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污点》:小说与电影的比较

2017-11-04 08:49晏睿
魅力中国 2017年44期
关键词:人物塑造比较

摘要: 电影和文学是当代两种主要的叙事类艺术形式。由于两者在创作性质等方面的相通,电影艺术自诞生以来就与文学有了很好的交融。作为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他们各有优势,可以说是一种共补互存的关系。本文以 《人性的污点》这部电影为例分别从叙事主题、情节结构和人物塑造三方面对小说和电影进行比较,揭示文学作品电影改编的优劣长短。

关键词: 人性的污点;比较;叙事主题;情节结构;人物塑造

一、引言

电影艺术自诞生以来就从未停止过向其他艺术领域的渗透,其中,文学由于其叙事与抒情兼备的美学性质与电影的互动关系尤为复杂而重要。几乎每一部改编作品问世时,观众都会有意无意地将它与原著进行“拟”与“不拟”的比较,而一种先入为主的接受心理往往让观众很难公正地对待艺术史中的后来者。实际上,从文学到电影的这种艺术改编的过程是很复杂的,可以说是一次从文本述说时代到述说文本时代的传播意义上的革命。

于2003年上映的美国电影《人性的污点》改编自美国犹太文学巨擘菲利普·罗斯发表于2000年的同名畅销小说,该作品不仅荣2001年美国最大的小说奖项福克纳奖,还被评为当年的十大好书之一。小说中的主人公科尔曼是个有着黑人血统的大学教授,为了逃避种族歧视,他隐姓埋名,凭借自己接近于白种人的肤色以一个犹太人的身份进入美国社会。然而,他在晚年由于一个意外事件被诬陷为歧视黑人学生,这个对他来说带有极端讽刺的打击摧毁了他晚年的平静生活,让他卷入了一段不伦之恋,最后在一场蓄意的车祸中与他的情妇双双丧生。

二、小说与电影的比较

原著是一本相当严肃深刻的小说,罗斯通过缜密的结构布局从社会、政治以及个人的心理层面上对美国进行了全面解剖,对美国社会的弱点作出了有力的抨击,完全超越了个人悲剧的层次。介于文字和影像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在从文字符号到屏幕视像的转换过程中,改编后的电影在叙事主题、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塑造上都与原著有所差异,两者的不同点值得分析。

(一)叙事主题

原著《人性的污点》思想主题深邃多元。在该书中,罗斯围绕受种族身份困扰的科尔曼,为读者呈现了隐藏在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性丑闻背后的“迫害精神,批判了战争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伤痛,揭示了种族歧视下的个人身份危机。[1]面對小说如此广大深厚、信息复杂、思想深远的主题内蕴, 相比之下, 电影作为大众传播的媒介,不仅受到其艺术形式的限制,还要追求商业效益和满足受众的需求,自然无法在主题思想方面达到与小说同样的深度。

在小说《人性的污点》的电影改编中,导演和编剧采取的是以简驳繁的策略,回避原著所提供的深度内涵, 仅从小说的众多主题中提取了爱情与人性这两个作为重点,舍弃并忽略了原著在政治、道德、战争、历史等主题方面的深层表现。例如,原著中对政治方面的描写很充分,其中,对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的性丑闻一事的叙述长达6页,而电影中只是一带而过地在几位教师的聊天中提及到此事,并且还对聊天内容里的尖锐字眼进行了改动。不难看出,影片有意淡化原著中的政治因素,只是将克林顿事件作为故事背景简单地做了个交代。另外,从战争这一主题来看,两者对越战的批判力度也有很大差异。这一主题是通过福尼亚的前夫莱斯特,一个在精神上深受越战残害的老兵来表现的。原著中涉及到了许多对莱斯特无法走出战争阴影的描述,其中,还详细地述说了莱斯特的朋友们帮助他回归常人的各种尝试。然而,在电影中所有这些情节都被省略了,仅以一个传统电影中的反派角色来展现莱斯特,并没有留给观众更多的对战争创伤的思考。

(二)情节结构

(一)叙事线索

叙事线索的改编与电影主题的简化密切相关。在主题简化的过程中,电影自然会删去一些与其所着重挖掘的主题没有紧要关系的枝节。因此,为了使故事在简单易懂的基础上不影响情节的推进,只有将有用的矛盾和冲突铺排进叙事线索里重新进行调整。原著采用的是两条线索的叙述方式:一是整个事态的发展,二是科尔曼的过去,这两个线索都是以科尔曼和祖克曼的交谈为大背景的;而电影采用的是三条线索的叙述方式:一是科尔曼和祖克曼的友谊发展,二是科尔曼和福尼亚的恋情发展,三是科尔曼的过去。[2]

改编后的新线索与原著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作为小说关键线索人物祖克曼的地位在电影中被大大地淡化了,让人感觉似乎他的存在与否都不重要了。在原著中,“祖克曼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人物,是一个听者,是一个见证者,正是通过他的叙述串起了科尔曼的一生。”[2]他是一切事情发生发展的旁观者,整个发生在科尔曼身上的故事都是由作为科尔曼的邻居的他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从旁观者的角度向读者讲述的。“尤其当科尔曼事故丧生后,故事主线都是通过祖克曼的眼睛来观察的。”[2]然而在电影中,祖克曼被导演安排成了影片中的一个人物,而不是通过他的视角来向观众呈现剧情的发展,因此,原著中原本有许多线索是需要读者自己推测和联想才能得知的,而在影片中,这些东西都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难免会剥夺一些由观众自己来挖掘的乐趣。

(二) 开篇及尾声

一般地,小说和电影的常规结构是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模式安排的,其中,开端和结尾两个部分给人的印象尤其深刻。而对于一次性观赏的艺术—电影而言,开端是否吸引人、结局是否打动人往往成为评价影片的重要标准。所以,改编者们往往会十分重视对影片开头和结尾的改编,以期获得区别于小说的、意想不到的效果。从电影《人性的污点》开头部分的调整以及导演对结尾部分的重视可以看出导演对影片的良苦用心。

电影《人性的污点》的开头场景完全不同于小说。原著的一开头就以祖克曼为第一人称,站在他的立场上为读者简单讲述1998的夏天发生的事情:科尔曼的忘年恋以及克林顿性丑闻事件。而影片开头展现给观众的则是一场交通事故,采用了倒叙的方式,先交代了结尾,再交代具体的故事。这使得影片从一开头便笼罩上一种悲凉的气氛,不仅激发了观众的看片兴趣,还深化了影片的主题——“人性的污点”。影片的结尾部分是莱斯特和作家祖克曼的雪中对话,与小说的布局完全一致。不管是从场面的调度,还是戏骨艾德?哈里斯(莱斯特的扮演者)无可挑剔的表演,都可以看出导演对拍摄此部分场景的重视。endprint

(三)人物塑造

“电影中妮可·基德曼饰演的福尼亚性感不足,脆弱有余。”[2]原著中的福尼亚原本出身于一个有钱有势的白人家庭,五岁时父母离异,十四岁时由于遭到继父的骚扰而选择了离家出走;她的前夫是一个受到战争创伤的越战老兵,精神处于半疯癫状态;生命意义所系的两个孩子由于自己的疏忽而在一场火灾中丧生。复杂的经历和生活的艰辛使福尼亚对这个社会充满了绝望之情,她开始放纵自己,向往野蛮质朴的生活方式。而妮可却给人一种淑女的感觉,影片中她所扮演的福尼亚给观众呈现的是一个细致,典雅,柔弱的女性,少了几分野蛮粗鲁的放纵之感。

小说中的科尔曼教授与其影片中的饰演者安东尼·霍普金斯虽然在年龄上相差无几,然而原著中的科尔曼是有着黑人血统的、肤色却接近于白种人的美国文学教授,不过安东尼的英语却是英国腔调,尤其是他那“纯正高加索人的肤色,怎么看也不像肤色淡的黑人”[2]。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男一号年轻时期的扮演者文特沃斯·米勒,他就是后来热播美剧《越狱》的男主角。他有着和主人公一样的黑人血统,自己曾在年幼时也遭遇过种族歧视的痛苦,“他自身的成長经历也多少对他的表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在为《人性的污点》试镜的时候,他的一段内心戏不仅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在场的导演和工作人员。

三、结语

电影与小说完全是两个可以各自独立的体系,各自精彩。在改编过程中,电影对小说文本进行了个性的解读与诠释,通过电影这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再现或变换故事的主题、结构及人物,为作品本身注入了新的精神活力和生命元素。但是作为一种快餐文化,电影为了迎合观众,会对故事中某些事件进行突出表现,而选择将其他一些基本忽略掉。但是无论怎样改变,电影和小说都应该给观众好的价值导向,它们应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让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同时得以展现。

参考文献:

[1]He Chaohui.Identity Crisis and Female Representation:The Reading of Main Characters in Philip Roths The Human Stain[D].Xiamen:Xiamen University,2008.

[2]Zhang Chong.Textual-visual interaction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of british-American literature adaptation on screen [M].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Press,2010.

[3]刘四.莫言小说的电影改编[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4]刘佳颖.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与原著的异同[J].电影文学,2014(13).

作者简介:

晏睿,1993年11月,女,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方向。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物塑造比较
从唐传奇到电影的文本变迁
《傲慢与偏见》之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安排论
《水浒传》的人物塑造手法与影响探析
回家之路
《大师与玛格利特》中空间变换对人物塑造的影响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