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贵州省台江县山区的苗族文化和地理等方面的调研

2017-11-04 13:01蒋冰颖张韩轩柳超磊陈式文罗艳艳
城市地理 2016年5期
关键词:苗族

蒋冰颖+张韩轩+柳超磊+陈式文+罗艳艳

摘要:交密村坐落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东南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山脚下,距南宫乡政府驻地23公里,是石灰河村、南牛村、阶利村、交包村必经之地,是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交密保护站设置点。

关键词:台江山区;交密村;苗族

(一)地域背景

【水文概况】翁密河位于南宫森林公园内,流向自西向东,最终汇入洞庭湖。河水清澈见底,含沙量相当低。水量受天气影响较大,变化也较大。全村沿河而建,座落在翁密河畔,环境优美,具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台江县委县政府在交密村翁密河开发的原生态漂流,翁密河漂流已享誉四方,迎来五湖四海的宾客。

【行政区划】南宫乡位于台江县东南部,地处苗岭主峰雷公山北麓,距县城54公里,320与321国道线的连接线穿境而过,周边与雷山、剑河、榕江三县接壤,与本县台拱镇、方召乡毗邻。全村9个自然寨8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990亩,274户1165人。9个自然寨分别是街上寨、阶挖寨、上寨、白帮、洞寨、岩寨、乌酱、乌密、石灰。其中,街上寨是最大的寨子,也是我们此次实践的主要活动地点。有中心小学1所,教师9人,学生189名。

【人口民族】交密村现有1876人,405户,男女比例约为一比一。常住人口1300人左右,年龄层次状况:60岁以上老人约为200人,儿童约为180人,其余均为青壮年,而青壮年人大多都在外打工,导致村中劳动力急缺,全村外出打工约有368人。近年来,出生率较低,每年约有10个新生儿。2014年,全村有17个新生儿,男11人,女6人。常驻民多为二胎,外出务工人员多有三四胎。村内98%左右的人口为苗族。

【经济建设】交密村于201 1年纳入南宫乡新农村建设试点,目前已经开始启动;交密村的农业旅游观光项目已经启动,已完成8条步道的建设;交密村的稻田养鱼已成规模,农民收入增加,老百姓的菜篮子得以改善。2011年上级领导视察工作时予以了高度评价。

【生活现状】

(1)住房方面。经过实地调查和对当地农户的详细咨询,发现当地居民居住的多为木制的吊脚楼,房子大多都建造在地势坎坷的高山斜坡之上,建造所需要的成本和工艺都极高,而当地的收入和经济水平都极低,导致该地区的房子都非常简陋,通过进入房子中的情况勘察,很多房屋基本构造都未修建完成,以半成品的形式给村民居住。而吊脚楼有一个特色:底层是镂空的。即用木桩搭建起来,而底层不用木材填补,这样既可以防止蛇类的侵害,又可以保持舒适的住房环境,还可以在底层养殖鸡鸭等家畜,若家中的储存地方不够,还可以在底层储存一定的物质,大部分都是放置砍好的柴。高层的卧室及客厅都有较好的通风及光照,在木制的墙壁上他们用的却是铝合金居多的窗户。究其原因,他们的窗户较为宽,比城里普通居民家2米宽的窗户要宽很多,若用木制的材料会有一定的难度(材料的选择会有缺陷),所以选择铝合金窗户,还可以长时间保持明亮的环境。顶层大多也是镂空的,储存的功能与底层一样。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通风良好,还可以在大风到来时防止屋顶被吹翻。

(2)收入来源方面。以村中青壮年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外出务工人员年收入最高为20000元,户,而部分留在家中的青壮年年收入低于1000元每户。家中多以老人孩子留守,靠政府的相关扶持维系正常的生活,其中低保户有146户,每户每月政府补贴七八十元。60岁以上的老人可享受政府社会保障金每人每月70元,交密村享受社保的人员为200人左右,其中最大的寨(街上寨)有20人左右。

(3)业余生活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中居民的业余生活也开始逐步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不再局限于编竹篮,或者呆在家里陪家人。村民开始走出了家中,在村广场跳起了广场舞,不仅如此,由政府拨款资助修建的健身器材也让村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适宜的健身方式。同时,村中的青少年可以在晚上聚集一起打篮球,丰富了青少年的生活也强健了青少年的身心。

【公路建设】未通路之前,村民翻山越岭去台江县城来回需1天時间。因路程遥远,自1961年起,台江县组成生产大队,建设了从台江到方召再到南官交密的公路,于1969年竣工。该路极大的方便了村民的出行。1995年,从台江修路到红阳,于1997年完工。1998年,又从红阳修到汪江,中间2年停修,后用挖掘机开工至2000年完工。2000年,台江到街上寨的路建成,村民原先经方召至台江三个小时路程缩短至一小时,长达38公里。14年因暴雨水灾受损,又浇成水泥路,宽达7.1米。现每日开通一趟往返台江的客车,票价为20元一人。

(二)苗族服饰

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一带的苗族采用熏染技术制作的服饰布料,紫色中泛现着金黄色泽,工艺独特,别具一格。该技术熏染布料制作的苗服在交密村中极受欢迎,但仅仅是好的布料依然无法完成苗族人民的服饰艺术。五彩缤纷的各民族服饰给予人与自然、爱与温情、美丽而悸动的生命感受,也耀动着各民族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贵州的少数民族大多崇尚万物有灵,他们博取自然万物形象,将神话、历史等一切故事凝成图案的密码,装点在与身相随的农饰之上,赋予服饰与天地人神沟通交渗的丰富化意蕴。

1.整体衣着。精致的刺绣是苗族服饰及饰品的主要风格,内容主要是图腾,有龙、凤、蝴蝶等图腾作为主体,小的刺绣是一些花鸟图。女性服饰分盛装和便装,盛装的刺绣和银饰会比较多,配有牛角凤冠和大的长褶裙,主要在重大的节日时候穿着。而便装则相对较为简单,主要是平时的穿着。男性服装比较单一简洁,配有包头布。

2.黑色苗服。据当地农民介绍,在国民时期之前,男女统一着全黑色苗装,只在两袖各绣有两只头尾相接的红色带鳞的龙,中间黑红相间的圆珠状的“宝”(当地人称宝),呈现争抢状。endprint

猜你喜欢
苗族
雷山:秘境苗乡的千年记忆
补妆
3D打印如何更好地推广凉都苗族文化
盘发·刺绣
盘发·刺绣
花样云南(三)
苗族老照片
漂亮的“银饰”
五彩斑澜——湘西苗族民间艺术
山之恋 苗族姐妹 碧湖泛舟