行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手术后的生活质量。据有相关统计分析发现,许多患者在行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并没有按照医师的嘱咐进行定期复查、服药、饮食,从而会引发许多的不良反应[8]。另一方面,对于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患者足够了解相关的健康知识、能够随时随地进行自我护理、可以自测脉搏等都非常重要。本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患者术后的护理效果和质量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延续性护理干预正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9]。

[1] 陆克琴.延续护理在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01):144-146.

[2] 黄奇花,严家嫦,李群笑.延续护理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6):115-116.

[3] 王晓庆,李凤慧,王 萍.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32):145-149.

[4] Sanson G,Russo S,Iudicello A,et al.Tetraparesis and failure of pacemaker capture induced by severe hyperkalemia:case report and systematic review of available literature[J].J Emerg Med,2015,48(5):555-561.

[5] Proietti R,Porto I,Levi M,et al.Risk of pocket hematoma in patients on chronic anticoagulation with warfarin undergoing electrophysiological device implantation: a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strategies[J].Eur Rev MedPhamacol Sci,2015,19(8):1461-1479.

[6] Robert RR,Tilley DS,Petersen S.A Power in ClinicalNursing Practice:Concept Analysis on Nursing Intuition[J].MedsurgNurs,2014,23(5):343-349.

[7] 蔡永娟.1例高龄糖尿病患者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4):154-155.

[8] 李友爱,邓育芬,黄琼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焦虑、抑郁状况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6):140-142.

[9] 劳丽霞.对植入心脏起搏器术后患者的延续护理[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5,13(6):110-111.

(本文编辑 冯晓倩)

Effectofcontinuousnursingonqualityoflifeinpatientswithpermanentpacemakerimplantation

CHENWei-mei

(Guigang People’s Hospital,Guigang 5371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and significance of continuous nursing 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55 patients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Octo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0 cases and 25 cases respectively.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ose in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continuous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routine nurs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two months after discharge were evaluated with a simple health questionnaire. The quality of life, nursing effec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valuation of quality of life two months after discharge revealed that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evealed that the nursing effec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Continuous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and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Continuous nursing; Pacemaker; Quality of life

537100 贵港市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

陈伟梅:女,本科,主管护师

2017-05-11)

猜你喜欢
心脏起搏器永久性起搏器
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患者应用个性化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
起搏器置入术术中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老年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血液发电法确保心脏起搏器不停跳
乐观的解释风格让孩子远离悲观
70年期满自动续期后的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
浅析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划定与保护——以慈溪市为例
心脏永久起搏器外露后清创重置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