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培训法”在急诊科护士除颤技术培训中的应用

2017-11-03 13:28俞桂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参培操作技能辨析

李 爽 俞桂芳

“四步培训法”在急诊科护士除颤技术培训中的应用

李 爽 俞桂芳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除颤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中的新方法、新途径,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2~4月,我院对安徽省胸科医院24名急诊护士进行除颤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采用"理论讲授+操作练习+反面模拟录像辨析+情景模拟演练"的四步培训方式,在培训前后分别填答相关调查问卷并进行除颤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核。结果:培训后,护士实施除颤技术的自信心较培训前有显著提高,除颤重难点知识把握与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步培训法”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增强急诊科护士的除颤意识和自信心,提升护士除颤知识的水平和规范化除颤操作技能,有利于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

电除颤;理论讲授;操作练习;反面辨析;模拟演练

10.3969/j.issn.1672-9676.2017.20.061

心室颤动(下称室颤)是致命性心律失常,也是心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电击除颤能使心脏在瞬间恢复正常节律,是终止室颤最有效的方法,作为生命链中的重要环节,是急危重患者早期成功救治和改善预后的关键[1]。急诊护士工作在临床最前沿,常常作为第一目击者发现需要紧急除颤抢救的患者,如能掌握和提高准确判断室颤、早期果断除颤的能力,则能较大限度地提高抢救成功率。我科于2017年2~4月对我院新门(急)诊大楼使用后重新充实和组建的急诊科护理团队及我院应急小分队今年新充实的护士共24人进行了除颤技术培训,培训方法多元、递进,培训内容系统、完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参加培训的护士共24名,其中急诊科18名,其余6名为院应急小分队人员,平均年龄(29.5±6.5)岁。本组护士既往大多缺少系统的、完整的除颤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工龄:工作8年以下18名,工作8年及以上6名。学历:硕士研究生1名,本科9名,大专14名。职称:主管护师3名,护师9名,护士12名。

1.2 培训方法 根据培训内容和培训护士的实际情况,采用“四步培训法”,具体如下:

1.2.1 第一步,理论讲授 由具有急救护理资质的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主讲,授课时数安排为8课时,每周1次(2课时),为期4周。内容包括心律失常的急救进展、2015心肺复苏指南、生存链、除颤适应证和禁忌证、心律失常的辨别、除颤仪的工作原理及基本操作、除颤护理、除颤仪日常维护保养等。理论授课以PPT课件形式进行,力求既系统完整又重点突出,并通过晨间提问、床边查房提问、书面考核、病例讨论等形式,强化学习效果。

1.2.2 第二步,操作练习 (1)示教互动练习。运用心肺复苏术(CPR)模型,结合除颤仪操作理论的讲解,师生现场互动,由培训老师进行示范,分阶段、分层次进行,逐步深化,指导参培护士练习除颤仪操作技能。第一阶段边操作、边讲解除颤的具体方法、步骤、并发症预防、后续抢救等,注意突出护士易忽视的内容,如电极板放置位置离起搏装置10 cm、心尖心底板两者之间的距离大于10 cm、除颤时加压用10~12 kg的力量,同时,指示灯接触良好,除颤前导电糊按“C”字型涂于除颤电极板上,除颤后要进行CPR操作后才能进行评估,除颤后及时对电极板进行清洁等。第二阶段的示范主要是除颤全流程的连贯性操作。示教时现场互动答疑,示范结束后给予足够的练习时间。对操作中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进行现场指导和及时矫正,如有的护士除颤时电极板心尖心底部的位置放置不正确、除颤时能量选择不正确、除颤模式选择不正确等都及时予以纠正。(2)视频和图片指导的自我练习 。为了巩固对除颤理论的理解,熟练掌握除颤操作技能,大量、充分地课外自我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为此,在培训中,我们将心律失常的各种心电图制成图文并茂的图册发给大家,让参培护士反复研判和识读,以提高护士正确识别心律失常的能力。我们还为参培护士提供了规范完整的除颤操作视频,便于大家直观、清晰地把握步骤及方法,进一步模仿、练习,使自己的操作逐步规范和熟练。在这一环节中,除了强调个人的自我练习,还特别提倡参培护士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1.2.3 第三步,反面模拟录像辨析 根据培训过程实际情况,将护士除颤练习中常见的错误进行归纳,计9个小项,录像后制成光盘,在科室的电脑上反复播放。如:除颤时电极板放置在心电监护电极片上;放电过程中未待监护器上的能量显示为0,就将电极板放离胸壁;除颤前未进行清场等。护士通过观看这些视频,提升了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的分析辨别能力,强化了对这些操作错误的认识,并从中得到提醒,有利于全面掌握除颤技术的正确方法。

1.2.4 第四步,情景模拟练习 成立除颤急救模拟情景训练小组,每组4人,由培训带教老师指导及评价情景演练全过程。4位组员轮流进行角色模拟扮演训练,角色分配分别为护士、医师、患者、家属,设计急救场景,提供患者病情变化信息,要求参培护士配合协调,独立分析判断并做出相应处理,在演练中,护士角色要及时落实抢救措施,准确熟练地进行除颤技术操作[2]。训练中注意培养护士的急救意识,记录每次除颤时间,演练完毕进行反馈总结。

1.3 效果评价

1.3.1 培训前后参培护士除颤技术自信心的评价 此项评价采用护士除颤技术自信心自评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由科室护士长和培训组长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自行设计,包括病情评估、除颤适应证和禁忌证的把握、除颤模式的选择等10个条目的内容。回答分“非常不自信”“不自信”“自信”“非常自信”4个等级,分别计1,2,3,4分。分值越高,表示护士对实施除颤技术的自信心越强。问卷经由急诊科主任、2名副主任护师组成的专家组测评,内容效度指数为0.93。同一内容的测评问卷在培训开始前和培训结束后两次发放给全体参培护士,指导填写问卷,并当场收回。测评试卷每次均发放24份,回收24份,有效回收率均为100%。

1.3.2 培训前后参培护士除颤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考核、评价 按照科室制定的培训计划目标和教学要求,由科室护士长和培训组长制作“心电图识读”“除颤基础知识”“除颤护理及维护”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各1份和“除颤技术操作评价方案”1份,每份试卷卷面和操作评价方案满分均为100分。于培训前对24名参培人员进行测试。于理论知识授课结束后采用“心电图识读”“除颤基本知识”试卷分别对24名参培护士再进行测试。于整个培训结束后,采用“除颤技术评价方案”“除颤护理及维护”对参培的24名护士再进行测试。由急诊科主任和两名副主任护师组成的专家组负责测试和考核的全过程,24名参培护士的全部试题答卷和操作考评表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SP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培训前后24名护理人员除颤操作的自信心测评比较(表1)

表1 24名护理人员培训前后护士自信心测评比较(分,

2.2 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理论与技能考试平均成绩比较(表2)

表2 24名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理论与技能考试成绩比较(分

3 讨 论

3.1 “四步培训法”符合认知规律 长期以来,临床护士在急救中除颤意识不强,除颤操作基本上都是依赖医师。同时,由于缺乏系统完整的培训,护士对除颤的认识基本上停留在教科书层面和工作中的观察,处于感性阶段,对除颤缺乏自信。此次培训,先是理论教学,系统讲授心律失常急救进展、除颤适应证、除颤标准化操作流程等,然后是现场示范、教学互动、操作练习,进入实践环节。在此基础上,再运用反面模拟录像和除颤操作情景模拟,引导培训学员对除颤理论和操作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建立在对除颤已经有了感性认识基础上的“四步培训法”,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反复实践、不断深化认识,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规律。从表1看,经过培训,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参培护士对除颤操作各个环节的自信与培训前相比有了较大提升(P<0.05),说明除颤培训的效果是明显的。可以预见,除颤自信心的提升必将促进护士在临床一线急救中作用的充分发挥,利于及时抓住时间点,开展除颤操作,提高抢救效率。

3.2 有利于调动参培护士的学习积极性 多步骤、多元化的系统培训使培训方法不再单一,参培护士能多角度、多层面地学习除颤理论和操作技能。如多媒体课件,操作视频形式新颖,时代感强,趣味性强;模拟情景演练,鲜活而生动、真实感强。这些形式和方法激发了参培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习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3-4]。又如,在示教互动练习培训中,注意参培护士在操作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分层教学,反复练习,突出重点和难点,这样的培训方法抓住学习中的问题所在,关注参培护士个性、积极性和参与性,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因需培训的理念,因而受到参培护士的欢迎,也易于取得培训成效。

3.3 有利于培养参培护士思维能力 “四步培训法”步骤之一是反面模拟录像辨析,将除颤过程可能出现的错误录像后反复呈现,让参培护士分析其中哪些地方有错误,并明晰正确的做法,这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培训模式。首先,这种培训方法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培训,可以培养护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急救护理操作培训主要是单向正面培训方式,而反面模拟录像辨析法避免了一味地正面灌输,在除颤培训过程中,联系实际,引导参培护士自己动手动脑,先独立思考、深入探究,再共同讨论、互相交流。在对反面模拟录像的辨析中,明辨了是非,找到了克服除颤操作中问题的答案,培养了护理人员发现问题的意识,训练了其正确的思维能力。其次,录像中问题的设计大多是除颤过程中容易出错和难以掌握的地方,也是重点之处和难点所在,运用模拟录像辨析法比较快地让参培护士把握了除颤知识和除颤操作的重点和难点,提高了培训效率。

3.4 “四步培训法”步骤递进,方法多元,有利于发挥多种方法的整体效益 “四步培训法”运用的各种方法各具特点,课堂授课中的理论讲解和操作示范具有系统性、条理性、完整性、直观性、互动性的特点;视频操作演示形式新颖,使受训者易于接受,可以多次运用、反复练习。反面模拟录像辨析从对错误操作的分析评判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强化对除颤技术的正确掌握,情景模拟演练具有很强的仿真效果,对于提升除颤操作水平,加强相互间的配合,灵活应对除颤中的各种情况的发生有重要的作用。把这些方法整合起来,综合运用到除颤知识和操作技术的培训中,就能变传统的平面化教学为立体化教学,变培训者的“一言堂”为师生互动,变单一的正面讲授为正反面结合的培训思路,变片面注重理论传授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5]。表2显示,24名护士培训后主要考核项目的成绩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除颤知识和技能的“四步培训法”让各种方法合理配置,有机组合,使其在功能上互补,很好地发挥出了多元化方法的整体效益,充分显现了培训效果,切实保证了培训质量。

[1] 樊晓寒,陈柯萍,严激,等.选择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或除颤器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7,21(1):31-36.

[2] 李兴芳.急救模拟训练在心内科轮转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111-112.

[3] 鲁茜 .“四步骤”培训模式提高护士专科能力的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28) :11-12.

[4] 刘 华.培养学习兴趣,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J].生物技术世界,2016(4):278-278.

[5] 陈沪娜,傅 佳,吕剑杰.多元化护理急救训练法在心肺脑复苏技术训练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4):139-142.

(本文编辑 肖向莉)

Applicationof"four-steptrainingmethod"indefibrillationtrainingofnursesinemergencydepartment

LIShuang,YUGui-fang

(Chest Hospital of of Anhui Province,Hefei 230022)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new methods and new approaches in the training of defibrillation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emergency nurses, and to observe its applying effect. Methods: A total of 24 emergency nurses of Anhui Chest Hospital

a training of defibrillation knowledge and skills from February to April 2017. The training adopted four-step training method namely "theoretical instruction+ operational exercise+ analysis of negative analog video+ scenario simulation exercise".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and defibrillation knowledge and skills were examined. Results: After training, the confidence of nurses to implement defibrillation technology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an before. The scores of the mastery of difficult points, and skill assessment were better than before,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four-step training method" can effectively strengthen nurses’ awareness of defibrillation and self-confidence in a relatively short period of time, enhance level of defibrillation knowledge mastery and standardized defibrillation skills of nurses, and improve rescue success rate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Electrical defibrillation;Theoretical instruction;Operational exercise;Negative analysis;Simulation exercise

230022 合肥市 安徽省胸科医院急诊科

李爽:女,本科,主管护师

2017-07-10)

猜你喜欢
参培操作技能辨析
教研能力自主生成:基于知识建构的中职教师培训新模式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骨干教师“习明纳”培训模式新解新用
同义词组辨析练习
PDCA循环在护生中医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职业教育操作技能形成的心理学解析
“assess”和“evaluate”辨析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